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秋季 ,我校全面介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 ,重点放在一年级的新教材实验上 ,其他年级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以及教师、学生角色转变上。教研组充分利用这一契机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形成浓厚的课堂改革氛围 ,促进了老师们的成长。一、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探讨活动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说的 :“这是一次对于谁来说都是新的改革 ,它没有现成的模式 ,将来也没有 ,只有每位教师把握住课程标准的理念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一学期以…  相似文献   

2.
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都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新课程实验的目光投向课堂。聚焦课堂;把新课程实验的行动落实在课堂,见效在课堂。但是,现行的文言文教学.由于受文言文语言特点的限制,加上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串读串讲的方式。相当多的老师信奉“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过分注重文言实词的解释,而轻视思想情感的领悟;教学方式机械化,自始至终运用一种模式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呈现涣散状态.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沉闷”呢?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主要可从“读”、“品”、“译”三字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3.
在沐浴着新课程改革春风的今天,我们应设身处地地多为学生着想,将“独奏”的教学变成“伴奏”的教学,将课堂教学的多种教育功能完全开发出来,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生命发展的空气、阳光和水。一、尊重学生的需要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有31.2%的学生希望课堂完全按自己的要求来独立学习,有56.4%的学生希望在老师指导下自学。我在教学《秦兵马俑》军阵布局一段时,问学生:“你们长大了,谁想当军事家?谁想当文学家?谁想当播音员、导游?”随后,我向学生布置了任务:想当军事家的画摆军阵图;想当文学家的研究作者的观察顺序、写…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堂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开放了,学生活了,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课堂也乱了,变得没有秩序,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于是,老师们埋怨的声音逐渐多了:“现在的课真难上”、“我简直不会上课了”、“现在的学生没法教”……新课程标准下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一线老师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章建 《考试周刊》2012,(17):65-66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现在全校正在推行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性的特征。课改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说已成功实施了新课程的改革。我将从“为什么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还”,以及“还些什么”三个方面阐述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收获与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亮 《教育革新》2007,(11):45-46
伴随着国家第八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走进此次课改也已经五年了,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孩子们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与学生之间成了朋友、知己,老师与学生同心、同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力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这是衡量课程改革落实到位的重要标尺。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落实这一原则呢?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观念,明确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足学习的主体,切忌“喧宾夺主”,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具体来说,应体现“四多”。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形式,无疑给以往语文教学沉闷的课堂带来极大的冲击,课堂不再冷冷清清,平平淡淡了。但是,有些老师课堂教学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让人“雾里看花”,课堂变得扑朔迷离,背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这将有违课程改革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祁文娟 《新疆教育》2012,(18):169-16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就是我们的舞台,如何让我们的舞台精彩起来也就成为了每一位老师追求的一大目标。现在,尽管我们的老师都知道“以学为主体”,但真正到了课堂上,不少教师还是“以教为本位,以讲为主体”。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恹恹欲睡。这样,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利,对学生的发展不利,那么如何突破传统,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从根本上看,需要解决“立学”的问题。教学意义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如何才能体现学习的本质,实现对学生生命有效有益?这些本源性的问题.往往在急功近利的教学追求和教学行为面前,被扭曲和异化了。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外在者”,大部分时间在“观摩”老师或个别尖子生的表演,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没有真正践学起来。  相似文献   

11.
梁燕 《学周刊C版》2014,(8):125-125
随着“活动引领”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对文本的挖掘不再仅仅局限于表面.探究问题有方了.展示交流积极了.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一个个小老师站上了讲台.笑容一次次展现在教师的脸上.掌声一次次在课堂响起来了.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宰.我们的课堂精彩起来了。但是作为一线的老师.在享受“活动引领”模式带来的精彩课堂的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和谐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使语文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呢?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讲得多,课堂教学效率低,阻碍了学生自主发展;有的老师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识字教学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复习——额授一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主”,教师通过“导”来促使学生发现、领悟未知,学生又通过一系列自主的学习活动去拓展已知,探索未知,发现规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已逐渐趋向于理性的回归,课堂教学正“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味”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应有的体现。实践表明,要想让语文课堂彰显出浓厚的语文味.教者必须不折不扣地让学生在课堂中“读味”,“言味”“析味”。  相似文献   

15.
学会倾听     
赵杰 《教育论坛》2004,(5):46-46
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以来,许多老师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课堂上学生的声音明显增多了;许多老师意识到要尊重学生,于是课堂上老师的赞扬也明显增多了。可是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笔看到有些老师的耳朵却逐渐退化了,甚至失聪了。  相似文献   

16.
不难发现,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以往那种灌输式,一潭死水式的课堂已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热热闹闹的景象。然而仔细观察,却发现热闹背后存在有不少的问题。一、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欣赏他人。在老师的表扬激励下,学生急于表现自我,都高高地举起了手,想让老师喊自己。可是,老师一次也只能让一名学生站起来表达,更多的同学未能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于是有的同学一屁股坐下不高兴地噘起了嘴,有的却仍不甘心一个劲儿地喊“我”。至于那位发…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大力进行《博爱新语文的实践研究》的大环境中,我作为攻关组的一员,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改革的热潮中。课堂教学的探究是整个语文改革的最大难点,所以,我们都在尝试用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我刚好今年是教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了一定的积淀,所以,我尝试着大胆颠覆课堂的角色,让孩子们自己来当小老师,而我甘愿成为他们的“学生”和智囊团一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想让这种学习的方式也能走进我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学案”教学已经是课堂教学改革下尝试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学案”教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案为教学的承载体,在导学的方式中让学生、老师相互配合,共同合作而完成所学任务的这样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既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又要充分发挥老师的教学主导地位,进而强有力的提高课堂效率。老师要充分的了解“学案”教学的特点,“学案”教学的具体步骤以及“学案”问题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老师实施“学案”教学中,要转换观念,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欧孔群 《广西教育》2009,(22):52-52
1992年7月,唐柳燕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柳州市驾鹤路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长期以来,她把课堂当成教学的主阵地,用激情和智慧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逐渐形成了注重学科特点,强调“双基”训练的教学风格。近年来,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有些教师走进了认识的误区,常常因为过于注重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20.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追求。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师生都围绕着教材转,老师的主动性,学生的创造性受到抑制,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应受到批判,理应加以改革。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活力,学生的个性应该得到张扬。但是我们不能走入误区。时下,“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时髦用语。我们知道,学习方式有多种多样,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不同的作用,难道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用学习和掌握了?一篇课文有若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