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语篇分析理论中的连贯与衔接是现代篇章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语篇中,衔接不是一个结构,而是一个语义概念。衔接理论可分为显性衔接与隐性衔接,决定着语篇的连贯性。政治演讲中的隐性衔接方式不同可起到提高政治演讲语篇的连贯性和强化演讲效果的作用及功能。  相似文献   

2.
英语语篇的连贯不仅体现在语法衔接上,还体现在语义连贯上。主述位理论通过对语篇中句子主位、述位的划分与分析,揭示篇章的构成规律。本文针对大学英语写作缺乏衔接和连贯性,通过实例分析了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衔接和连贯的作用,并尝试提出了新的语篇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义关系、句法关系、常规和篇章体裁、言外之意和使用者的背景知识五方面因素论述语篇连贯性的实现。阐述语义连贯在语篇衔接过程中起着基本支配作用以及语境诸因素影响着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语篇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语篇结构模式,了解语篇的衔接手段,学会应用英语思维模式供篇布局,合理地在语篇中使用衔接手段建立篇章的连贯性,真正掌握语篇层次上的写作技能。应用语篇教学方法有利于推动写作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篇翻译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一直是近几年来翻译研究的侧重点。试通过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和语篇翻译与衔接的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衔接是构成语篇一致性和连贯性最基本的条件。在整个语篇翻译进程中,衔接手段的运用和其在英语中普遍存在的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
连贯性是语篇的主要特征之一 ,连贯研究一直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语言的结构以及自然语言在语篇层次上如何实现语言的多重功能。自从韩礼德和哈桑于 1 976年首次提出衔接理论 ,长期以来 ,围绕这一理论展开了许多研究 ,研究者们发现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存在着差异。尽管近年来研究这方面的论文和专著逐渐增多 ,但多数只注重对于一般文体的研究 ,本文拟从韩礼德提出的衔接机制理论入手 ,以媒体为切入点 ,对比分析英汉语篇在新闻媒体中的篇章连贯模式的差异 ,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 ,进一步验证对比篇章语言分析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语篇分析的根本问题就是说明一句话如何以合理的、受规则制约的方式出现在另一句的后面。语篇连贯性表现为言语行为之间的连接关系,在篇章写作中篇章的连贯性表现为段落和句群的一致性以及段落群间的、句群间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8.
肖辑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435-435
语篇连贯性最初的研究多局限于对语言层面上的衔接手段的研究。然而,在语言实际应用中却不乏满是衔接手段却缺乏连贯性的段落和连贯却无任何衔接手段的语篇。本文在对语篇连贯性的两个特征,显性和隐性,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从认知视角能够对语篇的连贯性作出更为深刻合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田蕾 《英语广场》2017,(4):14-16
新闻语篇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信息密度较大,对篇章之间的自然衔接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在有限的版面上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作者大多需要提取新闻报道中的精华。因此,为了有助于读者获取准确的新闻信息,作者就必须保持语篇的语意连贯以及结构上的自然衔接。连贯作为语篇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它的形成正是得益于隐喻的应用。语篇语义场的中心借助隐喻来彰显主旨更利于读者领会语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新闻语篇中的隐喻应用,并探讨了其增强新闻语篇连贯性和自然衔接上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通过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连贯与语篇话题等关系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概念的界定,讨论了隐喻句作为主题句在语篇中是如何实现连贯性的,并且对具体的语篇进行了分析以证明主题隐喻的语篇连贯性。  相似文献   

11.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衔接实现了语篇的连贯。本文以Halliday与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参考M.Hoey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框架,对比分析了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包括英汉词汇的重述和搭配等方面。由于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有同有异,所以在英汉互译时,要特别注意运用词汇手段促进语篇连贯时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衔接实现了语篇的连贯。本文以Halliday与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参考M.Hoey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框架,对比分析了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包括英汉词汇的重述和搭配等方面。由于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有同有异,所以在英汉互译时,要特别注意运用词汇手段促进语篇连贯时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谐音衔接作为一种语篇衔接手段,可以分为“显性谐音衔接”和“隐性谐音衔接”两大类。文章运用从网络上收集.到的“杯具”及衍生的谐音流行语,对这两大类谐音衔接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谐音衔接在本质上是语义的,语音只是衔接的表层手段,深层目的是实现篇章的语义连贯。  相似文献   

14.
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偏误目的语因素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由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篇偏误入手,从语篇衔接的角度探讨了目的语对中介语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得出结论:大约三分之一的语篇衔接偏误是由目的语因素造成的,证明目的语因素是造成中介语语篇衔接偏误的重要因素之一.又根据James Corder的研究方法,借助典型的偏误实例,分析了目的语对中介语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语篇衔接分为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显性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隐性衔接借助于语境和语用知识的推导完成.隐性衔接是语篇衔接的一种表现方式,掌握好隐性衔接能更加有效地把握语篇理解.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语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语篇的连贯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为基础,对戈尔丁的小说《蝇王》进行分析,证明了词汇衔接理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论述了词汇衔接得巧妙运用能给文章带来独特的文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卡明斯视觉诗在词汇、结构、语义、语音、社会符号等五个层面上的语篇衔接特征说明,视觉诗特殊的建行形式,在看似断裂的形式下,隐藏着丰富的篇内衔接和篇外衔接.这种表面上的断裂并没有影响语篇意义的连贯,相反,它起到了语篇衔接的作用,促成了语篇的连贯,反映了诗体及作者的风格,并不影响诗歌意义及结构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18.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esion and coherence?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Applied Linguistics have traditionally attempted to list and define the cohesive devices in English which provide the basis for coherent text. Schema theoreticians, on the other hand, have argued that coherence is primary, that readers look for coherence given their existing schemata and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of the world and only then do they recognise cohesion. This paper looks at these two approaches in the light of the conflict which has grown up a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and suggests that the positions taken are the result of a theoretically different starting point. If the researcher is primarily interested in linguistic analysis then she will begin with cohesion whereas, if human psychology in the reading process is the main focus then it will be more natural to look at coherence. However, it seems to be at least intuitively obvious that both the text itself and the reader have a part to play in the reading process, that reading is simultaneously data-driven and concept-drive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se two approaches would benefit from being a part of a larger theory of the reading process. In this context the work of Ruqaiya Hasan is reviewed as the most thorough attempt to provide a theory of text which accounts for both cohesion and coherence. Secondly, data are presented which suggest that a theory which integrates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s necessary. Two studies are reported: an informal classroom experiment on the influence of pronominal reference on comprehension and an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a test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oretical constructs hypothesised to constitute (at least part of) the superordinate term “reading comprehension”.  相似文献   

19.
衔接手段是衔接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此理论是由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首先简要介绍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然后基于此理论阐述衔接手段在语篇组织中的体现形式及作用,并以《英语泛读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一单元前四段为例,尝试将这一理论与专业英语泛读教学实践相结合,探讨这一理论对专业英语泛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语篇是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词汇衔接是语篇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同义、反义、上下义、搭配等手段实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一认知域内词汇成分间的衔接关系上,不涉及不同认知域内词汇成分的衔接问题及衔接机制的探讨。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说是隐喻性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客观的经验,并将源域概念映射到目标域概念,从而实现对抽象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将隐喻引入衔接理论,可以解释词汇衔接问题,尤其适用于解释不同认知域内词汇的衔接及工作机制。这一方面是对衔接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也是对隐喻理论在实用性方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