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前人研究《诗经》的艺术技巧,大都侧重于一般的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这是十分有益的,但只停留在这一点上,还不能全面、具体地反映《诗经》的技巧美。艺术技巧是指约定俗成的、用以写景状物、叙事明理的、具有规律性的手段和方法。它是由表现方法派生出来的,但较之一般的表现方法有更为宽泛的实际艺术内容;它和修辞手法十分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是修辞手法的扩大和发展。艺术技巧在《诗经》中的运用是千变万化的,概而言之,就其基本方式来看,大体可分为兼用、连用和套用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本文从(1)重视学生日常生活观察能力的培养;(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读写结合,适度把握写作的技巧;(4)“三多”训练促进学生写作知识的内化;(5)想法设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五方面阐述了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滥觞于中国绘画章法的艺术“空白”,是艺术技巧中一种虚实的表现手法,它蒙养于中国哲学崇尚简易的表述特征,充分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它以审美情感的评价性和知觉的完整性为心理依据,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它的营造,要求艺术家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4.
把《金锁记》置于现代小说的发展背景中考察,它的艺术价值脱颖而出:环境展现中隐潜着人的异化;把性格小说和心理小说打成一片,成就迄今无超越;故事流动中,技巧纷呈。把《金锁记》和张爱玲的其他小说比,它既集合张爱玲小说的特点,又超脱于其他小说;小说内容独一无二;悲剧美于苍凉气韵中;因宽容,小说湿润如玉。  相似文献   

5.
艺术大师刘海粟教授以独创的艺术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丰富而又系统的绘画美学思想。美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理想境界;美的象征在于生命和创造;从“人的感受”到“法由心造”再到“生命的流动”;重视绘画艺术的形式美和技巧美;强调形神兼备,善于造出意境;提出气韵生动是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6.
幽默运用于教学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的会心微笑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于是幽默就成了教师的第一位助手。教学幽默艺术之所以受到教师的重视,是因为它具有不寻常的教学功能和艺术技巧,它确需得到教师的普遍关注,并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是一门艺术,是教学中使用较为频繁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集中体现,显示教师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情形的把握和驾驭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课堂提问,掌握提问技巧。提问讲求艺术性是值得思考、探讨的课题。那么怎样精设巧问,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学习时享受到身心的欢乐呢?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幼儿潜能的重要性,于是幼儿艺术教育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由此以培养艺术兴趣为目的的幼儿艺术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其有利因素不可否认,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利因素,如过于重视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不注重幼儿审美情感、艺术创造力、想像力及个性的培养等。为此,许多幼教专家对由艺术兴趣班引起的不合理现象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如批判其不当的举办意图:盲目办班求经济效益、打着艺术特色的旗号求生源;批判其与先进教育观念的背离现象:只重技能技巧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概述16世纪欧洲声乐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的欧洲声乐艺术从内质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合唱艺术,特别是无伴奏合唱围绕着复调音乐这个轴心,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宗教声乐通过改革与世俗声乐共同发展,交相辉映;学校声乐教育体系也初步形成。歌唱技法得到进一步重视并趋于科学化。声乐技法的发展,促进了作曲家、歌唱家的创作欲望与热情。在16世纪末产生的新型歌唱样式--歌剧,便成为作曲家、歌唱家文化内涵及歌唱技巧展示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0.
美术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学问,它不单是造型、描绘事物的技术,而且是通过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情感,陶冶心灵境界、使人得到艺术享受的创造性活动;不仅是技术性很强的体力劳动,更是思维水准很高的脑力劳动;它不但需要技术、技巧及其理论知识,还需要思维、智慧、感情等方面的艺术灵感;它不光需要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广博的社会科学理论和修养。  相似文献   

