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对图书辅文的编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图书辅文的编校·田海明·任何一本书都由正文和辅文组成,辅文是指书籍中正文的附属文字,多数置于正文前后,脚注和夹注之类则随于正文。其作用在于辅佐正文的内容表述,帮助读者加深对正文的理解。辅文按功能可分为:识别性辅文(书名、作者姓名、出版者名、出版...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1000种图书辅文的调查及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发现,与翻译图书辅文齐备相对照,中文原创图书辅文缺失现象十分严重,不少图书辅文在写作中存在不规范现象,甚至出现欺骗和误导读者的内容.原因主要在于责任编辑不重视图书辅文和辅文编写能力不够.出版社加强对图书辅文的管理,责任编辑严格把关并提高辅文编写能力,图书辅文编写中的种种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一部图书的内容按其在全书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正文与辅文。正文是图书的正式内容部分,辅文是指内容提要、前言、后记、参考文献、索引等等辅助内容。辅文中的索引,对于学术性著作来说,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是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索引,英文为index,我国旧称“通检”  相似文献   

4.
图书由正文和辅文组成.图书辅文是图书正文的辅助文字,是图书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图书区别于其他出版物的重要特征.一般来说,正文指图书主体部分的文字、图片、表格等,而相对于正文的目录、序、跋、凡例、注释、附录、参考文献、索引等统称为辅文[1].  相似文献   

5.
图书情报专业期刊论文辅文信息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著中的辅文信息倍受读者的重视,同时也为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信息检索、传递、统计的依据.本文对28种图书情报专业期刊论文的辅文信息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提出了增加辅文信息总量和统一编排格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图书情报期刊论文辅文信息编排格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文信息是期刊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排格式直接影响着对它的利用程度。对28川图书情报期刊论文辅文信息的编排格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优化辅文信息编排格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图书编辑加工中的一个死角——辅文加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封面和正文以外的文字部分,统称为辅文。正文包括图、表、附录和参考文献等,辅文包括书名页、版权页、内容提要、序、目录页、索引、跋和勘误表等等。在大声疾呼提高图书质量的今天,我们对书籍的正文和封面已经比较重视,但对于辅文,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辅文(如版权、通告、勘误表)似乎被遗忘了;有些辅文未能充分反映我国业已发布的有关编辑出版工作规范化的一系列国家标准和文件精神,而且往往出现许多错误。本文结合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以及笔者掌握的其他资料,就某些辅文规范化等问题谈些看法,以期引起注意和思考,希望通过我们共同努力,尽快将图书的整体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1.关于主书名页正面  相似文献   

8.
出版业有把图书中正文以外的部分,如前言、后记、序跋文字、参考书目、对照表等部分统称为“辅文”。这一名称是相对与正文而言的。《出版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版)的“辅文”条目是这样说的:“书籍中正文的附属文字。多数置于正文前后,夹注和夹诠之类则随附于正文。包括题字、目次、凡例、前言、序言、出版  相似文献   

9.
谈谈书籍辅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本书都由正文和辅文组成。正文是主体,辅文处于从属地位。两者的关系虽然是主从关系,但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辅文,就无所谓正文,也就没有书。书籍的辅文指一本书中帮助读者理解和利用正文内容的材料,以及印在书上向读者(包括购买者、利用者、书店、图书馆、资料室、科研和情报单位等)提供的有关本书的各种信息。辅文的种类很多,按位置来划分,有文前的(前言),有文后的(后记),有文上的(书眉标题),有文中的(夹注),有文下的(脚注),有文旁的(旁题)。按功能可分三大类,即识别性辅文、说明和参考性辅文、检索性辅文。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图书作为文化商品,既应注重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也不容忽视外在设计、制作的规范与美观。遗憾的是,一些编辑在编校环节重内容轻形式、重正文轻辅文,导致图书封面、书名页等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本文依据出版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归纳图书书名页上的隐性差错,解读图书书名页列载内容及其设计、编校规范,期望对提升图书编校质量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图书形式及辅文编辑加工是书籍编辑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尽管多年来一些书籍编辑的业务指南和手册对与此有关业务已经有所论述,但是在实际编辑出版活动中仍会不断产生一些需要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韩姗姗 《出版科学》2011,19(6):29-32
图书运作的全过程中,策划编辑扮演着总设计师的角色;在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策划编辑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本文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和加工、书名和辅文设计、装帧设计、推广与营销几个阶段,阐述如何对一本书进行全程策划。  相似文献   

13.
朱俊波 《图书馆》2007,(6):112-113
本文通过分析MARC、DC等常见元数据对图书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从而实现合理的图书文后参考文献等关联资源的著录,改进和提高OPAC的书目信息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一本书的构成,一般少不了前言、序言和绪论,笔者在审编书稿时经常遇到作者对三者搞不太清的情况,近日发现有些已出版的图书亦有混淆不清者,所以有必要对此作一说明,以引起同行注意。前言和序言是一本书的说明和参考性辅文,刊印在图书的正文之前(目录前),两者含义...  相似文献   

15.
南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辅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南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辅文部分的一个比较系统的考察。文章首先从序跋、目录、篇题和注释四个方面 ,论述《宋朝诸臣奏议》辅文的构成情况 ,然后又将其中的注释部分单独提出 ,着重讨论。本文认为《宋朝诸臣奏议》辅文的编纂 ,不仅有助于对文献本身的理解和利用 ,而且在实现编纂者通过奏议文献的编纂 ,总结北宋政治得失的编纂意旨方面 ,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好稿子是改出来的。一部图书的质量,固然跟"先天的"作者撰写水平有关,但与"后天的"编辑加工也不无关系。书稿的正文需要花大力气加工修饰,看似不关痛痒的辅文实际上也十分重要,甚至比正文加工还重要。  相似文献   

17.
注释,对一本图书来说,和前言、后记、按语、索引等一样,是正文以外的辅文部分。它对读者正确理解正文内容,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书稿正文内涵的挖掘和开拓。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像对待正文内容一样,严肃审读它的观点是否正确,材料是否真实可靠,语言文字是否合乎语法、逻辑,是否简明扼要。尤其对一些名家名作的注释更要精雕细刻。  相似文献   

18.
大气科学期刊论文辅文信息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明什么是辅文信息以及辅文信息的重要性.用10大项标准对34种大气科学期刊的论文辅文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在应该着手建立当代书评学。我认为当代书评学由三部分构成,即书评功能学、书评传播学、书评写作学。书评功能学旨在对书评功能给予理论的分析与阐述,揭示其规律,从而更好地发挥书评的社会作用与文化作用。作者、图书、读者三者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环”,图书的传导—接受功能就在这一相互作用环中发挥。书评的功能类似于图书的传导—接受功能又有所不同。书评属于相互作用环中“读者”这一作用点,是读者对图书的有序化、明确化反应,是文字化的呼声。但同时,书评又有超越相互作用环的独特功能。概括地说,即:对于图书作者,它不仅能反馈读者信息,而且具  相似文献   

20.
范军 《编辑之友》2003,(4):16-17
古人著书立说,一向重视图的作用.图书,在古代就是图籍与书籍的合称."左图右书"、"左图右史"、"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图文并茂,相辅相成,是中国图书的一个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