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去年,我们对渤海船舶职业学院175名高职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抽样调查,根据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评定标准进行评定.调查结果显示,学院高职新生一年级心理卫生问题较多,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早期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卫生保健服务,早期预防.指导学生在认知观念、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要求,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成长、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增强抗挫折能力,使他们适应环境,完善人格,开发潜能,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一如何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房和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学生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应及早掌握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早期发现心理问题,早期提供心理卫生保健服务,早期预防治疗。心理疾病。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取向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采用多途径资料驱动方法,探讨了新时期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取向,认为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应围绕其社会素质,人格素质和能力素质三大模块中所包含的自信心,进取心,语言表达能力19等个方面进行,并提出了有关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大学生易患的主要疾病之一。通过探讨引起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原因,大学生心理卫生和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现,以及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的内容、方法来研究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以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借鉴。  相似文献   

5.
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大学生易患的主要疾病之一。通过探讨引起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原因,大学生心理卫生和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现,以及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的内容、方法来研究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以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借鉴。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由此带来的人才竞争的加剧 ,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研究。如何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全面、系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 ,使高校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逐步实现序列化、科学化 ,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造就大批心理健康的新世纪所需人才的迫切需要。一、大学一年级的心理卫生教育针对目前一年级大学生年龄较小 ,处于青年早期阶段 ,他们的心理变化大 ,感觉敏锐 ,容易接受外界影响 ,也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异常问题。要结合入学教育对…  相似文献   

7.
以高职学生生命成长的视角,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的深层次问题.遵循高职学生生命内在需要和生理、心理成长规律,组织运行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高职学生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以和谐的校园文化充实生命教育与心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使用国际通用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人格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生活事件调查表,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理工科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的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6个方面问题较为突出,且男性较女性突出,一、二、三年级较明显;(2)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年级、性别影响因素的内容不同,大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现状也存在着年级和性别差异:(3)应从开设讲座、课程、心理咨询等多方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有效地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研究某高职院校大专新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此高职院校843名2003级大专新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试中至少有一个SCL-90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的学生占13.40%;总体上,参加此次调研的高职大专新生心理卫生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低于国内正常人群和四川大学生;女生、贫困生、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非学生干部学生心理卫生问题较为突出。结论:高职大专新生心理卫生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职业高等教育的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如何发展高职学生的个性,完善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时代性的课题。通过对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厌学心理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意在帮助他们找到克服的办法,期盼他们能带着良好的意志品质步入社会。  相似文献   

12.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 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有人曾断言, 21世纪的残疾人很可能不再是肢体残缺者或盲聋哑人,而是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他们不适应高速、高科技、高竞争的工作方式,不适应与早期经验格格不入的社会生活,在沉重的心理负担下,他们最容易患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今天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若不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因此,要通过对教师、家长、中小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并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一、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1.开发智力。 通过…  相似文献   

14.
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分析学生个人特点和职业活动要求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职业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和咨询活动,其实施内容包括知己、知彼、人职匹配三部分。结合对1360名高职一年级学生职业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并针对不同年级高职学生的特点,应分三个步骤采取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环境应激问题、学习困难问题、"自我"定位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性意识困扰问题和就业问题等方面分析了医专学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说明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重性,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矫正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同样也不能一蹴而就,而要把它看成是一个系统工作.学校应设置相关专门机构,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教育和相关的行为训练,以达到矫正学生人格障碍、疏导学生不良情绪、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对学生的情绪认知、幸福度指数、自信度指数、人际关系感知、人格完善、学习自制力、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纵向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与假设相符的结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学生综合心理素质的优化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又一重要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从心理的角度来帮助学生缓解问题,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德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进行合力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合力是三全育人目标实现的基本内容,因此将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进行合力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能有效实现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目标,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文章通过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合力的必要性和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合力的有效措施,以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如何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情形及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9.
所谓心理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科学而系统的教育。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是:健康指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对健康的定义,意味着衡量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必须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综合评定,而这就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在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研究。例如:关于性心理健康与指导问题;对自身形象的自我认识问题;对新环境心理适应问题;协调人际关系、发展健全的个性等问题,都涉及到学校教育体系、内容中需要增加心理卫生教育课题。如何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全面、系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使高师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逐步实现序列化、科学化,是当前高师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造就大批心理健康的中等学校教师的迫切需要。一、大学一年级的心理卫生教育针对目前一年级大学生年龄较小,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