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石     
佚名 《高中生》2013,(15):38
Leading:在你的生命中,你遇到过需要移开的"石头"吗?你有没有发现你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足以挪动它?在这种情况下,你是选择靠自己的力量拼命地想办法挪动它,还是直接向身边的人求助?在我们  相似文献   

2.
哈佛大学某年入学考试的一道题目将莘莘学子挡在门外,题目是:如何挪动其中任何一个数字(0,1或者2),使"101-102=1"这个等式成立。条件:只能挪动其中一个数字,且只可挪一次,而不是数字对调。其实答案很简单,只需将"102"中的"2"上移,变为10的平方就可大功告成,即"101-102=1"。这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当听到"挪动",大部分人想当然地以为就是左右方的位移,从而完全陷入了一种横向思维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3.
肩膀     
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情感的画笔描绘成一幅幅各不相同的图画,最美的那一笔,叫作给予。记得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你身上最重要的部位是哪里?"我想了想说:"是眼睛吧?你不是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吗?有了它,才能看世界。"妈妈只是笑着摇摇头。"  相似文献   

4.
曾经看过一则轻松小语:"当你已经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你会把它通通吃掉呢?还是把其中五个苹果送给朋友一起分享?"如果你把六个苹果通通吃掉,那只有你一个人吃到苹果的香味,你也只能吃到一种苹果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地球清洁师     
乌鸦飞了好久,飞倦了,刚要在一棵大榆树上休息,突然大榆树喊起来:"滚开,别碰我!讨厌的黑鬼!"乌鸦一愣,生气地问:"为什么?我招惹你啦?""还用问为什么吗?你这个灾星,只会给别人带来灾祸!""真是冤枉啊!"乌鸦说,"屎壳郎那么肮脏,就在你的脚底下滚粪蛋,你为啥不叫它滚开呢?"大榆树不屑地说:"你能与它比吗?  相似文献   

6.
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1.你介意把你的自行车挪动一下吗? 误:Would you mind to move your bike? 正:Would you mind moving your bike?  相似文献   

7.
《小学时代》2012,(3):5
你害怕毛毛虫吗?黏糊糊、毛茸茸,哎呀,想想就让人发抖!你害怕机器人吗?怎么可能,它们就像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威风凛凛,有的会下棋,有的能接人上学,总之都像宠物狗一样乖,听话极了。那么毛毛虫+机器人=?哈,结果就是——仅有10厘米的"毛毛虫机器人"正式诞生了。它同时吸取了两者的优点,能灵活地扭动身体,在  相似文献   

8.
在路上     
杰克·凯鲁亚特的小说《在路上》里有这样一段话:"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这是对每一代年轻人的提问。"在路上"三个字,已经超越了文字本身的含义,它吸引着无数人上路,它已经成为一种追逐精神自由飞扬的符号。  相似文献   

9.
致李密     
古人云:"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因此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孝子"。可是,李密啊李密,你知不知道,你所谓的"孝"在21世纪被贬得一文不值,你的"天下第一孝子"的称号变成了"天下第一愚人"。李密啊,你知道吗?你的《陈情表》害了我的同学。原因就是他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而这导致所有的人都觉得他有问题,以此看扁他,连我都要好好训斥他一番。试想,像你一样对上级忠心耿耿又对长辈一味愚孝的人,在今天还能有生存之地吗?他还是21世纪里的正常人吗?首先,你就不应该上奏《陈情表》自毁前程。你知道在今天找个工作有多难吗?不仅要有学历、背景,还要托人拉关系、送财礼。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什么是朋友?""你为什么要交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如果问儿童这些关于友谊的问题,你会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会有不同的答案,儿童对"朋友"的理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  相似文献   

11.
关于观察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谈了不少.但是,到底什么样的观察才算"有效观察"呢?它有什么标志?也就是说,它和"无效观察"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案很简单:"有效观察"必须是富有"发现"的观察. 大家都去过农贸市场.同一个市场,有的人走一遭回来,你若问他市场上有什么,他可能会说"人山人海""琳琅满目",一两句空洞的话就打发了.有的人则能如数家珍地报出集市上具体而有特色的人物、事物,生动地描绘出各种鲜活场景,使人读过犹如身临其境.请看下面刘明《卖厨刀》中的描绘: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关涉人的生活,构成为人的生活,并培养生活中的人。当回归到教育最本真的生命意义,将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体时,就会生成出这样的提问:"学生,你幸福吗?你感到幸福了吗?如何提高你的幸福感?"事实上,在如此提问之前,就需要自我提问:"我感到幸福了吗?"每个人都可以如此自问,也大致能够回答"如何提高我的幸福感"这类问题。但遗憾的是,当我们真的这样去问学生,是否真的就能够发现"规律"、"道理"?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回答?我表示怀疑。但是,我并不怀疑: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如此提问,应该有此意识——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在从事着"教育",  相似文献   

13.
自豪的工作     
三个人正在砌砖,一个过路人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你没有看见我在谋生吗?"第二个人答:"你没有看见我在砌砖吗?"第三个人说:"我正在建一座美丽的纪念碑。"三个做着同一件事的人,给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答案。问题是:他们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表现吗?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某一天,郁闷与好运不期而遇了。郁闷说:"为什么人们都喜欢你却讨厌我?"好运微笑着安慰它:"其实,你也可以和我一样,得到大家的喜欢。"郁闷问:"那应该怎么做呢?"好运没有直接回答它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你应该有‘脸、口、心、眼、耳、手、足、臀'吧?"  相似文献   

15.
茶之韵     
说起饮品,也许你可以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好多种,但是你知道最有名的饮品是什么吗?这种饮品有上千年的历史,闻名世界,它就是源自中国的茶叶。我们常常会看见大人们泡上一壶清茶,很享受地抿上一口,还不忘教育我们:"喝茶比喝可乐什么的好多了!"它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这么多人喜欢它呢?小小的叶子中藏着多少故事呢?  相似文献   

16.
孔乙己挪动着又红又肿的腿出了咸亨酒店。一路上许多“短衣帮”都对孔乙己指指点点。一个常去咸亨酒店的酒客打趣地嚎道:“孔乙己,那么久不见,你是不是又在偷东西啊个你看你被打成这样。活该啊!。说完还放肆地大笑起来。孔乙己在一片笑声中。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但他又能说什么呢?只是不停地挪动着,挪动着。  相似文献   

17.
陆可爱 《学子》2012,(8):53-57
一、考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女孩生下来就是唇腭裂,六岁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女孩":妈妈,我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呢?"妈妈":孩子,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你有缺陷吗?你是怎样面对自己缺陷的呢?别人有缺陷吗?你又是怎样面对别人缺陷...  相似文献   

18.
上有天堂     
《小读者》2011,(6):35-35
列车上,中年男子问小女孩儿:"你是哪里人?"小女孩儿一口地道的陕西口音:"我是陕西渭南人。叔叔,您是哪里人?"中年男子笑了笑回答道:"上有天堂,下有哪里?叔叔就是哪里人。"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则寓言:上帝给了人一个任务,叫人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已经在尽力地爬了,但每次总是只能挪动那么一点点。人托它,催它,吓唬它,责备它,甚至踢它,蜗牛仍然不紧不慢地往前爬。人在极端疲惫、懊恼之余,开始向上帝抱怨,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人朝着天上喊,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三贤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以启发、追问的功夫见长.让我们先看苏格拉底与学生的一段问答.学生问苏格拉底:"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怎样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干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学生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学生说:"是干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