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出色的新闻照片除了应该具备好照片的基本要素,还必须具备新闻眼、现场感和故事性(或者说时效、真实和有戏),要有新闻价值、形象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细节决定成败",在笔者的采访报道中,这句话屡次得到验证。清晰记得那是2005年11月的一个周末,正好我值班。有读者打电话报料:马栏广场附近有人在义演,不少人捐款。接到这样的线索,干过社会新闻的记者恐怕都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不是什么"猛料"。然而就像金子要从河沙中掏挖一样,很多好的新闻故事往往隐藏在身边不经意的小事中,只有用心挖掘才会从中抓住能决定其新闻价值的细节。在对待这条报料时,我就差点儿因为没用心挖掘细节而错过了一系列感人的新闻故事。  相似文献   

3.
在记者的采访中,能否抓取有新闻价值的细节,是对记者观察能力的检验。电视新闻中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使新闻人物更丰满、新闻事件更生动,使新闻报道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媒体在对外宣传中,怎样处理好新闻与宣传、新闻价值规律和宣传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怎样巧妙地把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结合起来进而取得理想的社会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为,每个新闻事件,都不能包含两种价值: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宣传的目的不同,价值取向也就不同:对内报道往往着眼于宣传价值多,着眼于新闻价值少;而对外宣传相反,应当多着眼于新闻价值,少着眼于宣传价值,要寓宣传于报道之中,在报道中不知不觉地宣传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5.
张凯 《青年记者》2002,(4):28-28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告诉我们:在阶级新闻事业时期,价值是有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之分的。只有具有新闻与宣传双重价值共同提高的新闻,才能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也只有把握好这两者,才能更好地把握新闻创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张敬潇 《新闻传播》2009,(10):133-133
新闻传播效果就是经过新闻传播活动,使受众的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新闻传播效果除与新闻价值的大小、受众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外,新闻采写细节也是不容忽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此,仅就细节与新闻传播效果的关系及采写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新闻中的价值认识和事实认识有时是不统一的,受众在关注新闻事实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新闻价值,媒体在关注新闻价值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新闻事实。这往往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好像对新闻的认识都少不了价值认识和事实认识这两方面。实际上,事实认  相似文献   

8.
陈健兵 《新闻前哨》2002,(12):40-40
如何拍好和用好新闻照片,一个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鉴别标准就是看新闻照片是否有新闻意境。一、新闻照片必须有新闻意境什么是新闻意境呢?新闻意境是渗透着新闻摄影者某种感情的生活图景所构成的新闻作品的意蕴和境象。新闻照片是对新闻事实忠实的纪录或表述,必须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用栩栩如生的图像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新闻照片是一种视觉新闻,它是通过照片上所看到的背景、人物、物体反映新闻主题,使读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新闻照片的纪实性。如果一张照片没有新闻意境,它可能是一张艺术照片…  相似文献   

9.
汪勇 《视听纵横》2004,(6):61-62
电视新闻的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电视新闻对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31日,《陕西日报》刊登了笔者在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采访拍摄的新闻摄影图片报道《最好的福利是读书》(组照4幅)后,许多摄影同行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认为这组照片题材新颖,立意好,新闻价值大,是难得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11.
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甚至精品,是每个新闻作者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目标。所谓好作品,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就是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及其广大读者需要的作品。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本文试图从价值论的角度,探讨一下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从而为新闻作者如何提高自己新闻作品的价值,以更好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建议和参考,写作实践上的努力环节和方向。 探讨报刊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实质上就是探讨在读者(价值主体)与新闻作品(价值客体或对象)间建构起的价值关系中,新闻作品应该在哪些基本方面满足读…  相似文献   

