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不能把作品撇在一边有人说:“阿 Q 主义的精髓,是精神胜利法。”我们很赞成这个说法,既把阿 Q 主义和精神性利法区别了开来,也揭示了精神胜利法在阿 Q 主义中所占的位置。既然这是两个范畴不等的概念,精神胜利法又在阿 Q 主义中占有重要位置,那么对阿 Q精神胜利法的成因专门作一探讨,应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在《阿Q正传》中,鲁迅分明是从胜利和失败两方面来描写啊Q的精神胜利的。所以,阿Q的精神胜利的属性,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看,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1阿Q精神的实质从阿Q精神胜利法的失败中,可以看到,他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只能在精神领域发挥作用,只解决自尊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阿Q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着力刻划的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关于阿Q精神胜利法的典型性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而这个问题又涉及到对于文学典型如何认识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九五六年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时,何其芳同志在《论阿Q》一文中,在阿Q精神胜利法典型性问题上大胆地提出了新见解。他说:“阿Q性格上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如大家所熟知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阿Q是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从阿Q精神胜利法看中国人的心理防御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人们对阿Q研究得最多的是关于他的精神胜利法。事实上,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三种形式:自欺式、忘却式、接受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发现,精神胜利法的这三种形式实质上是阿Q的心理防御机制。其防御机制在本质上是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对自己的印象整饰。  相似文献   

5.
精神胜利法原本是鲁迅作品《阿Q正传》中核心人物阿Q所经常运用的从精神上战胜各种困难的方法。鲁迅创作该人物形象的重要目的是在于揭示国民弱点或者说国民劣根性,从而达到唤醒广大国民、改造国民性的目的。随着从心理机制以及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等角度对精神胜利法解读的增多,精神胜利法逐渐脱离具体的人物而具有了更为一般的意义。区分特殊意义精神胜利法即阿Q式精神胜利法与一般意义精神胜利法有利于发挥其在生活压力日益巨大、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的当代社会中维护人们心理健康的功能,也有利于更好地解读《阿Q正传》这部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6.
杨前 《时代教育》2007,(8Z):74-74
在《阿Q正传》中,鲁迅是从胜利和失败两方面来描写阿Q的精神胜利的。所以,阿Q精神胜利法的属性,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看,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阿Q正传》是大家所熟悉的作品.说起《阿Q正传》,人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但事实上,《阿Q正传》所批判的国民劣根性很多,精神胜利法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发表以来,由于其对“精神胜利法”这一现象的精湛概括,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阿Q性格的核心便是“精神胜利法”。但从性格特征的稳定性、主动性来衡量,从阿Q本人的言行来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阿Q的性格核心是投机心理。  相似文献   

9.
陈义兴 《文教资料》2012,(13):10-12
阿Q的性格主要表现为"精神胜利法",他常常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忌讳缺点,死爱面子,欺软怕硬,欺善怕恶,麻木,健忘,等等。阿Q性格的形成有其历史、时代及个人的原因。阿Q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现实意义,阿Q的"精神胜利法"流露出我们国人灵魂的劣根性。历史表明,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摒弃"精神胜利法",就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0.
阿Q死因探源     
读过《阿Q正传》的人无一不对阿Q最后的无辜被杀感到震惊,并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慨叹:精神胜利法真是害死人!但我以为,阿Q的死固然是由于光头老把总的诱供,也与他的懵懂无知、喜欢张扬的个性有关,若要说阿Q的死因就是精神胜利法,是缺乏根据的。  相似文献   

11.
《阿Q正传》问世以来,阿Q典型,阿Q主义(精神胜利)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对阿Q主义(精神胜利)源流的考察几乎贯穿了《阿Q正传》研究的始终。我认  相似文献   

12.
对阿Q"精神胜利法"之深层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特性、成因的心理分析,揭示了阿Q"精神胜利法"与历史循环论、普遍的国民劣根性的内在联系,旨在进一步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作者对健全与独立的个体人格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13.
对于阿Q的“革命”,黄修巳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说,“由于他(阿Q——笔者)有革命的潜在要求,因此当辛亥革命高潮来到的时候,阿Q也就比较快的振奋起来了。他向往革命,要投革命党,所以我们看《阿Q正传》的后半部,他那种‘精神胜利’就少了。”(中央电大《现代文学》)但是,这种阿Q的“革命”与精神胜利法相“脱离”的观点却是我们不敢苟同的。 一 在阿Q身上,精神胜利法是其主要表现,它成为阿Q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内核。试想,如果没有精神胜利法,还成其为“阿Q”吗?它是人物的性格内核,也是小说的核心。它贯穿在整篇小说中,随着情节的进展,阿Q始终都未超越它的束缚:  相似文献   

14.
对于阿Q精神胜利法的成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但基本笼罩在“阶级”的阴影下。阿O的研究应摆脱政治话语,忠于文本。阿Q是何身份并不影响精神胜利法的心理普适性,其成因离不开人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阿Q,是鲁迅先生在他的闻名中外的《阿Q正传》中所塑造的一个不朽的文学典型.鲁迅先生所描写的阿Q的典型性格中的最重要的特征——精神胜利法,已成为全国人民照看自己遭受封建思想毒害的镜子,启发自己同剥削阶级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的一个重要武器.但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是什么呢?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作了大量研究,得出不少看法.这些看法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部分实质,但总未能作较全面的概括.本文想试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6.
冯守卫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5):32-34,38
论述了《阿Q正传》的主题及阿Q的形象,分析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本质特征。对一些流行看法等提出了商榷。认为电影《阿Q正传》背离了小说的主题,歪曲了阿Q的形象。提出了《阿Q正传》的现实意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阿Q是鲁迅先生的名著<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有什么性格特征?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各种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课本、现代文学史教材几乎都把它归结为精神胜利法.但是,当我们仔细去读作品时,就会发现,精神胜利法只是他性格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作为一个复杂的艺术形象,阿Q的性格具有多个侧面,是一个多侧面的复合体,除了有精神胜利法外,至少还应该包括"奴性"、 "无赖性"和"投机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阿Q该怎么做     
阿Q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 ,历来受到的批评多于赞扬。但无论从作者的创作态度 ,还是就小说客观的倾向来说 ,都是值得同情的。阿Q的堕落是残酷的社会使然 ,罪不在阿Q。精神胜利法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存而在精神上超越苦难的一种方法 ,是全人类的 ,只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特别 ,在弱者阿Q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罢了。阿Q死抱着精神胜利法不放也是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阿Q精神隐喻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鲁迅在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对阿Q进行着价值的重估,表明了价值意向的迁移。阿Q形象集中体现了鲁迅艺术世界对"反常"精神现象的关切,阿Q与狂人、未庄的关系隐含着精神矛盾与痛苦。"精神胜利法"作为生存困境中精神超越,具有思想文化及个体生存上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鲁迅创作《阿Q正传》意在“暴露国民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当代的青年学生在审视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时,却往往只注重小说喜剧性的外壳,忽略了作品悲剧性的内核。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廓清正常的精神慰藉与“精神胜利法”之间的本质区剐,促使学生孜孜追求健全独立的人格,为年轻一代找寻到真正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