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多小波分析和分形理论应用于输电线路故障特征参数的提取中。首先采用凯伦布尔变换对提取的故障电流进行相模变换,对得到的模分量进行GHM多小波变换求取模极大值从而得到故障选相参数,然后采用关联维数计算出不同初始角、不同故障距离下故障电流的分形维数作为故障类型检测的特征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故障的分形维数差异很大,同一故障分形维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通过提取故障点电流的模极大值和分形维数可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在线路发生故障时,高压线路保护选相元件出错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选相方法。就是当发生系统的单项故障的时候,三个相间故障弧光电压的计算值都不会低于相间短路时候的弧光电压特点,结合突变量进行选相、序分量选相利用相间故障弧光电压的计算结果对选相结果进行检测,从而能够达到选相的目的。解决了线路保护中的当出现单项故障时,误跳三相的问题。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等特点,不会受到分支洗漱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2)
风电作为一种新能源接入电网的容量越来越大,并且有着不同于常规电源的故障特性,这对于传统继电保护元件有较大的影响。其不同于传统电源之处主要体现在弱电源、正负序阻抗不同以及电力电子装置产生的谐波等三个方面。这对基于电流突变量的故障选相元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双馈式风电场故障序阻抗特征,提出利用负序补偿电流改进单相选相元件的策略。通过分析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特点,采用了故障相电流突变量与非故障相电流突变量之差的比值进行选相的方法,提高了风电侧选相的灵敏度。本文研究问题提高了电流突变量选相元件面临风电的适应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搭建模型并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现有故障选线方法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利用绝缘监测系统的选相功能及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故障相暂态电流幅值能量特征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相暂态电流小波能量特征的故障选线新方法。首先,对故障相进行有效辨识,提取出各线路故障相的暂态电流信号,经消噪处理后得到纯故障分量。然后借助小波包的分解与重构得到各相小波能量特征;由于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故障相能量特征远大于非故障线路,从而可以通过比较各相能量特征的大小来确定故障线路。该方法物理机理明确,不受运行方式、线路成分、故障条件等因素影响,而且能够有效克服系统噪音、不对称分量的干扰。选线裕度大,可靠性高,有望应用于实际当中。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输电线路分析故障信号方法中,易使故障特征遗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MD-Ap En的电力系统两相接地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各相故障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其IMF分量,提取各相IMF分量的近似熵值,通过分析各相近似熵值,判别出线路发生两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相。并以IEEE5节点标准测试系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本文采用的EMD-Ap En方法能够可靠地诊断出故障相。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图像边缘检测的清晰度、精度、连续性以及抗噪性能。结合小波变换和数学形态学设计了一种图像边缘提取算法。重点论述了一种改进形态学边缘检测算子。该算法以含噪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波分解将原始图像分为高频和低频分量。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实现高频分量边缘检测,同时基于改进形态学边缘检测算子实现低频分量边缘检测。然后,通过图像融合得到完整边缘。仿真结果表明:所述方法抗噪性能较好,图像边缘清晰度高而且定位精准。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中笔者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针对目前高压线路中,与两相接地故障相关的单端故障测距算法。这种故障测距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电力系统保护安装为止的电压、电流大小,搜集并估算在运行线路上的残压以及故障线路的故障电流情况,进一步通过故障发生点的残压和故障分量电流的相位差最小特征进行实际的定位。为了可以正确、精准地考虑与研究线路上分布电容产生的影响,也可以采用贝瑞隆模型来计算全线上的电压分布情况。最终通过相模变换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线路模空间的输电线路计算方程,设定出故障发生点的为止后,通过其相模反变换方法有效地还原出假设故障发生点的相电压残压数值。在实践中为了真正克服与超越方程求解计算中的困难,笔者还进一步提出了运用全局一维的搜索与计算方法,对线路全体的电压数值、电流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与估算,最终找出其中的相位差最小电压以及电流,那么与其相对应的距离也就是实际的线路故障距离。通过大量数据验证,经过该算法的计算后均能够非常准确地测量出故障实际距离,并且最大的测距误差均保持在0.5%以内。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2)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不接地配电网中容性电流补偿的三相变流器控制策略。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将接地故障时三相电流分解为正负零序分量,建立逆变器的平均状态空间模型,并给出电流控制算法。最后通过在Matlab中建立模型仿真对所设计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魏华 《今日科苑》2010,(10):80-80
