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和共同的价值理念。它的历史内涵为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仁者爱人的道德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和开创博纳的创新精神;它的现代性特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所赋予的更加科学理性的时代内涵。中国精神的主体性建构,依赖于精神自觉、精神自信和精神自省三者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当前社会,需要我们继续挖掘、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把长征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的长征路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黄亚洲长篇历史小说《红船》以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8年井冈山会师这十年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历史场景还原、事件过程还原、人物活动还原、生活细节还原、心理变化还原几个方面,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的革命岁月,着力描写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党的创始人,追求真理、寻觅救国之路的心路历程和人格魅力。建党之初形成的"红船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立党为公,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成都城市文化精神中的平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进程中,成都的休闲文化理念格外引人瞩目,“休闲”铸就了成都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气质。但“休闲”只是其外在表象,蕴藏其里的平民意识才是成都城市文化精神的灵魂和精髓。在当代,平民或平民意识,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意蕴,它蕴含着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那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和自由的精神。本文试图立足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去解读成都休闲文化中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平民意识,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平民意识”所具有的文化与精神意义,以及成都作为“平民之城”所应当坚守的人本主义核心价值与思想立场。  相似文献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以记载人类前行足迹的历史资料、文化经典、文学作品和中华文化人格为载体,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党的十六大报告号召: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结合理工科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武术精神内涵的历史局限性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武术精神,即:"武德"是在历代社会伦理文化的熏陶及各门各派、武林规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一种习武之人的行为准则.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受到特定时期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军事战争、文化背景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与规范.武德内涵与传统的民族精神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其中难免存在着精华与糟粕之分,有些不适合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分.通过挖掘、整理出其中精粹的、核心的成分,拟出以下几个重要精神层面:自强不息、为国争光、尊师重道、重德尚义、立身正直、厚德载物、忠孝两全.旨在为促进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培育与弘扬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起到推波助澜之效.  相似文献   

7.
遵义市(红花岗区)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以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经遵义时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而蜚声全球。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红军长征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具体内容和有效载体.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历史已经表明.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瞻仰、观光和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撑,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中国精神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并且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现阶段,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精神的现实价值,必须将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机融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夯实人民群众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论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谈民族精神不能不谈民族问题 ,特别是关于中华民族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2 0世纪 80年代 ,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年版 )一书中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他说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 ,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 ,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学者们认为 ,费先生的这个观点对解决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 ,而且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阐述了从自在的民族实体向自…  相似文献   

10.
贺麟“宗教精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麟所说的宗教精神,包含宗教信仰、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需要等在内,是追求超越现实,“与上帝为一”的精神,而所谓“上帝”则指“真理、人民、大自然”。他从化哲学层面,以欧美现代化历史为例,认为宗教精神对科学“有保护促进之功”,“有助于科学的发展”;认为宗教精神也是近代民主精神的基础,是工业化的基础。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民主不如欧美发达,原因之一,也许正在于缺乏这种宗教精神。所以中国传统化的现代化,铸造中国人的宗教精神,是必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追求真善美徐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是我国历史上各个民族优秀的科学文化、道德文化、审美文化的综合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吸收了大量的兄弟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而形成的。其价值导向是追求真善美。自古以来,人类在认识世...  相似文献   

12.
论大禹精神──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大禹精神──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杨超大禹时代,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的重要历史时代,具有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大禹是承先启后的伟大历史人物。通过对大禹精神的研究,可以加深对过渡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各项伟大社会变革的...  相似文献   

13.
瞿林东 《中华文化论坛》2023,(3):41-52+188-189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当代中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已成为中国人民的时代语言。张岂之先生的中华文化研究,在概括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方面及其本质特征,以及揭示会通精神特质与中华文化何以生生不息、浩浩荡荡发展的强大生命力等方面,都有深刻的阐发和独到的见解,具有广泛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对此发表一点个人的感受和认识,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和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14.
话说中庸     
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积淀的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生活的哲学态度,中庸之道深深地植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是文化积淀,是生命智慧,也是某些情境思想妥协的“挡箭牌”。对于中庸的解读,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深刻了解中华民族性格的需求,将中庸置于哲学的高度,剖析人类存在的文化性、民族性和社会性,是本文要义。——作者  相似文献   

15.
湛风 《华夏文化》2008,(2):57-61
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因”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4月1~4日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港澳台和大陆共六十余名学者围绕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联结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丰富内涵、中华文化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及精神家园建设、大学教育与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现摘要刊发研讨会上部分专家的发言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玉溪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作为时代歌手的聂耳,是新音乐运动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聂耳的音乐作品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闪耀着灿烂的革命光芒。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然鼓舞着我们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潮流。聂耳小学,为弘扬聂耳爱国主义精神和艺术创新精神,提升学校形象,提高学生素质,组建聂耳小学管乐团。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到陕西视察工作,指出陕西有许多特点,如这里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帜"就是其中之一。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需要加以阐发,使更多的人了解,从而建立坚实的文化自信基石。黄帝和黄帝陵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精神,由此开端,经过两千多年,中华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上接黄帝,创造出"百家之学"的昌盛局面,其中体现出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  相似文献   

18.
王泉根 《寻根》2003,(5):115-117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精神重视历史传统与来龙去脉。中国人的姓氏文化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诠释。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甚至三皇五帝。就世界姓氏文化而言,中国人的姓氏独具特色:一是中国人人人皆有姓(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世界上许多国家与民族只有名,没有姓);二是姓氏起源的历史悠  相似文献   

19.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即是中国现代革命史迹。它作为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是数量巨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走过了28年的历程,为民族解放和复兴进行了无数艰辛的探索,留下数量庞大的遗址、遗迹。这些遗址、遗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较大比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上海召开。上海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档案资源,它见证了中国革命航船在这里启航,穿越惊涛骇浪,战胜艰难险阻,驶向了胜利的彼岸。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这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引导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信念、坚守使命,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奋勇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