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理论在中华明的起源问题上,一致认为中华明起源于中国北方,并以黄河明为代表。经过近一个世纪长江流域的若干次考古调查,考古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新成果。尤其是三星堆遗址、盘龙城遗址、清江遗址、新干大墓等青铜时代重要古遗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学术界对于长江明已经产生了新的认识。于是,有必要对长江明重新估价。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西北缘是界于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性的区域地理单元,其地势地貌及文化内涵均具有过渡性特征。本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与川西北高原包含彩陶因素的新石器文化在年代及文化系统上均有差异,应属于四川盆地土著文化系统,可以初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1段以白水寨遗址主体遗存,与营盘山遗址上层部分地层单位出土陶器特征相似;第2段首先发现于沙乌都遗址南区,下关子、大水洞、高坎遗址可归入此段;第3段以绵阳边堆山遗址为代表。本区龙山时代聚落遗址可划分为河谷台地型、山间坡地型和洞穴型三类,各类型遗址的性质不尽相同,从而构成这一地区较为完整的聚落体系。四川盆地西北缘龙山时代考古新发现对于探索古蜀文明的渊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明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有它的个性、特殊风格和特征。大量考古材料表明,中国明的起源是呈多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国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汉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和成都市金沙村遗址的发现表明,殷商时期成都平原的古蜀国有着高度灿烂的古代明,三星堆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城所在,金沙村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后古蜀国的又一明中心。新津宝墩等六个史前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证明了古蜀明是源于川西地区,带有明显地方特征的长江上游古代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明中心。  相似文献   

4.
2002年对茂县凤仪镇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的勘探和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又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在营盘山遗址发现了下压奠基人殉坑的可能属于大型广场性质的遗迹、各种类型的房屋基础、陶窑、灶坑等现象,出土了陶质雕塑人面像等大量高规格的遗物,初步确认营盘山遗址是岷江上游地区的一处大型中心聚落,其周围还分布有十余处中小型遗址。从而为探讨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大型中心聚落与中小型聚落的时空组合关系、地理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的互动关系等提供了实物资料。营盘山居民虽以定居农耕为主要生业方式,狩猎及捕捞业也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手段。围绕彩陶制作的装饰和造型艺术,尚红、人殉及猎头等习俗,是营盘山居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内容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14)C年代测定仇士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标是要尽可能准确地定出夏、商、周三代历史年表。近代尤其是建国以来,中国考古工作有很大成绩,为研究更、商、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考古学可根据发掘的夏、商、周遗址和文物,对其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考古工作在金沙江北岸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古调查和田野发掘工作,有许多重要的收获。其中尤以对西昌市经久乡大洋堆遗址、会理县河口乡土坑墓群、盐源县双河乡老龙头墓群三处古代化遗存的发掘意义最大。这三处古代化遗存代表着金沙江流域新发现的多种考古学化,是金沙江考古的重要发现,对于研究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汉的古代文化遗存,自1929年发现以来,迄今已有70余年。当其发现之初即受到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遂于1934年对月亮湾遗址进行试掘,出土了很有价值的科学资料,这大概是我省考古工作采用科学发掘的“开宗明义第一章”吧。抗战初期,大批外地著名专家学者人川避难,得以看到成都白马寺附近出土的战国青铜器,由于其地方特征较浓而疑为古代巴蜀时期之物,卫聚贤先生并据此提出了“巴蜀文化”的概念,这为我国考古学园地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旋又在其主编之《说文月刊》上,编辑一期“巴蜀文化专号”。后来华西大学教授郑德坤著有…  相似文献   