根据低压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暂态特征,利用小波变换检测信号奇异性的功能,本文提出了用小波变换系数进行故障选线的原理。通过在MATLAB中仿真分析验证,该算法是现实可行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波变换消除噪声的方法有多种,如小波模极大值去噪、小波阀值去噪等.本文首先分析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分别对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去噪法和阈值去噪法的原理进行阐述,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小波阈值法和模极大值法去噪的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中,接地故障常常是故障的主要形式,因此,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的变压器,一般要求在变压器上装设接地(零序)保护,以作为变压器本身保护的后备保护和相邻元件接地短路的后备保护。本文将主要探讨接地变的参数优化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短路故障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种常见故障,计算系统中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电流和电压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对称分量法的正序、负序、零序分量为基础,合并正序、负序分量为相序分量,然后在中性点与地之间引入零序接地阻抗得出简化的等效电路。针对中性点有效接地和非有效接地的电力系统在三相对称短路的情况下,使用等效电路计算了两种情况下的电流及电压参数,并用PSCAD软件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使用,暂态电能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供电系统和用户共同关注的焦点.根据暂态电能质量信号的非平稳特性,提出采用小波变换这一新型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其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使得信号的奇异性可以通过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来表征.根据Mallat算法,通过信号的多分辨率分解提取信号奇异点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实现暂态电能质量信号准确的故障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能在时域上对电压暂态瞬时变动的肥笨探凶既范ㄎ?并可利用相应控制系统有效改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宏  张金 《中国科技信息》2010,(3):173-174,183
如何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得到纯净的信号是信号处理过程中一个热点技术。本研究根据噪声与信号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点在多尺度空间上具有不同的特性,对信号进行了噪声消除。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傅里叶变换和coif2小波模极大值点法对信号去噪,都能够有效地去除信号中的噪声,且重构后的信号非常逼近原始信号.但coif2小波模极大值点法去噪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高压输电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线路保护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展开了论述。在深入分析故障情况下单相及相间阻抗之间的幅值、相位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的阻抗选相方案,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测量阻抗幅值和相位关系的新型选相方法。对纵联保护和基于小波的行波方向保护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分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先将图片进行小波变换,之后在RIQ空间的基础上对图片做主分量分析,小波变换去除了图片中的部分噪声,之后的颜色空间和主分量分析则使得提取后的向量具备了图片的主要能量。实验证明,该方法有着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是常见的故障形式,本文在小波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搭建了搭建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模拟单项接地故障,证明了用小玻分析提取小电流接地系统单桓接地故障的暂态特征,识别故障线路的方法是现实可行的,其选线算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中低压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运行方式,此类运行方式容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利用小波分析的模极大值原理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路中产生的零序电流进行分析,通过MATLAB仿真论证选线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赖荣万 《科技风》2014,(7):20-20
一旦电力系统中出现接地故障,而厂站中的接地电阻尽管很小,但无法达到零,将会引起接地点与零电位点之间出现不平衡电压,这一电压对二次设备的危害是致命的,严重时会引发二次设备的误动。本文针对我电厂的实际情况,对二次接地网的改造进行了研究,根据广东省电力系统保护反事故措施(2007版)要求,阐述了本厂室内、室外、升压站端子箱保护二次接地网改造完善。  相似文献   

20.
嵌入式小波零树编码算法是小波变换域的高效图像压缩编码算法,该方法将小波变换系数按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实现了渐进性的图像压缩编码,本文在此基础上集结合S变换中的MRCT变换对无损压缩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图像仿真实验,分别比JP2、RAR、ZIP、PNG、TGA、PCX、TIF的无损压缩结果平均提高了得到2%、15%、51%、51%、34%、52%、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