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峰,在中国广播界可以说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主持人.因其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和主持风格,他被贴上截然相反的"两面"标签并被持久关注,他所主持的浙江电台文艺频道(FM99.6)情感类谈话节目<伊旬园信箱>由此声名远播,历时12年依然生意盎然收听者众,是当下炙手可热的浙江广播十大品牌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2.
《伊甸园信箱》节目是浙江广播电台文艺频道的一档具有全国影响的品牌节目。去年,中央电视台曾在专题栏目《人物》中这样介绍《伊甸园信箱》节目主持人万峰,“今年59岁,他是电台里年纪最大的主持人。在近五年来杭州的所有电台中,万峰主持的《伊甸园》收听率始终排在首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15个省市50多家电台转播该节目。国内众多主流媒体也非常关注这位极具个性的广播主持人。万峰已经拥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力。万峰的成功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十年一剑.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3.
一、《伊甸园信箱》节目历史 1996年7月,一个独特的声音在浙江上空的电波中响起,一个陌生的名字开始逐渐被听众们熟知——万峰和他主持的《伊甸园信箱》从此成为中国广播发展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10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推出了全新的午夜谈话节目——《万峰时间》,将浙江电台文艺台的著名节目《伊甸园信箱》搬上了荧屏,每晚11:45-12:30播出。这不仅是浙江省内受个电视夜谈节目,也是广播与电视结合的一种新体验。由万峰主持的广播节目《伊甸园信箱》自从1996年开播以来,就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他犀利的语言风格开创了广播谈话节目的新风格,受到大量听众的支持,但他的特立独行也遭到很多争议,有人直言,万峰的节目以骂人出名。节目声名远扬,陆续被全国18个省份的30多家电台转播,甚至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也能听到万峰在午夜…  相似文献   

5.
一、《伊甸园信箱》节目历史1996年7月,一个独特的声音随着电波在浙江上空响起,一个陌生的名字开始逐渐被听众们熟知——万峰和他主持的《伊甸园信箱》从此成为中国广播发展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伊甸园信箱》的设计初衷是一档性咨询节目,每期节目  相似文献   

6.
曹璐 《视听纵横》2008,(4):27-28
哲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浙江电台以开门办台为“支点”,“集天下智慧”,不仅“盘活”了浙江电台的频率资源,也“盘活”了电台的人才资源和节目品牌资源。这次专门召开《伊甸园信箱》研讨会可以说是打造广播品牌节目和个性主持风格的开放性论坛,从中体现了主办方和万峰对“集天下智慧”、办好《伊甸园信箱》节目的前瞻眭思考,也体现了当今传媒生态对广播具品牌特质节目以及多元主持风格的包容、开放与尊重。  相似文献   

7.
一、《伊甸园信箱》节目历史1996年7月,一个独特的声音在浙江上空的电波中响起,一个陌生的名字开始逐渐被听众们熟知——万峰和他主持的《伊甸园信箱》从此成为中国广播发展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整个90年代,中国传媒业经历了从体制到形态的嬗变期,其中广播的变革尤为剧烈:全面的直播形态使得节目的制作流程  相似文献   

8.
李强 《视听界》2010,(6):119-119
地方台的广播主持人还没有像万峰这样能红遍全国的。90年代起,他在杭州主持的《伊甸园信箱》节目里,以犀利、愤怒、有时近于无厘头的言辞,解决听众情爱困惑。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和电脑在生活中的普及,曾经使用最为广泛的广播逐渐被更为先进的电视和电脑所取代,但是广播依然没有从人们的生活中离去,汽车上广播一直都存在着,电视机也有具有广播功能,收音机依然在很多人家里放置,所以广播还有着数量庞大的受众。不过广播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只有声音没有图像,而且广播基本上是单方面的交流,所以作为广播播音主持承担着吸引听众的重担,必须要提高播音主持的主持技巧。本文尝试着从听众注意度探究如何提高播音主持技巧,希望对广大播音主持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浙江文艺台2005年8月11日晚播出的由万峰主持的《伊甸园》节目,我们以随机收听方式,从谈话主持角度切入分析。(22:49:22——22:52:37)一位26岁女听众打电话进来,说她跟男朋友认识三、四年,发展到恋情两个多月后,发现男朋友属于有点小气的那种,想问一下,要不要跟他继续交往?万峰  相似文献   

