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其博大开放的政治胸襟重用汉人,建立健全统治机构,完善国家机器;博采众民族文化之长,兼收并蓄,创造出多源合流的辽文化,推动了北方草原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契丹社会形态的飞跃,为辽政权一度雄踞北方二百余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契丹-辽与西夏、金并称为"塞北三朝",三朝自公元10世纪开始称霸北方,相继统治中国长达四百余年.契丹-辽作为三朝中第一支建立在草原上且统治时间最长(二百余年)的一支少数民族政权,其政治、经济、文化的组成与发展上,均形成了混合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政权特点,表现在音乐文化方面亦具有独特色彩.契丹-辽自建国以来官分南、北两面,秉承"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一国两制"政策.通考《辽史》中的南面朝官系统与北面朝官系统均没有对教坊这一音乐机构的明确记载."教坊"作为古代宫廷音乐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唐武德年间设置以来,历经了唐中期对教坊的扩充壮大、五代时期对唐教坊的沿袭继承、北宋时期教坊隶属职权的变迁直至明清长达1100余年的传承演变.那么,契丹-辽时期是否设有教坊,其机制、职能、应用又是如何的呢?  相似文献   

3.
契丹族所建立的辽朝虽仅存在二百多年,但在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国历史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并留下不少宝贵遗产。“因俗而治”就是一份重要的政治遗产。 《辽史·百官志》中记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故而过去常常把“因俗而治”单纯地理解为不同的官制,或仅仅依据字面含意认为是针对不同民族的习俗进行治理的民族政策。这样认识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因俗而治”的核心应该是“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十世纪时中国境内契丹族政权的奴隶制;“汉制”,即十世纪时中国境内中原地区汉族政权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北魏政权中的汉人是以传播先进的汉文化而在政治中立足,他们对北魏的军事力量影响较小。这实际是一个误解。北魏军事力量中,不能忽视汉人的存在,汉人不但在军事谋议上,而且在军事力量本身,都对北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代虽是偏安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大理、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相峙而立,但物质文明的繁荣与精神文明的昌硕仍是相映成辉。正是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这些活跃在帝王身边的后宫女眷、官僚士大夫们,他们的影响和帝王自身宗教信仰的取舍共同促成了帝王宗教思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号称草原帝国的辽王朝,尽管其主体民族是契丹,但其人口的社会构成却是以汉族为多数。数量众多的辽属汉人在辽朝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考其来源,主要有本土固有、乱世流入和割地划归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帝制时代的父死子继,还是革命所造成的政权倾覆,或民主国家的政党轮替,新旧政权的更迭,都必然会对新政府的人事构成产生影响。北伐后,大批具有行政经验的"旧官僚"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之中,在顺利实现政权更替的同时,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平稳过渡。然新政权使用新官僚,是为当然之事。吊诡的是,对于北伐之后的新政权而言,旧官僚固然"旧",新官僚却似乎并不太"新"。这种"新旧杂糅,亦新亦旧"的现象虽为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个新政权却未能在官僚的人事构成上展示其新的一面,从而为其迅速沦为旧政权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8.
李显宇 《考试周刊》2012,(71):32-32
王猛遗嘱"不以晋为图",与王猛帮助苻坚统一北中国的行为完全不同。王猛并非看到了东晋的强大,而是内心中存在强烈的民族情感。因此,王猛可能帮助苻坚灭亡非汉人政权的前燕,而不愿意帮助苻坚攻打汉人政权东晋。  相似文献   

9.
十六国时期,胡人和汉人间矛盾十分尖锐。战则以胡人为主,耕则汉人为主,成为少数部族政权的一项重要统治政策,也是兵制上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从历史学角度较为详尽地研讨了十六国时期少数部族政权的兵制。既论述了胡人主战并大量充当常备军的主流方面,又对汉民服兵股的事实作了阐述。汉人服兵股是当时统治阶级适应政治需要而实行的,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与当时的根本制度在形式上有所抵触。究其实质,是十六国时期民族斗争中的一种矛盾现象。这种纷纭复杂的民族冲突,甚至给以后的北魏统治在征兵、用兵方面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古北口作为长城上的一处重要关隘 ,历来起着拱卫北京的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辽金时期发生在古北口的战争。辽初 ,在未占领燕云十六州之前 ,入侵中原多经由古北口 ,辽末金军完颜希尹、完颜娄室在古北口大败辽兵 ,顺利占领了燕京 ,对灭辽起了重要的作用。依照宋金“海上之盟”的规定 ,金将燕京交给宋 ,但随即与宋军就发生了战争 ,金军完颜宗望大败宋郭药师 ,而守卫古北口的宋兵也战败 ,金又占领了燕京。金代发生在古北口的唯一一次战争是大定二年 ( 1162 )契丹移喇窝斡起义军与金军之战 ,起义军虽获大胜 ,但最终仍归于失败 ,这些发生在古北口的战争 ,攻守双方分别涉及到汉人、契丹、女真等民族 ,由此可以看出古北口不再只是长城上中原政权抵御北方民族的重要关口和民族的分水岭 ,更主要的则成为保卫正统王朝和观念的一个“堡垒”。  相似文献   

