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累"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关键词,也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且不说含积累意思的文句,仅仅"积累"这个词在课程标准中反复出现了17次。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积累,目的是通过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运用的前提是积累与内化。这17次所提的"积累"大体上可以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一、语言的积累课程标准中所提的积累,专门指向积累语言的有8个地方。基本理念第二条:"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第一学段阅读要求3提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相似文献   

2.
叶芬 《成才之路》2020,(6):124-125
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学习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丰富积累。教师要为学生由课内向课外的过渡搭好"桥梁",要让学生"走出去"还能"回得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方法,丰富积累,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文章对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语文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事,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作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写作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作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苟子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经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都是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积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的"语文积累",它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则主要依赖于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却是眼高手低,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我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教学中要善于"小题大做",关注学生语言积累的细节,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才能提高语言积累的效率。语文教学中的"小"断不可小视,更不能被忽视,因为它们往往都是进行语言训练、达成语言积累的着手点。那么如何敏锐地抓住"小",并做出大文章来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学生在平时阅读中没有积累下规范、精美的语言,在表达时吐出来的怎能是精品呢?因此,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富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各方面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丰富、  相似文献   

8.
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到作文时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多积累,天长日久,待到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让"巧妇不再难为无米之炊",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把积累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积累带来的益处,这样,积累才会有内驱力。  相似文献   

9.
作文一直是语文能力考查的重点,而我们的写作技巧指导应该建立在学生有了一定量的作文积累之后,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就很难写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而要想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关键就在于平时的积累。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作文积累的指导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正>重视语言积累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精神。《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总目标中要求"有较丰富的积累",在各阶段中均有具体的要求。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的任务。重视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1.
严波 《考试周刊》2013,(28):68-69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想突破"说谎作文",让作文成为人文工具,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丰富学生的题材积累,让学生有话说,说真话。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从"读"、"写"等环节入手,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光婵坤 《课外阅读》2011,(12):372-372
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其途径是:朗读中丰富积累,品析中深化积累,说话中沉淀积累,运用中深化积累,课外勤于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朱霞 《文教资料》2005,(24):119-120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在基本理念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又特别指出在阅读方面要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又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可见,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相似文献   

15.
正苏东坡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积累",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总目标"中又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一、指导,为阅读积累引领方向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语文阅读积累学习中,教师的指导显得至关重要。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应有意  相似文献   

16.
《讲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既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也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积累呢?目前它已成为人们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重要内容。在此,笔者谈谈教学中对“语文积累”理解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8.
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积累什么?怎样积累?在指导诵读中积累语言语汇,在课内阅读中积累表达方法,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积累丰富体验,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浓厚情感等是积累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用心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积累,全面关注学生积累的动机、积累的方法、积累的习惯、积累的态度等,语文教学才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张萍 《学子》2013,(3):51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重视积累",无论是在基本理念还是在总目标中都能看到很明确的导向,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才能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才能够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说说积累对语言交际的影响,如何引领学生在厚积后快乐交际的。一、在教材运用中积累  相似文献   

20.
李屏 《南昌教育》2006,(10):21-21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过去,学生由于语言积累不够,无法准确、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要丰富他们的语言、规范他们的语言、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化,就必须从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入手。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