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蔡金花 《辽宁教育》2013,(7X):94-94
<正>近日,笔者随团在美国培训,其间纽约市圣文森山学院组织参观了多所中小学校。走进美国中小学课堂,我们看到学生或者围坐在老师跟前,认真听老师讲课,或者组成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似乎每个学生都完全沉浸在老师的教学当中。这与我对美国自由课堂的刻板印象并不相符,难道美国课堂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自由?是的,美国课堂确实不自由。学生必须遵守学校和课堂规则培养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正是美国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对于学生而言,学校、课堂  相似文献   

2.
课改的强势力行在一定程度上让课改变成了改课,在原先传统课堂中的很多好的传授式教学行为已一票否决,在课堂中多了很多的探究、交流、演示等等,真探究、真交流、真演示如果能很好的符合学生需求,符合学生的思维提升、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我们应该深入实践和推广,而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看到更多是失真的活动.那么我们的课堂中到底需要哪些真活动呢?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就初中化学课堂而言,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五真.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如果学生处在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就能使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保持最活跃状态。因此,构建和谐课堂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学生情智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呢?笔者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下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4.
即时     
《中国德育》2013,(7):4-4
1美国中小学课堂并不自由美国课堂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自由。据观察,美国每个中小学的教室门口或者教室前面都贴有课堂规则,这些规则是由学校和教师遵照纽约市的相关教育规定而制定。学生在校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如果学生违  相似文献   

5.
精神的天堂     
前年六月,江苏江都实验小学邀请我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参加他们课题结题会。会上他们的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汇报课,课题是《鸟的天堂》。上完课,我在评课时讲了一句话:“如果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充实的、美好的。自由的,是说学生在课堂上身心自由。他们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在这里,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直率,有的是坦诚,有的是争论,有的是碰撞,有…  相似文献   

6.
幸福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渴求得到满足后感受到的精神上的愉悦,感受到幸福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平等,言论自由,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学生身心得到自由发展。那么,怎样打造幸福课堂呢?我们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创立了"学案引领板块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自由具有正当性,但自由是有限的。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自由也是有限的。其伦理学依据表现为:自由原则不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原则,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制度对自由起着限制的作用,自由会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恐惧自由”心理的作用,自由原则的应用有特定的范围。就学生而言,义务教育的强迫性表明儿童自由是有限的,学校对教学秩序的需求,控制了的教育环境,学生一些要求的“无理性”,以及教师布置的作业和组织的活动决定了学生自由的有限性;就教师自由而言,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殊性.教育考试制度和教师特殊的社会角色,决定了教师自由的有限性;就家长而言,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家长没有选择的自由,在子女就学的学校选择中不少家长的自由会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对教育领域中的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自由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弄清楚在哪些地方允许自由,在哪些地方则应当对自由作适当的限制,不能将自由的概念用错地方,“在不应当给予自由的地方给予了自由,而在应当给予自由的地方又往往不给予自由”。  相似文献   

8.
初中课堂相对于小学课堂而言缺少了许多生机,初三学生相对于初一、初二学生而言又缺少了许多学习主动性。如今,初中的课堂效率问题确实需要我们去反思,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确应该引起所有教师的关注。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如何让班里的绝大部分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这应该是我们做老师的在课堂上每时每刻的追求。就语文这门学科的课堂特点而言,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课堂是更容易“和谐”起来的。下面就这一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而言,最接近其认知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最符合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便是我们必须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课题。文章以农村地区初中物理课堂为例,在简要概述课堂教学有效性内涵的同时,侧重围绕当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就如何提升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精神的宠儿,她与功利无缘!"就精神一词而言,语文课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精神世界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传授学生知识,开启学生智慧,训育学生身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性格、特长,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自由健康地成长,应该是教师崇高师德的最佳体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从引导学生的情感入手,以积极的情感为动力,让他们自由地徜徉在充满情感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1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为了这句话,很多老师都埋头钻研,探究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到学生手上,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课堂教学,无论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对于教师而言,都是整个生命活动中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人的因素,就会导致语文课堂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活的教学境界能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封战霞 《学周刊C版》2010,(3):136-136
当今,课堂教学正发生着极大的变化,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似自由活动的分子在探索着知识的奥秘,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课堂不仅仅是学生的舞台,我们应思索怎样在课堂中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那么,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3.
晏子是中国智慧的化身,他不仅对古代给许多代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我们的课堂艺术上也有着许多启示。而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吸引他们的语文课堂就是趣味性十足的课堂,那么这就需要老师运用智慧的思维打造趣味性课堂,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心理的这个特点,巧妙利用课前激趣、课中激趣、课后激趣来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并非时髦,而是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质疑"它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创建了自主、合作及探究的平台。当然就现在而言,在部分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完全把"质疑"完全渗透到课堂中,在有的课堂中甚至看不到学生"质疑"的影子。那么问题何在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带出有限的教学空间,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白费了。"是呀,这是一句多么朴实的话语!从时空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课堂有边际,我们的活动有边际,我们的教学内容有边际,我们的教学效率更有边际,但学生的思维却没有边际!学生的发展没有边际!我国古代教育名言——青出于蓝,胜于蓝,也是指向了这个层面。为此,我们的美术教学要将学生从有边际的美术课堂里"带出来",让学生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笔者认为,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这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自由而快乐的学习呢,让学  相似文献   

17.
情感场生态是指以情感为基本特质的场生态。情感场生态课堂关注教师、学生和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具体而言,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师生双方的情感需求和状态。情感场生态课堂具有自然、温情与自由生长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学书 《考试周刊》2013,(34):39-39
若课堂阅读是水,那么自由阅读便可称得上是干粮。自由阅读是小学生探索世界、认识世界、进入世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阅读领域自由驰骋是教育者的义务,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和见解也应当成为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就自由阅读理念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浅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快乐使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追求。构建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个性的张扬,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营造一个快乐英语课堂。那么如何营造快乐的英语课堂呢?一、营造快乐氛围,让课堂充满爱任何一种教育都应该是渗透着爱的教育,在充满爱的氛围里,学生们才能快乐地学习。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那么.在课堂上究竟该教哪些内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