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属于森林火灾多发的国家,每年出现的森林火灾对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对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产生极大的破坏,因此,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并对出现的火灾险情进行及时的扑救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加强防火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当前我国广泛利用ARCOBJECTS技术设计森林防火辅助系统,成功实现了林火预测模型、林火损失评估模型与GIS技术的无缝集成,为我国的森林防火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退耕还林工程逐渐深入,我国的森林面积也不断扩大,森林质量较过去相比有明显的提升。如何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林业工作者永恒的研究课题,而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何将森林防火工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降低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努力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对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森林火灾的预防一直以来都是森林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森林火灾一旦发生,不仅严重的危机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严重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为了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必须完善森林管理工作,对于防火措施进行科学的整改。目前,生物阻隔防火系统具有较好的防火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文章对我国北部的森林防火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林区环境,对如何做好生物防火阻隔系统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作用对我国的森林治理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正是由于我国现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才使得我国现在对森林管理等方面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善。现在社会上对森林防火管理是整个森林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进行合理的森林管理才能够使得我国的林业发展得到更好的进行。但是由于现在对森林防火管理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这就降低了对森林的管理的合理性,因此这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森林防火管理进行一定的强化,从而促使我国林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的发展进步,我国在森林面积建设上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改善了我国整体的生态坏境,随着林业的发展,国家也对林业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森林防火的工作。森林防火工作是对于森林保护和林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本文就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简单的讨论,分析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森林防火是非常必要的,火灾对森林的破坏是具有毁灭性的,有着很大的危害,在春秋季节森林火灾高发期,若发生火灾,对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不仅危害人们生产生活,而且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本研究主要对森林防火技术进行研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了解我国目前森林防火技术的现状,找到更好的防火技术,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与危害。  相似文献   

7.
根据森林的防火需求,充分考虑国内森林火灾的扑灭难度大、救灾面积广等特征以及森林防火的研究现状,详细研究了森林防火通道水消防系统中的防火通道、水消防系统以及防火通道水消防系统的应用三方面内容,重点突出森林防火通道水消防系统中管道铺设、水池蓄水和地下水抽取系统以及消防水量的评估,使森林防火通道水消防系统的设计更切合我国的国情及森林地形。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森林资源当然也很充足。但正是由于森林覆盖率较高,对于森林的防火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秋冬季节,一点小火星都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火灾。做好森林的防火措施,可以保护好整个的森林资源,防风固沙,也可以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虽然近几年我国的防火工作有很大的提高,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只有从根本上制定防火措施,才能真正保障我国珍贵的森林资源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从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性、影响森林防火的主要因素、构建长效森林防火机制的措施等几个方面来探索森林防火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森林防火在我国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的生态屏障安全。近年来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得到明显加强,火灾处置能力有较大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加快森林防火长效机制的构建,全面提高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本文针对我国森林防火的现状,通过对森林火灾的具体分析,探索性的提出了几点适用于当今我国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森林防火措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借鉴加拿大森林防火的经验,探讨如何解决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很多地区对森林防火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视,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森林火警预警监测系统,而且这些地区取得的成效也很不错。主要对我国森林防火体系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做一些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森林防火预警体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森林防火体系中的火源管理制度与森林地区人民的生活、生产存在着尤为突出的矛盾,这便需要强化建设森林火险预警系统,构建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真正的实现科学管理及人本管理,并且对林区人民的生活用火、生产用火以及森林安全加以统筹兼顾,科学合理的对有限的防扑火资源加以调配,从而减少或者避免发生森林火灾,促进综合防控森林火灾能力的提高。本文针对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现状,简要的探究了森林防火预警体系,希望能够促进森林防护预警体制的逐步完善,为森林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的安全、生态环境的维护都会因森林火灾的出现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且难以扑救,因此,林业部门必须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及时扑救与处理已经发生的火灾,以确保将火灾的损失降低到最少。本文通过对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我国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浅析森林防火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防火对于森林管理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可是很多的地区森林管理者并没有做好防火工作,尤其是一些工作人员,对该工作没有强烈的意识,而且也不够重视去防火。原本应该在重要位置的防火工作,也被管理人员忽视。当出现火灾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措施去补救。主要是探讨了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资源的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其中森林作为一种非再生资源受到人们很多的关注。我国林业在不断发展之中,发生火灾的几率在也上升,故如何进一步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篇文章将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森林防火的现存问题以及林业技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措施进行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因此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中最为重视的就是森林资源对于环境的重要意义。森林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森林资源却较为难以保护,最主要的威胁就来自于森林火灾,因此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主要分析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并且结合当前我国黑龙江地区各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了一些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林业部门更有效地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林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森林防火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是当前森林管理工作中一项基本的任务,如何通过有效的预防策略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是保证森林防火工作有效性的基本依据。以气候变化为背景,对于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林业资源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各行各业对于林业资源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需求,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每一年都拥有着不同程度的减少,除了满足发展的需求采伐树木外,同时还包括各种灾害对于林业资源的破坏。我国一直都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可是每一年都有着不同程度森林火灾的发生,为此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我国目前对于森林防火的长效机制设置的还不够完善。传统的防火方式老旧并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导致我国森林防火模式处于停滞不前状态,这对于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我国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尤为重要,所以对于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在新时期做出改善。  相似文献   

20.
解析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城市占地面积逐渐加大,这就使得森林的面积逐渐减少。在森林养护工作中,防火工作是其中的重点工作内容,森林出现火灾不仅会对森林的种植面积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周围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抑制森林火灾的发生。而营林技术就是一项较为有效的森林防火措施。本文就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