11.
西拉木伦河流域是西辽河的主要干流,10世纪初由契丹人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建立起来的辽上京城成为辽王朝的统治中心。这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继北魏之后所建立的最壮观最辉煌的一座特殊都市。自金朝灭亡后,辽上京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清康熙至嘉庆年间,由编写"大清一统志"的文人们发现并确认了辽上京城的所在位置。以往中外学术界一直认为,辽上京城的重新发现是清道光年间蒙古学者张穆所撰写的《蒙古游牧纪》一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最迟在《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中已经有明确记载。此外,契丹人所修建的辽上京城从"二元"理念出发,采用了"北朝南市"的二元体制,分为南北二城。北城即皇城,为辽朝皇帝的临政之所;南城即所谓汉城则是以容纳汉人为主体的包括契丹人之外的各族人的生产、生活、市易、井肆、居住的场所。辽上京城是西辽河流域古代都市文明的标志,对东北亚乃至内陆亚洲的文化交流与传布,商品贸易的往来等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辽朝的汉族文人是辽境内高水平文化的负载者,其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对本朝文学的影响十分显著。对他们的社会心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辽朝汉族文人的政治态度在前期呈离心趋势,至中期则表现为向心趋势,辽亡前后则以灵活性、变通性为主要特征。民族关系的变动是影响汉族文人心态的最基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沈括使辽不但没有地界误朝,反而坚定地捍卫了宋朝的领土主权,维护了宋朝的利益,所谓的沈括使辽地界误朝说只是一种没有事实根据的诬蔑之词。  相似文献   

14.
唐末五代,很多文人士子及乐师、工匠流入契丹国,大辽文化勃然兴起。辽代的宫廷音乐,大部分继承了唐代音乐。辽代音乐的定律、乐器分类法、雅乐名称、燕乐等都承袭唐朝。这种“宗唐”现象不仅是音乐风格问题,而是辽代胡汉文化相争多年之后,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契丹所建辽朝以华夏正统王朝自居。这是它们不同于以往绝大多数非汉族政权的显著特点。中国古代正统观的发展分为先秦中原地区正统观、汉民族正统观和中华民族统一正统观三个时期。辽人的正统观处在第三个时期之始,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辽人正统观在本时期文学中有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河北是北宋的根本之地,既是宋辽对峙的前线,也是其祖陵所在。朝廷在这一地区种植防御林、兴修塘泊、开挖地道、进行屯田,形成了对辽朝的一道防线。这些工程配套互补,不同程度地起到了抵御辽朝南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北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论坛着重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元文学及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繁荣的相互关系。李成教授认为民族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学转型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北方民族文化影响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的走向、内在特质和文学风格,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周惠泉研究员认为,辽金文学是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互补的结晶;田同旭教授认为,十六国北朝是古代戏曲艺术形成开始兴起的时代,金元两代则是古代戏曲艺术正式成熟的时代。刘达科先生认为民族文化融合与双向交流,为古代戏曲发展增添了新的基素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玉田韩氏家族为辽朝继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之后的第三大家族,终辽之世,地位极为显赫。韩氏家族契丹化有两个特征:一是契丹化较早,自韩知古晚年起,就呈现出自然同化的趋势;二是契丹化更为彻底,包括血统、民族风俗、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理的认同。韩氏在契丹化的过程中,除了与契丹族通婚,还有起契丹名、接受契丹婚俗、崇尚武力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韩氏家族最终融入契丹上层社会,直至跻身于皇族之列。  相似文献   

19.
辽金时期中原汉人外迁与东北女真人内聚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中国各民族的迁徙明显有两大流向:一是中原汉族向边疆地区的外迁;一是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内聚。辽金时期中原汉人大量北迁,而东北女真人则纷纷南迁。辽金时期北方各族人民的迁徙流动,对我国的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改变了我国北方各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极大地促进了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融合,为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