12.
罗华山 《新闻窗》2013,(3):32-33
政法新闻是报纸版面上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以特有的宽泛性和强大的社会关联性而受到读者关注;政法新闻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敏感性,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影响和民众情绪。许多新闻记者都十分乐意到出新闻的政法战线采写新闻,因为这个领域的稿件读者众多,也容易出名,但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带来方方面面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因此,如何把握好政法新闻的"度",便显得十分重要。总的来说,新闻价值是报道选题的标准。判断政法新闻的价值高低,不仅要看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显著性、鲜活性、贴近性和可读性,还要看新闻事实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新闻价值观一旦被现代新闻价值理论所代替,为评选好新闻、大新闻找到一条量化途径,对化解新闻评选中的争议提供了最公正的方法.评选好新闻或大新闻,实际是确定新闻价值量的大小及其社会效果的优劣,摈弃评选者的主观判断就成为关键因素.概括地说,新闻价值决定新闻的社会效果,依据新闻价值判断其社会效果,是鉴别好新闻、大新闻的根本立足点.这一逻辑形成的新闻量化研究,打开了科学分析新闻质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标准。新闻学释义为:“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构成新闻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高,越丰富,价值就越大。”所谓新闻特殊素质就是它所包括的重要性、接近性、时效性和趣味性等等,新闻记者要根据新闻价值进行采访、报道,这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才能把握住新闻价值?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认为,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序,与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的及时发现、深入发掘、正确认识等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典型新闻题材,及时发现新闻题材,深入挖掘新闻题材,从全…  相似文献   

15.
宋红艳 《新闻窗》2008,(2):63-63
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新闻的广度和深度。细节是新闻的“眼睛”,我们记者只有通过这双“眼睛”才能使我们采访到的新闻有内容,有看头,其新闻价值才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电视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新闻摄影越来越受报纸编辑和读者的重视了。表现为照片用得多,用得突出。用得多,拿北京日报来说,现在每个版至少用一幅,多则两三幅。每天照片用量少说也有十几幅;用得突出,一是刊登的篇幅大,一幅照片可以占半个版。好照片,不惜版面。够分量的照片可以上一版头条。这种情况过去是没有的。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过去仅仅是用照片来装点、美化版面。版上先空出位置,然后找照片来填充。现在则认识到照片同文字一样,也是信息传播手段,也是新闻的一个兵种。 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报纸真心实…  相似文献   

17.
在数码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照片的产生很容易,而照片造假也成了很容易和普遍的问题。作为"给公众传递各种形式的真实的信息,是至高无上的职责"的媒体人,有能力、有信心,杜绝假照片。新闻的本质是真实,离开真实,新闻便无价值可言。真实,是新闻纪实摄影被社会认可的基本价值,也是新闻和纪实类摄影的最后底线。新闻照片对于反映社会、  相似文献   

18.
现场新闻的基本要求是要有现场和新闻,这两点缺一不可。好的现场能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可使新闻的价值得到提升;一条有价值的新闻,如果能有一个好的现场来烘托,则会收到如临其境的功效。反之,一条本来很有价值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现场,只是很平淡地就事说事,那这条新闻再有价值,也失去了生命力;同样,如果光有好现场,没有新闻也不行,你的现场再好,没有闪光的东西,现场也只能是空的。  相似文献   

19.
于为苍 《新闻界》2005,(1):110-111
消息中的细节是指那些来源于新闻事实中的具有新闻典型意义的细小情节,记者常常通过对细小情节的特写性描绘,使新闻对象栩栩如生,逼真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最佳的新闻写作包括一整套技巧,它们使事实、概念、思想、感情的发布变得平易流畅,水到渠成。”消息写作使用目击式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消息的现场感和真实性,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凸显消息的主题内涵,同时也折射记者的新闻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一篇稿件质量的高与低,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取决于角度选择的好与差。选准角度出佳作,的确是经验之谈。所谓新闻角度,指的是发现事实、挖掘事实的着眼点和入手处。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比喻为“挖矿”。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如果说美术、摄影的角度是为了美的价值,那么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于追求新闻价值。”可以说,在新闻的写作中,能否选择最佳角度,至关重要。(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国宋代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