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升值的冲击波冰宾本栏编辑宁杲“世界充满竞争,竞争就是知识的较量,这是一个不以个人好恶为转移的事实。现在,无论是为了战胜挑战,或是为了抓住机遇,明智的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教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改革大潮中的中国人已越来越认识到读书和求知的重...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大爆炸时代.国与国的竞争已转变为人才的竞争。能否使一个国家长盛不衰,能否使一个民族兴旺不竭,关键是人才素质的高低。对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来说,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便无可非议地落在了我们教育工作者身上。世人已把目光集中在人才培养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一份二十世纪最后的《世界教育报告》,《前言》中的第一句话是:“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3.
“世界面临挑战。” “市场充满竞争,竞争就是知识的较量”。 …… 这是一个不以个人好恶为转移的事实。然而,世界又为自己的发展迎来了无限广阔的机会。无论是为了战胜挑战,或是为了抓住机会,明智的人们都把目光  相似文献   

4.
一、"文化主张与学校气质"命题的深刻意蕴和价值导向如果搜索一下,便不难发现,"文化"是当下最为流行、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这当然是一种好现象,至少说明,我们的目光已"转型",即把目光投向文化,我们的兴奋点也已开始投射到文化建设上。"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的多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出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反映到现实就是教育的竞争。为了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基础教育是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更好的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让我们把孩子们的目光引向校园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把他们置于一个宽松自主的大阅读环境之中,给孩子们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天空,这也正是阅读本色人文主义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七月的南京很像一只大火炉,白花花的太阳肆无忌惮地烘烤着整座城市,酷热真让人难耐。南京市业余足球运动学校的足球场上,一群少年却在烈日下不停奔跑着,为了他们热爱的足球。我们的主人公韦涛就在这里,让我们把目光锁定他。只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积极营造观课文化氛围,我们教研组决定每人一学期必须上一堂校内观摩课。去年我(黄兴丰)在华师大教育硕士班学习一年,今年领导安排我任教初三,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把目光集中在我身上。当时学生正处于全面复习阶段。复  相似文献   

9.
宽容是一种智慧,是充满仁爱的目光;宽容是一种美德,是深藏爱心的体谅。我们要把宽容带进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创造和谐愉悦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面对孩子,我们已无权板着面容,对于孩子的种种"不尽如人意",我们要学会宽容。宽容能产生无限的  相似文献   

10.
大至一个民族,小至一个家庭,总是代代相传的。 在人类进入21世纪,面对着全新历史使命的时候,我们把目光聚到“人”上,理所当然;而教育、中小学教育则是关于“人”的最基本的工程。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经明确提出: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生产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各国间教育实力的较量!  相似文献   

11.
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新途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学生毕业后求职的需要和社会的激烈竞争,学校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以某一学科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课堂教学上,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把目光投向更广泛的知识领域。我院大学生有的在第一课堂学习之余,深入钻研计算机和外语,有的同学在学习企管和财会等方面的知识。希望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接受新知识,走在时代的前沿。合理安排和引导大学生在正常教学之外的求知欲,开辟第二课堂,已成为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不让你孤单     
5月12日,四川在动摇,汶川在坍塌,我们焦虑的目光都对准了西南方向。这不仅是震区人们的受难日,也是我们同悲苦的一天,我们把祝愿、祈祷奉上,我们把温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为了什么?中小学一线教师需要怎样的教育研究?如果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课堂,投向平凡而鲜活的教育生活,我们不难做出自己的回答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调查背景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经过了一阵阵欣喜与激动,看过了一阵阵热闹与轰动,理性地思考这几年我们的课改之路,我们在肯定教学改革,强调师生互动,重视兴趣激发,引导自主学习,重视主体构建等策略的同时,应该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学这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生长点,把目光投向了教师的  相似文献   

15.
殳爱兰 《班主任》2013,(6):36-37
“为什么诗人孙友田说大自然是课本呢?”我出示了上节课留下的问题。 “唰唰唰”几乎所有学生都举起了小手。当我把目光投向教室的东北角时,一个叫一行的男生却埋着头在看什么东西。我的目光在小家伙身上足足停留了好几秒,他竟然毫无察觉。学生都顺着我的目光看去,教室里突然静了下来,他这才抬起了头。当发现我们都在看他时,小家伙的脸上写满了慌张。我疾步走到他的身旁,他正慌忙往抽屉里塞一本书。“给我!”我阴沉着脸厉声说道,并把书从小家伙手里夺了过来。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我把书放在讲台上,继续讲课。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生话、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昭示着:一个多媒体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里,越来越多的媒体把目光聚焦在了一个广大的群体——未成年人的身上。然而,当未成年人充分享受着其带来的便利、娱乐等好处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此时,“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的举办给了人们或多或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街上的目光     
本文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了街上种种不同的目光.让众生映照于眼里.让世态浓缩在街头。无论是呆滞的目光,还是旁若无人的目光:是恼怒的目光.还是满面狐疑的目光:是鬼鬼祟祟的目光.还是冷漠警惕的目光.无不笼罩着一层现实的迷雾。热辣辣的目光中延伸着攫取的毒钩.彬彬有礼中透露着虚伪狡诈。是什么让人类的目光不再纯真.不再坦荡.不再能与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相遇?是可怕的欲望之绳!是欲望之绳让人们的目光一天天焦灼,一天天冷漠,一天忧郁……作者借助“目光”行文。而且限定在“街上”,角度堪称小巧,但反映的主题却是振聋发聩的。它告诉我们:人类的精神已疲惫不堪.人类的灵性已丧失殆尽.人类前行的目标已日渐模糊。一句话,人类应该反思活着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18.
薛书雅 《家长》2014,(1):49-49
正亲爱的妈妈,总有些话想向您倾诉,但一看到您严厉的目光,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今天,我就借着写作文之机,来一吐为快吧。妈妈,请把星期天还给我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殷切的期望。你们为了让儿女以后考个名牌大学,就逼着我们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逼着我们不停地做习题,上补习班,我们根本没  相似文献   

19.
【失落篇】 “我是一名中等生,老师把希望的眼神停留在优秀生身上,又把关注的目光都投给了差生,我们这些中等生真的受到了冷落,我们很孤独。每当老师把赞赏的目光投向优秀生的时候,我真羡慕他们;每当我望着老师耐心地和差生谈心,给差生讲题时,我真嫉妒他们!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世界课程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一方面,世界很多国家的教育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占据优势地位,各国再次把目光聚焦在了教育上,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来改善本国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赢得下个世纪的竞争做好准备。在世界课程改革运动中,美国、日本、俄罗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国家,在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