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莉 《成才之路》2012,(22):14-14
正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经商,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约有近2000万。这部分流动儿童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称之为新市民子女。一、现状分析我校位于国家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企业众多。因此,我校学生中新市民子女占了较大的比例,接近50%。我校一贯重视对新市民子女的教育,新市民子女除在校内享受同城待遇外,还能从经济、学习等多方面得到更多关怀,让他们安心学习。一直以来,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由于城乡和地域的明显差异,在城市学校教育中,新市民子女群体显示出不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优化新市民子女的学习行为,使之更好地融入城市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南通市东方中学提出了"和融兴校,和融强校"的教育理念,开展了新市民子女的学习行为研究。由于受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新市民子女的学习行为常常出现语言沟通困难、课堂参与度不够、知识衔接断层、学习动机不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沟通障碍等问题。优化新市民子女的学习行为需采取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榜样与成就激励;以思想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家校联手等调适措施和解决策略,意在使"和融教育"理念下的新市民子女共享教育阳光。  相似文献   

3.
李君 《考试周刊》2014,(40):124-124
新市民子女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帮助新市民子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集体是思想品德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结合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实践体会,简单阐述加强教师与新市民子女互动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新市民子女入学积分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推行后,市公办学校向新市民子女提供起始年级学位9136个,占申请入学人数的86.9%,为新市民子女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随着公办学校新市民子女群体的增加,新市民子女逐渐成为学校生源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流动的花朵"。生活环境较差、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接触的人员较复杂易受不良影响等,导致新市民子女养成一些较差的行为习惯和品质,产生自卑或自闭心理。但特殊的家庭环境使新市民子女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他们大多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耐挫能力,独立性较强。因此,如何帮助他们扬长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新市民子女教育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但对于该类潜质学生的教育教学却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就农村初中新市民子女潜质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苏南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中新市民子女比例逐年提高。江苏张家港市泗港小学作为一所城郊小学,新市民子女比例高达70%。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行为习惯各有不同,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生源差异性大、流动性大,尤其是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条件与教育能力普遍较弱,这些因素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学校着力...  相似文献   

7.
肖成 《学子》2014,(7):34-34
本文所研究的流动人口子女指的是户籍在外省市,在城市或乡镇从事生产性、服务性等相关劳动的"农村外出就业者"的子女,年龄范围界定在6~13岁之间,即处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育阶段的孩子。这部分孩子往往被称为"流动儿童",在张家港市被称为"新市民子女"。目前学校一共有623名学生,其中"新市民子女"394人,占到了学生总数的63.2%。面对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新市民子女",  相似文献   

8.
肖成 《学子》2014,(14)
正本文所研究的流动人口子女指的是户籍在外省市,在城市或乡镇从事生产性、服务性等相关劳动的"农村外出就业者"的子女,年龄范围界定在6~13岁之间,即处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育阶段的孩子。这部分孩子往往被称为"流动儿童",在张家港市被称为"新市民子女"。目前学校一共有623名学生,其中"新市民子女"394人,占到了学生总数的63.2%。面对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新市民子女",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学校新市民子女校园文明养成教育重点,针对当前家庭教育课程缺失,积极探讨符合学校学生特点的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课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带给新市民家长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让家庭教育成为学生教育的延伸。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量务工人员租住或迁住我校周边居民区,我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校学生中新市民子女约占一半。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新市民子女存在诸多学习困难。要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就必须关注新市民子女的学习问题,为此,我们把解决新市民子女的学困问题,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小学、初高中学校的生源较之从前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无锡市区各小学、初高中有约有一半的学生其家长为异地工作者,普遍具有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少,无暇管理孩子的特点。另外,新市民学校生源剧增,但是师资及教育资源短缺,新市民子女生活和受教育情况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开展了调查和探究。本文对现阶段新市民子女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结果做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陶凯 《考试周刊》2014,(53):185-185
国人历来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在旧式家庭中,"世代书香"、"诗书继世"都是引以为豪的家族光荣。但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社会的变迁必然直接或者间接地带来中国人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教育子女的行为的变化,而家长的教育观念的改变又会十分现实地影响到子女一代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作者认为现在新市民在子女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缺少沟通。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校坐落在仙林大学城中心地带,是南京首批小班化试验学校,部分生源来源于"新市民"家庭,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在语文学科学习上迁移能力弱,作文能力尤其欠缺。笔者希望从最基本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利用小班优势,对所教班级中"新市民"子女语文学习兴趣的案例研究,逐步摸索出提高这部分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从而实现提高语文成绩的目的,使学校语文教学能更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费田春 《中国德育》2014,(20):56-57
正成都市泉水路小学是现代城市中典型的"新市民子女学校",70%生源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迁徙住户子女,可谓"候鸟"栖居之所。这部分孩子的家长平时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学习和习惯关注较少,导致孩子习惯教育和培养比较滞后。基于此,成都市泉水路小学校提出了"培养良好习惯、奠基人生幸福"的办学理念,开展基于"TSP+H(教师、学生、家长+习惯)"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品格教育实验,把习惯教育作为切入口,撬动新市民子女整体素养的提升,如今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正>红豆故里,晋梁文化孕育了深厚的博爱精神,在红豆文化的引领下,"博爱共融"成为我校德育的主线——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共同学习,合作交往,主动发展。随着苏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大量新市民子女的入校给我们的德育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为了使他们尽快尽好地融入我校的教育大环境中,我们充分研究了他们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用"博爱共融"的理念去指导新市民子女的家庭教育。一、农村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中家长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市民子女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推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以美术课堂学习为契机,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新市民子女的学习进步.  相似文献   

17.
陈泓宇 《中国德育》2012,(15):40-42
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教育面临专业技能、自身素质难提高的问题,面临学前教育难题及老年教育难题等。传统教育应加强对新市民的教育;针对新市民的个体差异,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新市民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随着进城潮的加剧和农村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城市学校接纳的新市民子女越来越多,笔者所在学校新市民子女占据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三十。教学工作要适应教学对象的变化,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更要充分兼顾这些特殊群体,只有有效兼顾这些对象的阅读基础、阅读能力发展情况,才能更好的促进阅读教学工作开展。一、当前新市民子女较多的学校阅读教学现状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中新市民群体人数逐年增加,国家政策对新市民家庭孩子入学条件的诸多优惠,许多务工人口涌入城市寻求自身和孩子更好的发展,使得新市民小学生的数量在城市学校中的占比在逐年增加。但因新市民家庭无论在教育意识、教育方法、家长文化层次、经济条件、家长接受再教育学习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新市民小学生的成长教育结果不尽如人意,家庭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主要就新市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探究,以提高新市民家庭教育的水平,使新市民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对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值得我们老师思考,作为初中音乐老师,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在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在解决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情绪的发展,让他们和城市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让他们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