8.
笔谈三星堆     
[编者按] 2001年1月20日和2月12日,本刊分别与四川省历史学会和四川德阳市博物馆联合召开了"三星堆遗址文化座谈会",邀请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界部分专家学者,就三星堆文化的宣传报道、科学认识以及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等进行了广泛、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金沙江考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化生态环境赋与了金沙江考古学化独特的面貌。金沙江考古是西南考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将金沙江流域作为川滇两大化区之间的一个边缘地带来看待。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学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将金沙江流域作为一个考古学化区来进行研究在学术上是成立的。多年来考古工作们在金沙江流域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对金沙江考古缺乏足够的认识,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工作尚不够系统、不够充分,金沙江流域考古学化的面貌也不够完整。金沙江考古对于考古学界来讲,还是一片处女地,有许多工作可做,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而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川滇两省及金沙江沿岸众博单位的通力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措施,足踏实地一如既往地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成绩和收获。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遗址自1986年两个大型祭祀坑的重大发现以来,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三星堆出土的珍贵物在海内外的不断展示,使“三星堆古蜀明”让更多的、非学术界的人士所知晓。三星堆博物馆的开放使人们纷至沓来,亲睹这一世界化瑰宝。为使大家了解三星堆古蜀明的发现、发掘、探索、保护方面的物考古工作,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星堆的关怀,同时也为专家学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古蜀化,特将三星堆遗址自发现至今的一些重大事迹予以整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寻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渡河上游史前考古近年来有一些新进展,发现了多处遗址,哈休遗址考古试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初步揭示了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内涵和演化序列。河源区及汇流上游区的史前遗址分布规律、时代均有差异。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第二阶段关系密切,为同一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文化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大渡河上游史前先民的生业形态以粟作农业为主,尚红习俗是其精神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月20日和2月12日,本刊分别与四川省历史学会和四川德阳市博物馆联合召开了“三星堆遗址化座谈会”,邀请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界部分专家学,就三星堆化的宣传报道、科学认识以及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等进行了广泛、认真的讨论。各位专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尤其吁请学术界、新闻界高度重视三星堆研究的科学性,严肃地、认真负责地对待正在探索中的有关三星堆化的各种问题。本刊将陆续发表各位专家的发言,希望有助于增进对三星堆遗址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3.
法国作为西方文化杰出的代表,对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特殊地位的中国文化,倾注了高度的理解和持久的关注与喜爱。缘于此,中国文物展览曾多次赴法展出,为法国观众开启了了解中国、接近中国进而热爱中国的窗口。从2003年10月13日起,一扇新的奇异之窗又将向法国公众敞开,这一天,由国家文物局和法国巴黎博物馆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四川省出土文物展》将在巴黎市政厅开幕。过去的50年,因为中国在考古学上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中国考古的“黄金时代”。四川作为中国的文物大省,也为这个黄金时代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1986年三星堆遗址发现的两个大型祭…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淹没区的地下物抢救发掘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考古大会战。这次考古会战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揭开三峡的古代巴人化之谜。云阳李家坝遗址是三峡地区当时巴人的一个区域性中心聚落。这一遗址的发掘,对于我们认识古代巴化、尤其是三峡地区的古代巴人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作以自己的亲身发掘经历,介绍了1997年度李家坝遗址重要考古发现的主要经过,以及这次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  相似文献   

15.
正芦山峁是继石峁之后,在陕北地区开展的又一项重要考古发掘工作。这类区域性大型聚落遗址的存在,充分揭示出黄土高原也是中华文明起源不可或缺的重要地区之一。农牧交织地带的这些重大考古发现,能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的核心特征。一、芦山峁遗址考古发掘的初步收获芦山峁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北侧的梁峁之上,西邻延河支流陈团沟、新尧沟。遗址整体地貌呈"山"字形,总面积达2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邀请20余位著名考古学家,从1996年全国50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中评选出10项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们依时代顺序是:一、丰都县烟墩堡l日石器时代遗址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1995-1996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四川丰都县烟墩堡山梁上发掘。在清理出土的1万余件石制品中,以石片石器为主,类型众多,特色鲜明,在华南旧石器中尚属首次发现,可能代表更新世晚期一种新的旧石器文化。二、孟津姑嫂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为配合黄河小浪底水库建设,1996年由河南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郑州大学考古系和孟津…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等承办的《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展的陈列形式颇有创新,其以复原的遗址、墓葬发掘现场及现代考古科技成果的实物展示,显示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高度统一,令观众于轻松的参观中领略考古学“鲜活”的一面。该展将商代甲骨、周代盟书、西域“微笑”干尸共260多件(套)的文物精品汇聚一堂,其中多有首次面世的国宝级文物。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先秦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攀枝花地区陆续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和青铜化遗存,将攀枝花人类历史推前到2万年前。攀枝花先秦考古化,既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征,又反映出复杂的化关系。先秦古化划分为不同历史特征和社会面貌的三个历史时代,代表三种特定的化形态,大致展现了从距今2万年到2000多年前,历史进程的隐约轮廓。  相似文献   

19.
广汉的古代文化遗存,自1929年发现以来,迄今已有70余年。当其发现之初即受到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遂于1934年对月亮湾遗址进行试掘,出土了很有价值的科学资料,这大概是我省考古工作采用科学发掘的“开宗明义第一章”吧。抗战初期,大批外地著名专家学者入川避难,得以看到成……  相似文献   

20.
水井街酒坊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该遗址是第一处经过考古发掘的酿酒作坊遗址,发现的考古遗存最早的为明代,其次为清代,再次为现代。这种叠压关系有同志称为“酒坊三叠层”,它揭示出全兴酒生产的历史,各个时期的酿酒设施,通过这些实物史料可以探讨全兴酒的悠久历史,也可以研究酒坊各个时期的酿造工艺:为全兴酒今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