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秀艳 《高中生》2013,(2):34-35
Leading: 1961年,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太空俯瞰地球的人。继他之后,人类进入了载人航天时代,一代又一代的宇航员进入太空,登上月球,建造空间站,远望着蔚蓝色的地球。  相似文献   

2.
一个故事1969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地球上空邀游一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为什么能从众多杰出的宇航员中脱颖而出,幸运地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进入太空宇航员的数量,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太空中绝对的领跑者。据统计,全世界迄今共有400多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飞行,其中一大半来自美国和俄罗斯(包括苏联)。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也不甘示弱,就在加加林成功进入太空3周后,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乘坐“水星3号”飞船在地球亚轨道飞行15分钟。首次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的翰·格伦,透过“水星6号”飞船的舷窗拍下了第一批从太空看地球的照片。那是1962年2月,人…  相似文献   

4.
进入太空遨游非常令人神往,但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时刻想念着的却是地球。毫无疑问,人们爱的是这颗“水球”,有了水,地球才会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5.
自1961年4月前苏联航天员佳佳林首航太空之后,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已达200余人次,他们当中除职业航天员外,还有去太空做科学实验和持殊作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实验技术专家,以及进入太空的旅游者。他们都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特殊的训练才能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6.
高峰 《少年月刊》2015,(6):34-35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要把地球上的太空飞行器运送到地球大气层外,至少要使它获得7.9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要使飞行器脱离地球,飞往行星或其他星球,就需达到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为了使太空飞行器达到这个速度,运载火箭必须提供相当大的推力。因为运载火箭上带有推进剂、发动机等沉重的"包袱(fu)",按目前  相似文献   

7.
第十三航     
我乘坐的飞船脱离大气层,渐渐进入太空,身后的地球越采越小,而我眼前的太空却越来越浩瀚……  相似文献   

8.
继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已有400多人完成航天飞行。人类在40多年的载人航天事业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1圈,历时108分钟,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1962年2月20日,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号绕地球飞行3圈,历时4小时55分23秒。宇航员约翰·格伦成为美国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人。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女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6”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上升-2”号飞船,航天…  相似文献   

9.
50年前的10月4日,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世界因此而改变。而今,太空中有5000吨"人造物"正绕着地球旋转,其中主要是人造卫星。50年过去了,现在的太空探索跟以前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太空?进入太空究竟有多难?人类是否真的需要移民外星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载人宇宙飞船神州五号首次进入太空,并成功地返回地球,实现了中国人邀游太空的千年之梦。那么,浩瀚的太空其温度有多高呢? 其实太空本身并没有温度。如果把一个物体放入太空,这个物体要达到的温度取决于它如何  相似文献   

11.
《小朋友》2003,(10)
航天飞机是现代化的火箭和飞船的结合,它能借助火箭的力量,进入太空,也能像普通飞机一样,随时返回地球。航天飞机环绕地球飞一圈,大约需要3个小时。在太空中宇航员可以进行各种科学测试和实验,经过一定时间,根据地面指令重新降落到地球上。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让一些植物种子乘着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经过太宰中的宇宙射线照上一照,然后再放回地球种植,植物的体形就会增大,产量也成倍增加。据说,地球上有一些地方,那里的植物即使没经过太空旅游,个头照样能长得很大,不,准确来说是“巨大”。  相似文献   

13.
我驾驶着太阳能光悬浮式摩托艇,以二分之一光速飞离地球,进入太空。 自从打破光速,地球与其他星球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人类去太空旅行,往来星际之间,探访外星生物,就像在地球上旅游一样方便。 我这次的目的地是S星球。这颗全名叫Scine fiction worid的星球,体积只有地球的七十二分之一,所有的人都居住在星球上唯一的村落中,村长是最高  相似文献   

14.
太空电梯     
未来,在运行于太空轨道上的同步卫星和地球之间有一台“电梯”,电梯由人造复合纤维缆索拴住。人们想遨游太空、想登月的话,走吧,进入太空电梯就行了。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美俄等国家已经把太空当成了地球之外的又一村.  相似文献   

16.
196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次飞离地球进入太空。当时27岁的前苏联空军上尉加加林在太空飞行了108分钟。他以亲身经历证明人类可以在太空生存、活动和进食。可是,你知道吗?动物们为人类进入太空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开拓先锋,它们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这些可爱的动物们,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也许会迟缓好多年。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所有这些生物进化,都是在地球的引力环境中进行的。自从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轨道以来,全世界已有300多名航天员进行过航天飞行。然而,对于长期适应地球环境的航天员来说,脱离地球的滋味并不好受。他们在宇宙太空中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已越来越受到航天医学界的重视,航天生理学也由此而诞生。  相似文献   

18.
千年飞天梦     
《小朋友》2004,(10):2004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梦想能有中国自己培养的宇航员进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球,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  相似文献   

19.
神舟七号飞船是以神舟六号为原型改进的。航天员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出舱进行太空漫步、行步、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相似文献   

20.
<正>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喷出冲天蓝光的行星发动机、无所不知的智能量子计算机以及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等硬核科技元素让观众深感震撼。其中,太空电梯最为引人注目,有了它,人类就可以像坐电梯上高楼一样轻松地进入太空。人类在掌握火箭技术的情况下为何还会有太空电梯的设想?未来,人类真的能实现搭乘电梯进入太空的设想吗?目前又遇到了什么样的技术瓶颈呢?本期,牙牙为你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