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晋伏韬叶北征记曳亡佚已久,虽是零圭断璧,文史价值仍大。伏滔出身大儒世家,深得桓温礼遇,曾从桓温伐,真,叶北征记曳当是其从征纪行之作。从历代著录及引用叶北征记曳情况来看,该书似亡佚于南宋。该书主要记述沿途名人冢墓尧三国地理等,不乏有价值的史料。叶北征记曳所记狐书尧三王墓等,也对此后的志怪小说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特别是关于老子庙九井的记述,可与后世史籍有关记载相印证,为证明老子故里在安徽亳州提供了史料支持。  相似文献   

2.
《从征记》是较早的地理文学著作,留存了很多文史价值较大的资料.但由于年代久远,此书早已亡佚,其内容只散见于类书、杂史、前人注释等文献著作中.对于该书的作者,学界还存有一些疑惑.通过对《北征记》的佚文进行搜罗比照,判明其作者为刘宋时代的伍缉之,又对伍缉之的生平情况以及《北征记》的亡佚时代进行探考,并论析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水经注》征引了许多前代地记,《汉中记》即是其所征引的比较重要的地记文献之一。《汉中记》或创作于西晋或东晋初,其书大约在元代时就已经亡佚。本文对《汉中记》的作者情况、亡佚时代进行了考证,并讨论分析了其具有的重要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魏晋期间士族阶层的逸闻轶事与闲谈琐语,其中魏晋,特别是东晋时期的内容占据很大篇幅。该书所记又不限于士族阶层,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庶僧侣,凡其言行值得称道者都有相应记述。从内容、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来看,《世说新语》无疑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该书问世不久,南朝梁刘孝标即为之作注,增补史料,纠正讹误,尤其是征引的古籍多数已经亡佚,吉光片羽,  相似文献   

5.
《水经注》征引了许多前代地记,其中晋袁休明的《巴蜀志》和南朝宋任预的《益州记》,是《水经注》叙巴蜀地理时最为重要的参考文献.但由于年代久远,二书皆早巳亡佚,其内容只散见于类书、杂史、前人注释等古籍之中.本文即对此二种巴蜀地记进行探究,考证其作者情况和亡佚时代,并论析其所具有的重要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祖传》乃是记述汉高祖的言行即时记实史料。它与《楚汉春秋》、《汉著纪》、《世本》等为《史记》或《汉书》提供了秦、汉时期的史实,由于它早已亡佚,作者也鲜为人知,通过对其轶文的考证,并参考《史记》、《汉书》等史料,厘清两汉时著纪与起居注并非是同一种记事材料,推知《高祖传》非女史记录,力求找到《高祖传》的作者。  相似文献   

7.
一、《竹书纪年》晋太康二年(二八一年)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南)人发掘古墓(大约是魏襄王的墓),出土古书七十五篇,中有《竹书纪年》十三篇。此书叙述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时魏国的史事。周幽王以后用晋纪年,三家分晋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前二九九年)止。据此及古本《竹书纪年》辑本内容推论,《竹书纪年》大致上是魏国的编年史。所记如“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都和传统史书记载不同,但该书的某些记述与甲骨文、金文史料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西域图记》是研究隋唐时期中外交通的重要史料,惜在南宋时亡佚,现存七则佚文,其中一则保存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其书序言讲述成书过程、篇章结构、主要内容。唐初《西域图记》残缺不全,且诸国题记次序错乱。《隋书》纪传编撰者将《西域图记》残本作为《西域传》的基本史料,并且保留原样,不作修正,以致今本《隋书·西域传》西域二十国编排混乱,与《西域图记》序言中四十四国及其以交通位置系国的叙述不符。  相似文献   

