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军事逐渐由封建阶段军事演变为资产阶段军事,在近代中国军事变革过程中,湖南人作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其中:魏源的军事思想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变革思想的萌芽,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标志着近代中国军事变革实践的开端,黄兴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则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想是近代中国资产阶段思想家关于自然、社会总的观点 ,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并为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服务。进化论思想对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 ,促进人民思想解放有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维新教育家康有为在审判旧教育重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中西兼的教育主张,体现了中国近代资产阶段的“素质教育”观,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早期改良派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以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为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派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发展阶段,以孙中山、章太炎、蔡元培为主要代表人物。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教育思想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矛盾,有着不同的历史特点,但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维新”,即希望在中国建立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思想化史上,冯桂芬是过渡性的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段改革派的经世思想,又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思相前驱,他的本辅思想是近代“中体西用”化思想的滥觞。  相似文献   

6.
论近代湖南人才群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阐述近代湖南四个人才群体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发展过程,强调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必然导致反封反帝的革命运动;对革命的态度,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和古代爱国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是区分中国近代真假爱国主义的唯一标准。同时,文章以湖南人才群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变化的事实,批评了"告别革命"论者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未,随着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加深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开始由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沦为帝国主义的投资场所。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建立富强的近代化国家,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批判了封建顽固旧思想,极力主张发展先进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进而繁荣民族经济。这些思想主张散见于《谭嗣同全集》之中,现笔者将其梳理辑录,并加上自己的议论陈述于下,以期用此引玉之砖,就正于方家。谭嗣同极力提倡的发展近代大机器工业的经…  相似文献   

8.
黄炎培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组建和发展了职业教育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构建了适应近代中国发展实际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把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促成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唐群英的女权思想由萌生到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鼓吹女子觉醒、共担救国责任阶段,发起参政运动、力争男女平权阶段和稳步推进、发展女子教育阶段。其女权思想的形成折射出近代中国女权运动的发生轨迹。与西方第一次女权浪潮相比,两者在斗争的理念和涉及内容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西方传教士把办学作为其贯穿始终的传教士方式,而这种传教士方式也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梳理了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办学历程,据其发展程度和特点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进而分析了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深远影响,首先是冲击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其次加快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地进程,并且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宗教导向.认为其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社会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发展的历史线索表明这一历史时期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逐步瓦解,是由人治“逐步向法治”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揭示出近代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历史特点是围绕救亡图存这一历史背景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变化迅速、争锋激烈以及三种进步思潮纵横交错构成主流。总结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发展的历史启示,在于指出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在时局巨变、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墨学在近代开始了复兴的历程。与近代中国主体政治思潮发展的道路相对应,墨学复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坟阶段改革派和洋务派知识分子提出“西学源出墨子”说;第二阶段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人士寻求墨学与西学的会通,并倡导以墨学救世;第三阶段是五四思想家们尝试选择墨学作为构建新文化价值体系的基点。墨学复兴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政治思想的近代化演变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彭平一的<冲破思想的牢笼--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一书对近代中国100余年启蒙思潮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根据其发展走向作了五个阶段的划分.该书始终把民主和科学的传播置于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主流位置,并揭示了中国近代启蒙和救亡互为表里,并辅并行的特点,反映了作者将对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遗憾转化为对现实的忧惠的抚今追昔初衷和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4.
从主笔定义的界定及意义的演变方面,对主笔一词进行了考据。并对中国近代新闻史中主笔出现的原因和发展阶段进行了概述。最后以《申报》的纵向发展阶段为例,阐述了主笔对报纸思想和发展的影响。研究认为,主笔是主持笔政的报刊负责人,和“文人论政”的传统密切相关。不同时期的主笔直接影响报刊的办刊思想和风格,对报刊的整体发展也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发展是近代体育兴起的基础。洋务运动使中国的学校教育首先出现了体育,维新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教会学校的体育和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对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彭平一的《冲破思想的牢笼--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一书对近代中国100余年启蒙思潮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根据其发展走向作了五个阶段的划分。该书始终把民主和科学的传播置于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主流位置,并揭示了中国近代启蒙和救亡互为有里,并辅并行的特点,反映了作者将对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遗憾转化为对现实的忧患的抚今追昔初衷和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近代保险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保险业在近代中国城市中的发展及特点、中外在华保险公司的时比以及近代保险法规的建立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近代中国保险业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全面总结,从而全面地揭示了近代中国城市保险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8.
比较优势思想在中国外贸思想史上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优势思想在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史上主要经历了古代以“绝对优势”为特征的萌芽阶段、近代以“静态比较优势”为特征的形成阶段以及当代以“动态复合优势”为特征的创新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时代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对中国对外贸易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变及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样态特征,它给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以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论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作为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他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乃至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