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一堂课的一个知识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说起,通过分析教材、课堂实践情况,阐述我们应该给学生怎样的教材,特别是难度的深浅应该如何把握。1.探源:固体去哪儿了我曾经在家长开放日上了一节课,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3单元《固体和液体》第1节《认识固体》的第2课时。这本是一节比较有乐趣的课,孩子们在课堂上利用天平、量杯进行测量,利用筛网分离黄豆、花生、大米,玩得不亦乐乎。然而,当孩子们发现固体混合之  相似文献   

2.
固体核磁共振谱仪是目前研究固体和软物质材料结构和动力学的有力工具,在近年的工作中,在固体核磁共振谱仪上系统构建了用于高分子材料结构与动力学检测的系列多尺度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实验技术,丰富和完善了NMR谱仪的实验功能并拓展了其应用范围.这项工作充分发挥了NMR的潜在功能,提高了仪器的利用效率.通过制定完善的谱仪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及学生的培训制度,保证了仪器的安全高效运行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对外开放交流,推动国内固体NMR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山东科技版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第75页,有"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的演示实验,但本人在教学中发现:加热试管后不久,药品上方的内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还有白烟充满着试管,看不出氯化铵固体分解和化合的明显过程,很容易让学生误认为这是氯化铵固体的"升华"现象.  相似文献   

4.
功能材料本科专业是为满足材料行业转型和快速发展而设立的新学科,担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功能材料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我校通过行业调查确立了符合地方功能材料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实行"导师制"和"3+1"校企合作的实践型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践型"师资队伍,努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功能材料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60-61
<正>1教材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章共有3节内容,第1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及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第2节内容又是解释第3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3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在第4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架起第1节和第3节的桥梁,体现出了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功能材料导论"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新能源材料、环境功能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生物医用功能材料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等。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双一流"学科的建设,文章尝试将传统的"功能材料导论"教学内容进行改进,融入了大量与我校"双一流"学科"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紧密相关的内容。实践教学证明该项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陆可爱 《现代语文》2004,(1):23-23,24
“火星探路者”曾把一辆叫做“旅游者”的6轮车送上了火星表面。火星是一个寒冷的世界,大多数地区在大部分时间内比地球上南极还冷在这样低的温度下,“旅游者”能正常工作,得益于气凝胶。气凝胶是一种特殊的固体材料,被称为“固体烟雾”、“固体空气”或“固体泡沫”。它由96%的空气和4%的二氧化硅与碳制造而成。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结构像一条精美的珍珠项链,每颗“珍珠”几十纳米大小,“珍珠”之间的细孔,直径在1—100纳米之间。其密度只有空气的3倍,可与云雾相比拟。气凝胶隔热性能强,吸附力大,强度高,重量只有玻璃的千分之一,因此在航天…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教材选修3-3第50页,课本正文标题为"功能和内能";但在目录中显示第十章,第一节标题为"功和内能"。同一本教材的相同部分内容,两个不一样标题,谁更合适,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环境功能材料"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内容涉及材料、化学、物理、环境、生物等领域,是一门既重理论知识又重实际应用的课程。结合"环境功能材料"的课程特点和笔者近年来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提高环境功能材料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1节的内容,该部分内容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知识,体现了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整体的、极其复杂的综合系统。而"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第5章的重点,它既是第4章"种群和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学中,固体无机化学已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它是以无机化学、固体物理和晶体结构的理论和实验为基础,着重研究特种固体物质的合成、反应、组成、结构和各种性质及应用的新学科。这种固体物质可以是微晶体、多晶体、单晶体、非晶态、玻璃态、陶瓷态,也可以是薄膜、超微粒,以及拥有晶面。晶界和各类缺陷的晶体[门。而固体材料是现代人们生活和生产必需的物质基础,从现代科学观来看,一种新固态化合物的制得及其特性的发现,往往导致一个新的科技领域的产生,甚至一个崭新工业的兴起。例如,对红外光透明度比硅玻璃大数百…  相似文献   

12.
<正>1依标据本,说教材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3节的内容,主要阐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完整,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1.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结构决定功能的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7,(4):57-58
<正>1教材分析"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3节的内容。本节是在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等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细胞核这一重要的结构,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也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遗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分析】《把固体放到水里》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从内容编排的角度来看,本课是通过把物体放到水里后呈现的两组现象:沉与浮、溶解与不溶解,来研究固体的另外一些性质。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就"沉与浮"这一现象做深入、细致的探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并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知识与技能:知道哪些固体可以沉,哪些固体可以浮,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  相似文献   

15.
题目.(2013年安徽中考物理卷填空题第7题)如图1所示,静止在花朵上的是一种叫&quot;全碳气凝胶&quot;的固体材料,它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一块体积为100 cm3的&quot;全碳气凝胶&quot;质量只有0.016 g,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内容指出: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质的离子与该固态物质之间建立了动态平衡,叫做沉淀溶解平衡。以AgCl溶解为例:AgCl(s)幑幐Ag+(aq)+Cl-(aq)。AgCl在溶液中存在以下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固体表面溶入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固体表面正、负离子的吸引,  相似文献   

17.
<正>1课标分析举例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2教材分析线粒体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的重要概念,对于学好细胞器、细胞结构、呼吸作用等重要概念有重要的作用。线粒体的内涵包括形态、成分、结构、功能和分布等。由于教材编写逻辑顺序的原因,这些内容分散在教材的不同章节中。3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动植物细胞、细胞的生活等知识,因此,对于线粒体的形态、功能和分布已  相似文献   

18.
一、"净吃"思维的基本含义H_2O、CO_2与Na_2O_2发生反应时存在如下质量变化关系: (1)2H_2O 2Na_2O_2==4NaOH O_2↑固体增重36g 156g 160g 32g 4g (2)2CO_2 2Na_2O_2==2Na_2CO_3 O_2固体增重88g 156g 212g 32g 56g反应(1)中固体增重等于参加反应的H_2O中的H元素质量,从固体质量变化角度看,可以理解为固体"净吃"了H_2O中的所有H原子;反应(2)中固体增重等于参加反应的CO_2对应的CO(与CO_2物质的量相等)的质量,可以理解为固体"净吃"了CO_2中的所有CO.  相似文献   

19.
孙世刚     
<正>孙世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973计划"能源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在第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长期主讲"物理化学",并带领团队将该课程建设为国家精品课程;主编出版"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  相似文献   

20.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几种主要燃料电池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综述了SOFC的主要组件(阴极、阳极、电解质材料)制备方法及其进展,对SOFC在能源开发利用与市场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