9.
六朝时期,地记蓬勃发展,成为史部文献的一种重要类型。其中记述安徽地区的六朝地记,可考知者有八种,皆已散佚,前人辑佚多不完整。对这些地记的作者、成书年代、亡佚时间进行考证,可以厘清一些流传条目的真伪。受六朝时期尚文风气的影响,这些地记具有较浓重的文学性。古代安徽的六朝地记,为我们了解该地区历史、地理等情况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水经注》征引了许多前代地记,叙西南地理主要征引的地记有《汉中记》《巴蜀志》《益州记》等.这三种成书于晋宋时期的古代地记,是西南地区最早的地方志书.但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地记早已亡佚,其内容只散见于类书、杂史、前人注释等文献著作中.本文主要对此三种西南地记进行探究,分别对其作者情况、亡佚时代以及文史价值等进行辑考、论析.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了一些“记”体文章,它属于古文中的“杂记”类,可分为五大类: 一、游记类。游记是记述旅行见闻的一种文学形式,按其内容侧重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纯游记作品。如柳宗元《永州八记》、徐宏祖《徐霞客游记》。二是借记游来阐述某些哲理的游记。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等。二、记事类。这类作品主要是记述某一事件的经过情况的。如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方苞的《狱中杂记》等。三、记人类。这类杂记叙述历史上重要事迹。  相似文献   

12.
成书于南朝刘宋时代的地记《永嘉记》,今早已亡佚,唐宋类书屡见征引。但关于其书作者,学界看法不一。文章经考证提出:《永嘉记》的作者是郑缉之,并非谢灵运。《太平寰宇记》或误题谢灵运《名山记》作《永嘉记》。郑缉之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  相似文献   

13.
干宝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生著述颇丰。他兼通经学、史学、文学,而在史学方面的建树和贡献犹为显著。由于其史学著作早已亡佚,而《搜神记》辑本被称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于是今人多称赞其文学造诣,但其《晋记》的史学价值、《搜神记》的史料价值及史论史观方面的建树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4.
郑缉之《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或于南宋时亡佚。在今人刘纬毅等辑本之外,补辑得《东阳记》佚文数条。并在此基础上,对《东阳记》佚文价值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上党记》是山西最早的地方志书,古籍征引又或作《上党郡记》,此书早已亡佚,撰者已难查考,残篇散见于类书等古籍。其书或撰于曹魏。通过历代著录征引情况来考查,《上党记》或亡佚于南宋初。《上党记》留存了很多先秦至汉魏时期的晋史资料,如赤狄部落的散居遗迹、秦赵长平之战、壶关三老上书、曹操太行征高干等等,还介绍了很多山西地名的来由,这些都是对正史记载的有益补充。《上党记》文字表述也颇有文采。  相似文献   

16.
《参天台五台山记》是北宋时期日本僧侣成寻所著的日记。该书保存了一些北宋时期关于印度僧侣、交通、佛教、器物的史料,既可补现有史料之不足,又可与现有史料相印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北征的战略意图是什么?许多论著认为,北征是为了直接攻取北京,从而赢得全国性的胜利。①至于失败原因,通常说,北征主要败在“孤军深入”;也有的同志说关键是北伐军将领指挥不当,犯了“有进无退”的错误,“忠勇有余,智谋不足”③等等。提法略有不同,但多数人都以北征直取北京为前提,都在北伐军身上找失败原因。根据近年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新发现的有关太平军北伐的史料》(以下简称《新史料》),③并参考其它有关史料,本文对上述流行说法,提出不同的意见。是否妥当,愿得到史学界同志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18.
《越绝书》是一部争议颇多的古籍。流传过程中的亡佚、窜改,使该书书名问题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文章从《越绝书》与《越纽录》的关系、《越绝书》与《越绝》的关系等来考证该书的书名,以求书名问题的清晰化。  相似文献   

19.
来敏《本蜀论》,成书于三国蜀汉,是巴蜀地区最早的地方志书之一,由于年代久远,此书早已亡佚.但此书对于研究古蜀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即对《本蜀论》的作者情况和亡佚时代等进行探究,并通过比较《蜀王本纪》等书,说明古蜀传说在记述上的变化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秦边纪略》之《近疆西夷传》较为详实地记述了明清之际甘宁青蒙古部落,对于此段时期史料缺乏的西北民族史研究来说,该书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资料。然该书是著者在实地考察及询访基础上形成的,在人名及史事上与其他官私记述多有出入,从而影响了研究者对其利用。基于此,文章对《近疆西夷传》中有关阿拉善蒙古史事,据其他资料进行辨析,校其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