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慢慢得到普及。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运用微课等互联网工具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已经是现在教育界普遍研究的主题。而如何运用微课等互联网工具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更加主动、更加有兴趣地自主投入语文课外阅读中去是教育中需要不断钻研的一个课题。基于此,重点对"互联网+"背景下运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自觉地运用“意识”来开展课堂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具备课程意识、角色意识、问题意识和效能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自觉地运用意识来开展课堂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具备课程意识、角色意识、问题意识和效能意识。一、课程意识——文本只是个固化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如何上好高中语文课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以及笔者多年教学经验,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论述,希望能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语境下语文课怎样教?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怎么当?这思想.那理念;这方法,那艺术;这新探,那经典……我们如何选择、吸取与运用?面对这些问题光有语文知识本身不行.还必须依靠教育哲学的引领。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导语的运用□浙江省仙居县教研室陈新民教师的导语运用得好,可以使一堂语文课重点突出,情感丰富,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训练扎实,科学运用导语对提高语文课教学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现就语文课教学的一些重要环节谈谈导语的运用。一、在导入新课中用好导语。...  相似文献   

7.
技校语文课难上是技校语文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笔者依据多年的技校语文教学经验,抓住技校语文课的提高文字运用能力、贯穿品德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三个着眼点,提高语文课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提出了运用延伸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为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中背景知识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语文课中的背景知识?笔者通过"课始介入、课中相溶、课尾拓展"三个板块进行阐述,如何帮助学生利用好课文背景知识,积极地赋予文本时代内涵,盘活文本、教活文本,激活文本,引领学生到充满各种文化现象的"大语文"环境中去体验、去学习,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必须把教学语言和文学语言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本文以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为背景,摭谈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生成与运用。  相似文献   

11.
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两种类型,不管是全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还是语文课改的小语境,都凸显出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学生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少的问题,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一、语文课应该给学生留下语言语文课要给学生留下语言,一要注重品味、感悟、吟咏;二要注重大量有效的积累;三要注重内化表达运用。  相似文献   

13.
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两种类型,不管是全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还是语文课改的小语境,都凸显出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学生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少的问题,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e+"时代也到来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也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的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广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得丰富的知识,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语文就是"语"和"文",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运用的能力、方法和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内容。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语文课回归语文的本色,具有"真语文"味。笔者将从何谓真语文、何谓"真语文"味的课堂、如何使语文课有"真语文"味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任务是什么,语文课怎么教,语文课教什么,这是必须清楚明确回答的问题。语文课要以"学习语文字运用"为主要目标,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要重视语言积累,包括字、词和句型的积累,这样语文课才能高效,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是什么的问题已争议多年,目前仍存在许多分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应当关注哪些问题?中学语文课和大学语文课各自的定位是什么?语文课程改革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以姓氏拼音为序编排)。  相似文献   

18.
钻研文本是语文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但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往往存在诸多"堵点"与"断点",要打通他们之间的壁垒,深度解读文本方法的运用必不可少.语文课堂运用背景深究法、专题探究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真正对文本有自己深度的理解与独特的体验,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学科,故语文课的教学更要有艺术性,趣味性,综合性。每节课都应注意培养学生识字、朗读、表演、阅读、写作等综合能力。要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我尝试运用以下六法来奏响语文课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语文课,缺少的是活的交流,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好,新课改背景下的诗意语文课该是灵活的,这样的语文课,才能从学文走向学做人,才能实现教育的最高价值.笔者力图从"乐趣是活的前提、情趣是活的关键、美趣是活的升华"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