11.
徐建华 《新闻前哨》2013,(10):71-72
广播是声音的媒体。如何让节目“好听”,是广播主持人的职业追求。本文联系广播工作实际,从内容、形式、主持个性三方面探讨“好听”的节目应具备的要素。  相似文献   

12.
浙江之声“新闻110”是一档周一至周五全天5小时直播的新闻节目,也是一档全省78家地方台共同参与的新闻直播节目,节目中播送的新闻几乎全部是记者从现场发来的口述连线报道。半年多来,随着浙江之声“新闻110”新闻直播节目的成功运作,被视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新闻口述连线报道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威力。县级电台也在参与浙江之声“新闻110”口述连线报道的实践中,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媒体特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互动作为主持意识的重要元素,节目主持的“亮点”,是增添节目生气和提升传播效应的原动力。如何提升互劝意识,增强互劝效应是值得广播媒体人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其他媒体对广播的冲击、广播受众的需求以及广播节目主持中的情感交流,论述了互动在广播节目主持中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广播节目主持中互劝的多种形式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已经迎来春天的广播媒体正在进入一个品牌时代。一项名为“广播品牌建设”的大型系列群众参与性活动,7月6日在我省正式启动。 “广播品牌建设系列活动”是浙江广电集团实施广播品牌战略的一个具体步骤,也是集团开展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两个面向”活动的一个项目。 经过几年的努力,浙江广电集团广播七个频道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风云莫测、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报纸、广播、电视乃至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媒体大战.“新闻”成为媒体争夺受众的焦点.广播在激烈的竞争中,曾经凭借“快”的优势领先,今后如何继续巩固战果?本文试从广播的早新闻节目人手,探讨早新闻节目的主持化问题.一、早流问是广括乡与媒体竞争的“利刃”早新闻是广播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广播节目的“脊梁”和“支柱”.它的时间跨度在半小时以内,主要集消息、简讯、评论、通讯、录音报道、现场报道为一体,所报道的事件多…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7月10日午夜11点45分开始,浙江电台文艺台《伊甸园信箱》主持人万峰走上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荧屏,主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午夜谈心节目《万峰时间》。一时间,杭城的主要报纸《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均发布相关报道予以关注,成为炎炎夏日里的炒作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斐斐 《青年记者》2012,(17):49-50
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广播被称为“弱势媒体”.在媒介形式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广播更是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在当前复杂的媒介飞速发展时期,广播媒体能否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能否充分借鉴其他媒体的长处,扬长避短,与新媒体融合共进,是广播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于虎 《新闻实践》2012,(5):34-35
2005年,浙江文艺广播电台主持人万峰因其"天天在节目里训人"的主持风格而作客央视新闻会客厅,全国继而掀起一股电波、荧屏"怒汉"热。""怒汉"现象,或者更该说个性化主持,顺应了媒体发展的需求,受到听众观众的热捧。但因其"重口味"、咄咄逼人,学界、业界对此也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怒汉"个性鲜明,风格独特,是媒体社会责任、公民意识的体现,有监督的无奈就有"怒汉";也有人认为这是媒体霸权,以势压人。本刊特约请学界业界有关人士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重大主题报道.一般是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配合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重大举措、重要活动的新闻报道。相对于传统报纸、电视媒体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广播媒体存在一定缺陷,但也有自己的优势。本文结合浙江台州广播电视总台广播新闻综合频道“潮涌台州——穿越沿海产业带大型新闻行动”的经验,阐述广播媒体组织重大新闻活动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三贴近”原则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利器,是杜绝虚假报道的法宝,对广播媒体而言,亦是张扬广播个性魅力、保持广播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在本应被称为“听觉”媒体的广播中,缺乏的不是生活实践,而是平民百姓的视角;缺少的亦不是现场的体验,而是用心的思索与谋划及与受众心灵的沟通。广播人落实“三贴近”,要在用腿的基础上,再用脑、用心去办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