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海  雷昊  白璐  吴昊  赵海燕 《资源科学》2015,37(12):2430-2440
不同地区应根据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污染治理能力、水环境状况与治理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管理模式。依据系统构成要素及关系,本文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模式总结为养殖企业主导型、有机肥企业主导型、种植企业主导型、政府(公益性处理中心)主导型四类。综合应用聚类分析与SWOT分析方法,将江苏省太湖地区22个县(市、区)划分为三类管理模式地区:养殖企业-有机肥企业主导型模式混合推广区,占太湖地区总土地面积43%;有机肥企业主导型模式重点推广区,占土地总面积20%;种植企业主导模式重点推广区,占土地总面积37%。政府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应同时扮演废弃物处理排放监督者、资源化利用组织者与服务购买者等“多重角色”,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利益主体组织起来,重新构建种植业-养殖业关系,切实提高养殖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畜牧业健康绿色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畜禽养殖废弃物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文章联系拉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阐述了拉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全市更好解决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生猪养殖—农产品种植"模式(模式Ⅱ)为参照,运用能值理论对"生猪养殖—沼气工程—沼液沼渣—农产品种植"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模式Ⅰ)进行评价。典型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模式Ⅰ内所有系统能量的产投比均高于模式Ⅱ;种植业亚系统能量产投比,模式Ⅰ的是模式Ⅱ的3.02倍,模式Ⅰ的农业系统能量产投比是模式Ⅱ的2.01倍。第二,农村户用沼气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养殖业的废弃物资源(粪污),使农业中的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第三,沼气技术运用具有环境压力小、资源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第四,沼气技术运用是农村养殖粪便污染治理、农村清洁能源开发、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是生态化、资源化解决山区规模养殖污染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丽水市遂昌县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依存关系,结合测定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数据,评价分析规模养殖污染风险,结果表明:规模养殖场沼液中的COD总量、氨氮和总磷值依然较高,无法满足直接排放和浇灌作物的要求,对养殖场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小型规模养殖-粪污消纳利用才是浙江山区种养循环模式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除技术选择外,养殖场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纵向关系的选择对资源化治理效率的提高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5年北京郊区养殖场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变量Probit模型对养殖场户畜禽粪便资源化纵向关系选择的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多数养殖场户能通过不同纵向关系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2)养殖场户在赠予与销售给周边种植户之间、赠予给周边种植户与销售给粪污经销商之间、销售给周边种植户与销售给粪污经销商之间的选择行为均具有显著替代效应;(3)养殖场户选择不同纵向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是否从事种植业生产、周边种植户施用粪肥积极性、距农田距离、是否参加养殖废弃物治理培训、是否接受养殖废弃物治理补贴、对政策的感知、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备等级等;(4)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养殖场户的纵向关系选择,自家还田的经济成本最低、生态效益实现最快,废弃物排放数量与质量是制约生态效益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6年10月获批,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建设。实验室围绕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迫切需求,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开展畜禽精准饲养与养殖污染源头减控、养殖污水处理与污染控制、畜禽粪便资源化、沼液沼渣和恶臭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畜禽养殖与循环农业种植配套等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  相似文献   

7.
废弃物资源化尽管具有环境效益,但经济利益才是企业实施资源化的根本动力。为促进工业园区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废弃物排放,构建政府引导园区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的博弈模型,据此研究政府对企业的最优价值补偿政策及企业废弃物资源化决策,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1)政府给予企业合理的价值补偿可协调企业间利益,充分调动园区企业开展废弃物资源化的积极性,提高园区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损害。(2)与园区企业间废弃物协同处理模式相比,政府对园区企业自行回收再利用模式的价值补偿方案更优。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岫岩养殖业概况,分析了养殖业的污染状况,已成为岫岩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对畜禽粪污治理的资源化技术进行分析,选定能源生态技术治理畜禽粪便,并对工艺进行了分析,选择三家示范企业作为项目支撑,利用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分析得出,畜禽粪污得到资源化利用,实现零排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均十分突出。若在全县推广此畜禽粪便综合利用项目,将是解决岫岩农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改善岫岩农村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实施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废弃物资源化尽管具有环境效益,但经济利益才是企业实施资源化的根本动力。为促进工业园区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废弃物排放,构建了政府引导园区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的博弈模型,据此研究政府对企业的最优价值补偿政策,及企业废弃物资源化决策,并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1)政府给予企业合理的价值补偿,可协调企业间利益,充分调动园区企业开展废弃物资源化的积极性,提高园区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损害。2)与园区企业间废弃物协同处理模式相比,政府对园区企业自行回收再利用模式的价值补偿方案更优。  相似文献   

