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广丽  李启凤 《职业圈》2007,(6X):103-105
“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正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从社会学视角对博客现象的特点及其表现、博客文化的内涵及意义等进行探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博客是一种以时间为顺序的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和知识管理工具.如今博客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博客的功能正在被一点点地发挥出来.博客是把"双刃剑",在大力推广和普及博客,充分利用和发挥博客的强大功能和鲜明特点的同时我要警惕博客自身的局限及其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于强 《文化交流》2008,(5):26-29
最近,央视国际网站为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刘芳菲举行了个人博客点击突破千万庆功大会.与此同时为缅怀老教育家、刘芳菲的爷爷刘育新先生,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刘育新纪念文集>.这对于刘芳菲来说,真是双喜临门.……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互联网的风生水起,网络营销以其快捷、低成本、高覆盖面的特点与优势迎合了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之潮流和需求,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实现自身营运的变革、开创较好发展良机的触点和导线. 所谓"网络营销"就是通过各种富有魅力、经济快捷的E化营销手段,"拉引",用户访问并不断重访、互动,将企业及产品的"名片"迅速推销出去,实现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交互式营销管理过程.它包括设计网站推广搜索引擎、e-mail邮件、网络实名、行业网站链接、B2B平台等,甚至连博客、播客、维客、视频目前都已经发展得商业味十足,成为典型的网络营销工具了.  相似文献   

5.
"爱人"是人们讨论"仁"这一重要概念的意义时所最常引用的孔子的说法.然而,"爱人"这一表述的意义其实并非如此一目了然.本文从分析"爱人"这一表述中"爱"的涵义开始,以期接近孔子的"仁者爱人"这一表述的意义.首先,"爱人"之"爱"被区别于带有强烈欲望色彩的"好".其次,本文分析了汉语中的"爱"与"惜"在意义上的内在联系.这些语义分析指向本文所欲阐明的基本论点,即孔子的"爱人"应该被理解为对于人--对于他人或者他者--的根本关切.本文进而又分析了作为伦理命令的"爱人"与成为伦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孔子的"爱人"与康德的"互爱",以及为什么孔子的仁能在宋明儒学思想家那里发展为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本文最后试图指出,仁的意义不在于与天地万物成为"一体",而在于看护一个始终让他人作为他人而存在的人我之"间".  相似文献   

6.
"市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市场生态文化"的产生、其价值内涵及其功能的发挥作出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有所实际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7.
博客文化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栽体的新兴的复合文化现象,它已逐渐影响人们的思想形态、行为方式及道德观念.文章从博客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具体解析,提出了构建良性的网络博客文化,为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开辟新的更有成效的道德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民族文化研究需求,对稀有剧种"耍孩儿"的历史与构成,进行了多方面的文化探源和科学解释.认为其渊源与早期道情、宋代说唱、元代小令存在某种联系,艺术形态上则保留了某些中古特征.解释了"耍孩儿"独特唱法的本质属性及产生的地理人文原因,指出其具有仿生学的意义,在"非物质文化"中具有多方面的民族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统"中的"现代性"——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父"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当代以及外国文学界很多论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总是高大完美的,现代文学中的"审父"意识是西方异质文化冲击的产物,其实不然.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明清小说中,存在大量的负面父亲形象.这些文本蕴涵着"审父"以及"丑父"、"诋父"、"渎父"等颇具"现代性"的思想意识,极端者甚至完成了历史性的"弑父"之举.由此可见,"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断裂,"现代"是"传统"的延续与变异,"传统"中蕴涵着不可忽视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
"博客",是目前互联网上非常流行的"网络日记"。2006年3月,一年一度的"两会"在北京召开。在这亿万人关注"两会"的日子里,一个名叫"小丫跑两会"的博客在网络上横空出世,之后的时间里,这个个人工作博客以日均10万的点击速度直线飙升,并一路飘红,王小丫的"两会"博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超高的人气和热烈的讨论氛围,让读者在今年春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受到了一种新鲜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尹亚明 《职业圈》2007,(2):55-5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文章从"八荣八耻"为切入点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两方面证明孟子的"浩然之气"取自道家一、孟子以前儒家无此传统;二、"气"的修炼见于<老子>的"抟气致柔",是道家的固有之术.同时,本文还有这样的判断练气的古宗教之术,尚不是老子的发明,它应当始于渊源更为古老的神仙教.进而本文认为,孟子所以修习道家之术,乃是为着应对生命的困境,克服意义的焦虑.因学派之间的壁垒及"气"之一术与儒家学术整体上的不合,因而练气之术并没有真正融入儒家的传统,只是孟子的一段"绝学".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招聘过程中的"公平陷阱"现象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企业人才招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环境的变化使得"授权"成为管理的必然,中国百家之祖老子的许多哲学思想对当代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老子的哲学思想的分析,提出了有效"授权"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15.
博客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已在各类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作者长期运用博客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主要介绍了博客教学的必要性、作用、内容和注意的问题以及博客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经验积累分享(AES )"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简单、实用、广泛有效的特点,并指出了借鉴和推广"经验积累分享(AES )"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对提高工作效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齐晓倩 《职业圈》2007,(20):91-92
"零度写作"方式以文字代替画笔,通过图像的组接述说了一些现象的客观存在,同时寓评价于事实之中,实现了事物中彰显意义的效果.看似图像杂乱无章,但安排其实都是受制于作品的内在联系和最后目标."零度写作"方式在受到"消解意义"的批评之下,"图像手法"证明了旧的意义不存在并不意味新的意义不再来,更不意味着意义本身不存在,因为固定不变的意义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变化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姜相宝 《职业圈》2007,2(12):11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三种意识"的提出,内涵深刻,意味深长,催人警醒,意义重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这"三种意识"对于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十年来,公立高校"转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章对公立高校"转制"的研究背景、基本概念性质以及意义和必要性进行综述,以期对"转制"高校这一"新事物"有客观和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上半叶,传教士用"自主"或"自由"对译"freedom(liberty)".但在此后几十年里,他们或许因为"自由"语词的传统消极色彩,更倾向于使用"自主"一词,而且多表示一种民族国家意义上的权利.大约1880年前后,黄遵宪受日本自由民权言论熏陶,第一次在民权意义上对"自由"作了界定,可惜没受到国人重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随着黄遵宪和严复著作的流行,"自由"才逐渐压倒"自主"等语词,成为朝野士大夫热衷讨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其中,严复不但对"自由"一词作出了影响深远的界定,而且将其提高到话语表达的核心范畴,奠定了现代"自由"语词的基本形象.梁启超则融合严复与日本学者的"自由"界定,以自己清新而充满激情的文字,构建起了现代"自由"话语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