11.
巴金先生在长期实践中悟出了写作的秘诀:把心交给读者。这一秘诀对学生写作的启示是:第一,贵在有心,有心在于求“诚”务“实”,教师予以正确引导;第二,心中有读者,要设想读者,尊重读者,拓展读者群;第三,把心完好“交给”读者,教师、学生、教材编者共同关注和完善写作过程,充分实现写作的表达和交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美国后现代小说是在打破传统的后现代文艺思潮影响下诞生的,具有反体裁、反情节、内容晦涩等特点.通过探讨其创作形式、表现手法、叙事顺序的“荒谬”性,来揭示后现代作家的真实写作目的.其旨是激发读者深刻地思考,以便更清楚地认识现实.这对正确理解美国后现代小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许多作家借助梦幻的形式隐射现实,这是超现实主义的梦幻和象征的构思艺术。宗璞的短篇小说《蜗居》也运用梦幻象征手法,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写幻觉和梦幻,描写了新中国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正如同一场恶梦的历史。通过现实与幻觉、现实与梦境、现实与虚构的方法,不留痕迹地使梦幻和象征结为浑然一体,使读者产生非理性的直观感、直觉感。文中大量的自动写作的方法——不受意识控制状态下写作,这是超现实手法之一,体现宗璞在写作中的构思艺术。  相似文献   

14.
Opportunities to read and analyze others?? writing or to observe readers as they analyze writing might enhance one??s own sense of audience and improve one??s own writing. This mixed-method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reader and observer activities in comparison to writing practice activities affected fifth-grade students?? persuasive writing and revising. After writing a first draft of a persuasive letter, 87 fifth-grad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ree conditions: being a reader, observing readers, or practicing writing. The reader group read and discussed three persuasive letters, considering whether they were persuasive and why and selecting the most persuasive. The observer group listened to the reader group??s discussions and took notes; then they had their own discussion to generate a list of criteria for what made the letters persuasive. The practice-writing control group practiced writing persuasive letters. Afterwards, all groups revised their first drafts. The reader group produced second drafts that were of better quality and contained more evidence of audience awaren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er group did not differ from either group. The groups did not differ on a transfer task occurring 1-week later. The authors discuss implications for designing writing curriculums that utilize reader and observer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5.
商务英语写作是商务公司间的书面交际方式.在写作商务信函时,首先要了解读者,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时时关注他们.然而,在实际的商务写作中,学生往往缺乏读者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商务写作能力的提高.应激发学生的读者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作了大胆的反拨,以混乱无序、模糊含混、荒诞奇异取代完整清晰、有序理性,客观上确有引导人们参与创作,激发人们的探求欲,以怀疑精神与批判意识去对待现实,从而在认知与心理上去感觉和把握生活真实的作用。然而,一味在形式与手法上玩弄技巧、故弄玄虚,其结果又往往与倡导的愿望相悖。  相似文献   

17.
写作除经历了预写、初稿、修改、重写这样一个显性过程外,写作意义还经历了由自我至读者到文本这一往返交互于作者内心的隐性过程。在隐性过程中的由自我到读者这一往返交互过程中,关注读者、读者顺应,对学习主体的英语写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公文写作理论倚重于从作者的视角出发的写作研究,而以接受理论为基础分析公文写作,则理应将公文的"接受之维"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强调在写作中注重分析"隐在的读者"的存在,分析读者群,分析读者的记忆、读者所处的语境、读者的接受能力、读者期待视野,才能实现公文表达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教学的"叙述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作为一个勇于借鉴外国小说技法的文学大师,他的小说现代气息浓郁.所以引入西方"叙述学"理论来解读鲁迅小说是适当的.根据中学实际,引入四个概念:叙述者、视角、节奏、理想读者,目的是加深中学生对鲁迅小说的理解,使中学生能更深入的探究鲁迅小说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统观《办法》和《条例》里所有18种公文,公文正文的中心内容都是“事”,即事件、事实、事项、事理。也就是“要读者知道某事或做某事”,因此公文正文的主要功能是知行功能,这个知行功能的中心就是“事”,具体地说,也就是知行功能中的行事功能。公文是“缘事而发”,“事”是公文正文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公文是行事文体,它告诉读者的主要是“是什么”、“怎么做”,因事“说”事,而不就事“论”事、感情用“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