10.
病死畜禽属于农业废弃物,简易处理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前提,资源化利用则是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根本。国外立法实践表明,柔性专门法律预设是实现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的基础,而在中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尚属缺位,学界对该领域整体、系统、深入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回顾中国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相关立法进程及政策演进,相继经历了以环境污染防治为主的"末端治理"阶段(1995年之前)、以废弃物治理责任延伸至生产者为主的"无害治理"阶段(1996—2015年)、以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为主的"循环治理"阶段(2016年以来)。考察当前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相关法律,存在立法目标有偏离、规则体系不完备(主体不明确、客体不清晰、关系不确定、责任难落实)及保障制度有缺失等诸多问题。适应养殖业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发展要求,采取过渡性立法策略,在上位法修改中增加相应条款,适时制定部委专门规章,以明确立法目标、构建规则体系、完善保障制度是扭转当前现状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司瑞石  陆迁  张强强  于璐 《资源科学》2018,40(12):2392-2400
病死畜禽属于农业废弃物,简易处理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前提,资源化利用则是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根本。国外立法实践表明,柔性专门法律预设是实现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的基础,而在中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尚属缺位,学界对该领域整体、系统、深入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回顾中国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相关立法进程及政策演进,相继经历了以环境污染防治为主的“末端治理”阶段(1995年之前)、以废弃物治理责任延伸至生产者为主的“无害治理”阶段(1996—2015年)、以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为主的“循环治理”阶段(2016年以来)。考察当前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相关法律,存在立法目标有偏离、规则体系不完备(主体不明确、客体不清晰、关系不确定、责任难落实)及保障制度有缺失等诸多问题。适应养殖业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发展要求,采取过渡性立法策略,在上位法修改中增加相应条款,适时制定部委专门规章,以明确立法目标、构建规则体系、完善保障制度是扭转当前现状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2.
建立畜禽废弃物养分管理制度 促进种养结合绿色发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是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根本出路,种养结合是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国内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种养结合存在种养纽带断裂、粪肥施用方式粗放、种养结合长效机制缺乏,造成的粪肥还田难、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欧盟、美国、日本的种养结合政策和模式经验,针对不同畜禽养殖业经营主体,提出了3种专业化种养结合模式,以及构建我国畜禽废弃物养分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建立畜禽粪便养分平衡可监测、可报告和可核证台账,形成种养结合可持续运行的机制,促进种养结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过宝兴 《资源科学》1988,10(1):65-71
安庆地区系指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坡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包括怀宁、枞阳、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等8县和安庆市。土地总面积15454.53 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全区自然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是安徽省重要的农业区。但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尚存在不少问题,土地生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为加速农业发展,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与布局,发挥其生产潜力,有必要探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畜禽养殖污染负荷与资源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飞  董锁成 《资源科学》2011,33(11):2204-2211
步入21世纪以来,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正逐渐成为我国最为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西部地区的畜禽养殖污染尤为严重。在此首先对西部地区畜禽养殖粪、尿及其氮、磷污染物和畜禽粪污土地承载负荷进行估算,发现各个地区的畜禽养殖粪污排放量均较大且有不断增长的态势,平均农用地畜禽粪便承载负荷已高达16.4t/hm2。其次,对畜禽养殖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畜禽养殖氮、磷污染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曲线转折点应该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2.5)万元队。除内蒙古外,西部地区其他省市基本处于倒U形EKC左侧,畜禽养殖污染形势非常严峻。今后西部地区应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生态型循环农业。大力发展沼气工程无疑是畜禽养殖粪尿资源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丁鼎良  丁元树 《科技通报》1990,6(6):326-330,335
根据浙北平原地区的种植制度和土地利用状况,经过近几年对春玉米的试种实践,以间作套种形式种植春玉米,不仅能取得稳产高产,提供畜禽生产需要的高蛋白精饲料,而且在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城市有机肥废弃物生产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在高原气候条件下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和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方面的实际效果,以及城市有机废弃物农用资源化利用前景,项目组进行了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该复混肥能有效提高油菜的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在我省大面积推广该复混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引起生态产业链系统失稳的因素出发,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生态产业链治理动因,提出生态产业链治理体系构架;其次基于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的治理实践,提炼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型三种治理模式;最后分析了中国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即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韩冬梅  汪刚  田晓喻 《资源科学》2022,44(10):2074-2088
畜禽养殖业作为中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着稳定产能和环保约束的双重挑战。在畜禽养殖格局不断调整的背景下,须要关注由此带来的局部区域资源超载的风险。本文基于“短板理论”构建了畜禽养殖资源承载风险指数,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畜禽养殖资源承载风险及短板要素,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省域风险的集聚性。研究表明:①耕地资源承载风险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养殖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且存在较高的风险集聚性,整体来看风险呈下降趋势,华南和西南地区风险高于其他区域;②水资源约束是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畜禽养殖资源承载风险的最大短板;③养殖重点发展区域普遍资源承载风险较高,存在资源要素短缺的风险。由此,提出如下建议:构建畜禽养殖资源承载风险长期评估和预警体系,将最稀缺的“短板”要素作为最重要的警示要素,在区域养殖规划中采取“以短定养”;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坚持种养结合是降低耕地资源承载风险的重要途径;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与资源环境协作机制,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尤其应关注风险较大的养殖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9.
利用赤峰地区14个气象站1961年~2017年逐日气温、≥10℃活动积温资料,分析了赤峰地区年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无霜期日数变化趋势,依据无霜期日数与≥10℃活动积温建立气候种植区划模型。结果表明:近57年来赤峰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1.31℃,≥10℃活动积温升高了218.31℃,无霜期延长28d,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区域响应所致。赤峰地区荞麦种植可以划分为低产区、中产区、高产区3个种植气候区,低产区和中产区主要以牧业为主,种植业所占比例较小,荞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高产区。  相似文献   

20.
对于西北荒漠地区的潜力探讨,有的人比较悲观;有的人则比较乐观,认为“我们未来的希望在西北”。本文想就这个地区的挖潜与利用问题,谈点浅陋之见。(一)我国荒漠地区的总面积有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9.8%。其中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的面积有130.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西北荒漠地区面积很大,却是我国各种生态系统中人口最稀少,利用程度最低的生态系统。由于西北荒漠地区的特点之一是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