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P.2991<报恩吉祥之窟记>所记僧镇国建"报恩吉祥窟"功德窟,结合写本所记洞窟基本信息,如洞窟的"报恩"思想、主尊彩塑一铺"卢舍那佛并八大菩萨像"、彩塑所在洞窟空间建筑"当阳"考辨,最终确认莫高窟第234窟极有可能即是此"报恩吉祥窟".  相似文献   

2.
敦煌莫高窟“报恩吉祥窟”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敦煌文书P.2991正反两面抄写的《报恩吉祥之窟记》,记述了僧镇国及其汜氏家族在莫高窟建窟事,并追颂了汜氏先祖在吐蕃占领敦煌前后的各种事迹。本文考证其成书时间在吐蕃统治敦煌晚期的公元840年左右,僧镇国所造窟可能是今莫高窟第361窟;记文中称该窟内特殊形制的盝顶帐式佛龛为“富阳”,当为古代敦煌特有的石窟建筑结构部位的名称之一。  相似文献   

3.
《河西学院学报》2016,(3):41-47
敦煌写本P.2991号《报恩吉祥之窟记》曾由郑炳林和马德校录,文章据国际敦煌项目(IDP)该卷彩色图版重作校勘整理。对敦煌写本中碑铭赞文的校录还应注意其声律对偶、使事用典和袭用经史典籍成句等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近期对敦煌石窟的考察,对榆林窟第25、20窟,莫高窟第14窟,以及新发现有曼荼罗图像的榆林窟第35、38窟,莫高窟第170、234窟及瓜州东千佛洞第7窟的八大菩萨曼荼罗进行了图像学的解说.认为敦煌石窟的八大菩萨,在图像表现上与印度密教美术有着强烈的一致性,同时指出,不空系密教美术曾给予敦煌石窟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敦煌莫高窟第464窟原被定为西夏窟,但缺乏证据.近期的考古研究材料可证,该窟的开凿其实当在北凉,原为禅窟,至元代才被改造为礼佛窟.由前室通往后室的甬道两壁各存汉风菩萨两身,其中南壁右侧4行文字讲述的是五地菩萨之容貌,左侧4行文字讲述的则是四地菩萨,北壁左侧9行文字讲述的则是十地菩萨之装饰,右侧的当为九地菩萨.藉由回鹘文题记,十地菩萨绘画内容第一次在敦煌石窟中得到确认.通过逐字对译,可以明显看出,这三段回鹘文标注内容皆来自胜光法师译回鹘文《金光明最胜王经》第4卷.故可定,三榜题皆为胜光法师译《金光明最胜王经》之摘抄.这一发现,结合该窟发现的回鹘文写本与其他题记,可以证明莫高窟第464窟甬道与前室为元代末期的回鹘窟,而后室壁画可以确定为元代遗墨,但早于甬道与前室之壁画,可定为元代早期遗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莫高窟第148窟千手千眼观音经变中的内四供养菩萨和外四供养菩萨进行了考释,并据此提出了密教内四、外四供养菩萨的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7.
敦煌石窟中书写藏汉文字的T形榜子颇具时代特征,榆林窟第25窟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中的T形榜子更具研究价值,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作研究:1.为什么榆林第25窟T形榜子仅出现在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中?2.为什么该T形榜子中未写藏文?3.为什么主尊T形榜子中汉文题名清净法身卢舍那佛,而与主尊本身的大日如来形象不合?  相似文献   

