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为解决全球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如何有效传播这一理念,使中国话语变为世界话语,是我国对外传播工作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指出"话语即权力",将话语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说明拥有话语权就拥有了彰显权力的平台。在新时代,传播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进而有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提出,是在世界权力由西向东转移之际中国话语的一次创新,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亚洲到世界、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已100多次提到"命运共同体"(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周边国家的战略地位突显,如何"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这是新时代国际传播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周边国家切入,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3.
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势力令人类发展遭遇到阻力和困惑。习近平主席近期两次就"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指明了出路,那就是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中国的主流媒体应加大力度阐释中国理念。同时,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做强主流舆论提供了机遇。为此,我们应因势而谋,以变应变,在深度融合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立健全多元化传播体系,通过提升传播时效、提高优质内容产能以及创新传播方式,改变舆论格局,开辟国际传播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国家对该理念的认识和传播值得深入研究。中国一直将周边关系作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重点,本研究考察了俄罗斯、日本、印度三个中国重要周边国家的媒体报道,发现三国媒体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关注度在起伏中走高,中国在国际场合的大力传播助推明显;报道嵌入非冲突语境,仪式性重大活动是重要传播渠道;聚焦国家间关系和宏观建设路径;本国视角突出,美国影响明显等主要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以社交媒体、大数据、VR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全面、深入影响当下国际传播格局及未来走向。新形势下,以创新新媒体技术形态,变革国际传播理念,传播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使命的中国国际传播理论探索与实践不断开拓创新。纵观2017年,新媒体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建构与全球传播格局,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国际传播理念更迭、战略选择,加强中国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中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成为对外交流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的,是中国对自身发展愿景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①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下,全球层面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粮食安全、人口问题、卫生问题、跨国犯罪等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形成共识,在共同的全球价值观指引下形成解决方案。应对不同领域的变化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在不断衍生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二级价值观,包含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以及与各个地区合作中形成的区域、领域命运共同体,如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卫生命运共同体等。本研究主要就我国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传播与认同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始终将周边外交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周边是中国对外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重点。中国与周边国家已经形成的广泛共同利益、文化及价值观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形势、激烈的国际舆论斗争以及不平衡的国际话语权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应紧密围绕三个关键问题展开,在传播过程中强化本土关怀,挖掘传播的互文性,并重视推动理念传播的知识转化。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十八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以来,从周边国家延至区域并逐步走向全球,从构想到实施,一个源于中华文明但又符合全球发展潮流的中国世界观已经形成。十九大以来,作为一个基于中国语境的全球公共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提升我国全球话语权的道义高峰,将有效助推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不仅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新定位,也是中国语境下全球传播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9.
在这场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以其先发、先控的经历和经验,同时伴随着各种杂音、噪音,被前所未有地推向全世界,成为国际社会、国际舆论瞩目的焦点。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国快速蔓延,中国的抗疫经验与模式得到广泛重视,并为一些国家效仿。随着中国紧急援外行动的展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世界范围传播并获得认同。中国的国际关注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过去十年中,随着中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逐步推进,各大媒体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硬件建设为依托,各媒体对外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同。2017年初,这一理念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引发现场约800名国际组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2013年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中,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系架构不断成熟和完善,也随之形成了一整套理念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具备坚实、广泛的国际话语基础,国际传播从业者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更高效能的传播,就要紧密围绕这些理念进行叙事创新,包括议程设置、传播模式、选题策划、分众化传播策略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更为广泛的国际共鸣,具有更强的国际话语权和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文化在建构和维系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崭新包容性文化,从而消解文化隐喻与误读,让世界人民把命运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文由"儒释道"会通出发,审视和追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印记,探究"儒释道"会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启示与借鉴,进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人类文明的大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一种新型全球治理观念从被提出至今,已经实现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新型世界观、内化为中国的自有观念两大跃升,正处于成为国际共有观念的演化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国际共有观念的主要困难在于关键少数国家的态度含糊和普遍多数国家的内化程度不够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成为国际共有观念,必须运用恰当的传播策略,打通国际传播中阻梗的关键环节,拓展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一、2017年我国国际传播回顾2017年,对于中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以稳定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1/3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主场外交活动吸引全球目光……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正在世界上扩大影响。在国内,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迈入新时代,开启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国际性学术议题,但外国学者的关注程度相对不高,中国学者论文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中国主流新闻媒体是中外学者共同的、主要的信息来源,但二者论文的研究视角、议题偏好、理论基础、研究路数均有所不同,秉持的立场和态度也有较大差别,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不同解释。中国学者的论文清晰地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渊源、内涵与意义,有助于增进海外学界对这一重要思想的了解,但仍有缺憾。为改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学术界的传播状况,我们应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在地实践,反驳歪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言论,还应与海外学者展开平等的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16.
文学共同体源于歌德的世界文学理念,继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化想象和诗意精神,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关怀。文章以全球化时代背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文学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性,阐述中外文学中的共同体理念,并以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当代为时间脉络梳理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共同体理念在文学中自古有之。并尝试探讨文学共同体理念下的文学创作,指出当代文学创作要立足世界格局、文化自信、科技进步与当代价值引领。该文以文学共同体理念研究世界文学,以期拓宽文学研究渠道,并以文学共同体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17.
言论集纳     
<正>《人民日报》国际部国纪平在2015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文中认为:两年多来,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习近平主席62次谈到"命运共同体"。那些深蕴哲理的论述告诉世界,中国人民期盼着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判断,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感言;从"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号召,到"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  相似文献   

18.
2016年,"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外传播时代命题,中国全球治理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开启了双向互动的对外传播时代。2017年,对外传播的格局将继续改变,面对未来的全球传播新秩序,我们需要在探索对外传播实践的全新增长点的同时,思考中国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外宣战略和策略,从过去的外宣框架和思想牢笼里解放出来。中国的对外传播要提升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变对外传播为天下传播,把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对外大传播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两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空前加大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力度。政府、媒体、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传播主体不断发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从自发转向自主,取得了新的明显进展,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特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被越来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背景之下,本文认为应将文明互鉴理念作为新时代国际传播观念的核心构成。文明互鉴理念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是有别于“文明冲突论”和西方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另一种选择”,是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应基于文明互鉴理念提升当代中国国际传播的人类意识与人民意识,将乡村文化、青年创造和人文交流作为国际传播的新途径,推动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