8.
莫高窟第361窟建于吐蕃统治敦煌晚期,是中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之一。此窟位于莫高窟三层楼以北,其所处的莫高窟南区北端崖面是中唐洞窟密教内容较为丰富成熟的一区。以莫高窟第361窟为研究中心,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讨论莫高窟第361窟与第359、360窟及周边其他中唐洞窟的关系,进而认为南区北端洞窟群是莫高窟中唐晚期最为重要的从事密教活动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中国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受本土文化的支配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佛教流传的各个地区,佛教造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以犍陀罗、马吐拉、云冈、龙门以及我国的单独佛教造像为素材,对莫高窟第275窟为中心的北朝期石窟造像进行了比较研究.文中再次论证了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菩萨为弥勒造像,并对早期石窟造像中经常出现的阙形龛、倚坐像、半跏坐思惟菩萨、仰月冠、狮子座等问题做了多层面的比较研究,为研究莫高窟早期石窟中的塑像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受本土文化的支配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佛教流传的各个地区,佛教造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以犍陀罗、马吐拉、云冈、龙门以及我国的单独佛教造像为素材,对莫高窟第275窟为中心的北朝期石窟造像进行了比较研究.文中再次论证了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菩萨为弥勒造像,并对早期石窟造像中经常出现的阙形龛、倚坐像、半跏坐思惟菩萨、仰月冠、狮子座等问题做了多层面的比较研究,为研究莫高窟早期石窟中的塑像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落笔洞文化作为古人类遗址列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在文学、旅游、民俗等方面有着可以发掘、研究的余地。洞壁古诗文研究,探讨落笔洞洞名由来,发掘其在当地民俗文化中的地位,这些都是落笔洞文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麦积山第74、78窟装饰纹样及造像衣饰等方面的考察与云冈、莫高窟、河西金塔寺等石窟的对比研究,认为第74、78窟开凿于文成帝复法后的47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3.
In the seventh book of "The Republic",Plato puts forward a famous image and metaphor of the Cave.This is a philosophical story about people’s ascendance from the darkness to light,from blindness to wisdom,from the world of ontos on to the world of pos on.The direct significance the Cave allegory lies in its emphasi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ducated men and the uneducated ones.In this allegory,some metaphorical objects are involved,including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ave,the Sun and the fire,the ascenda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freed prisoner and his descendance to the Cave.It reveals to human beings a world of reasons,reality,and the Good.  相似文献   

14.
窑洞是古人类住宅的建筑活化石,作为黄土高原最具代表性的民居,确实蕴含着北方民族穴居的历史遗风。体现了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精神,蕴含着天地自然亲亲融合的环境意识,包含了顺应自然的生存意识,天圆地方的审美造型特征,是一种人性化的人居场所。其建筑形式蕴含了丰富的生态节能理念,近年来受到了人们高度的关注。窑洞是我国生态节能建筑的典范,冬暖夏凉和节材节地是它节能性的充分体现,所透析的生土文化足以让人类享受永恒。总结和提炼这些生态建筑美学元素、经验,并结合现代技术将其转化和重构以适应返本开新,是它的轴心地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第275窟可以置于莫高窟自身、吐鲁番——河西早期石窟两个序列中进行比附.比附状况显示,第275窟与吐鲁番——河西十六国晚期石窟面貌差异大,与莫高窟北魏洞窟联系紧密,第275窟年代为北魏早期较为合理.这一年代推断与北魏攻占河西后敦煌独盛、余地皆衰的历史背景吻合.  相似文献   

16.
莫高窟第491窟是1965年新发现的一个底层洞窟,窟内主尊塑像的尊格可能是地藏菩萨,主尊塑像两侧胁侍塑像可能分别是善童子和恶童子,反映了敦煌北宋至西夏时期的地藏信仰。  相似文献   

17.
克孜尔石窟以其最具特色的菱格单幅构图著称于世,另外,本生壁画的构图形式由单幅构图到连环性构图再到大型经变构图,一方面显示了佛教美术在内容和形式上中国化的变革过程;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古代民间艺术家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在艺术表现上逐步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一书为我们探索翻译美学,开启崭新的理论维度。本文力图超越旧有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法,在“主体间性”的视域重新审视文学翻译活动。本文首先质疑传统翻译原则的合法性基础,其次深入剖析文学翻译活动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即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进而提出文学翻译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克孜尔中心柱窟为承重墙结构,它的主室、行道、中心方柱平面均为方形,中心方柱立面为蘑菇状。克孜尔地区特殊的地质、地理条件是形成这种特点的重要影响因素。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墙面共有五种类型,地坪有四种类型,复杂的类型中使用了动物纤维和石膏。纵券顶是克孜尔中心柱窟中采用最广泛的窟顶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