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我当了二十八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而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但要注意研究儿童心理,还必须注意研究家长的心理,不断提高家访工作的艺术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刚当班主任时,只知道家访工作的重要,根本不去研究家访时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更不讲究家访的艺术。如:我班上有个学生,父亲去世了,只剩母子两人,生活确有困难。这孩子成绩不太好,学习也不够认真。我出于一片好心去家访,在家长面前急切地摆出了要解决的问题,谁知他母亲听完,气得连连摇头,没说一句话。第二天这个孩  相似文献   

2.
我当了十五年的班主任,多年实践使我逐渐懂得了,家访工作一定要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性格特点,注意研究家访时学生与家长的心理,采取适当方法,讲究家访艺术。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但管教不得法,动辄打骂,往往造成孩子在家长面前循规蹈矩,一旦离开家长就“无法无天”。家访时如多讲或只讲学生缺点,家长火冒三丈就会打骂孩子,会使孩子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访问这样的家长,我总是把《班级学生情况记载》带去请家长看(学生不在场),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家长能和老师很好配合。有些学生的父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一致,家访工作就应做到更细致些。几年前,我班有个女生,比较散漫。她父亲对孩子要求严格,性格爽直。家访时我  相似文献   

3.
要做好家访工作,不但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还必须掌握家长的心理特征。这点体会,是我在总结了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后得出的。刚刚当班主任时,我只觉得家访重要,忽略了研究家长的心理特点,不讲究方法。我班有个学生,母亲因病过早去世,家  相似文献   

4.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据笔者所知,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大都不愿教师家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部分学习差的同学,不愿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他们既不愿教师到家里去,也不愿父母到学校来,害怕家长的指责。甚至认为自己的缺点让父母知道了是不光彩的事,平时对父母也不愿讲真话。2.贫富差别仍然存在,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很差,父母的工作的在他看来不是很体面。一般来说,这样家庭的学生是反对教师家访的。现代的学生很讲“面子”,伯教师知道他…  相似文献   

5.
家访是家校沟通的传统方式,这种面对面的家访能拉近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的心理距离,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访要有诚意,有计划,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6.
方剑敏从别人最不愿意做的家访做起。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为了使家校能形成教育合力,方剑敏克服了山路难走、学生家庭居住分散等困难,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进行家访。古坦乡10个行政村、近百个村小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所带班级的所有学生,他都去做了家访;所任教的其他班级,他也顺便去做家访。五年来,方  相似文献   

7.
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这项工作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又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目前在学校中担任班主任的大多为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经验等,他们在家访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为了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开展家访工作,本刊组织教师展开讨论,希望能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慧 《现代教学》2011,(12):22-23
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这项工作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又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目前在学校中担任班主任的大多为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经验等,他们在家访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为了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开展家访工作,本刊组织教师展开讨论,希望能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抓住时机 ,做好家访工作 ,不仅能够大大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而且还能同学生家长进一步沟通思想 ,共同寻求教育学生的方法 ,这样对学生的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病伤时做家访 ,动之以情。当学生病伤时 ,我以家访形式去探望 ,与家长联系 ,同学生接触。探望中心理接近 ,照顾中感情交流 ,安慰中委婉要求 ,这种友善热情的关怀 ,心平气和的说教 ,以诚相待的感染 ,不知不觉地就形成了一种融洽的教育氛围 ,教育目的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学生情绪、行为、态度反常时做家访 ,晓之以理。在平常工作中 ,我…  相似文献   

10.
备家访课大有益处安徽汤文泉家访是联系家长,掌握和反馈学生有关信息的重要形式。笔者在任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尝试着备课家访,即家访前备课,家访中笔录.家访后归纳整理.制定措施。经过实践感到效果很好。一、家访前备课.与家长访谈时就能做到从容有序。有的放失。...  相似文献   

11.
您还家访吗?家访过程中难免碰到性格脾气不一样的家长,您如何和他们交往?您了解自己学生除了家访还会通过其他哪些有效的途径?有过刻骨铭心的家访故事吗?有没有学生的家长对您的工作不支持或者不理解?您是怎么处理的?  相似文献   

12.
李波涛 《考试周刊》2009,(35):204-204
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所以做好家访是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家访能够让教师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分析和理解,使其真正成为一把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师生一对一心贴心的交流,能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更加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史延虎 《辅导员》2010,(6):9-10
您还家访吗?家访过程中难免碰到性格脾气不一样的家长,您如何和他们交往?您了解自己学生除了家访还会通过其他哪些有效的途径?有过刻骨铭心的家访故事吗?有没有学生的家长对您的工作不支持或者不理解?您是怎么处理的?  相似文献   

14.
家访是老师一项重要的工作,但老师们同是进行家访,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尽相同,这里面有许多奥妙值得我们探索。学生和家长一般都喜欢老师“报喜”,不喜欢老师“报忧”,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根据学生和家长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家访时因势利导,努力做好转化工作,变“忧”为“喜”,就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班上有个孩子一点小事和同学打架,经过教育认了错,但很怕老师去他家里告状“报忧”,于是我说“:你要好好改正缺点,等你彻底改正了,我再到你家里去‘报喜’。果然,他不但不再打架闹事,而且能主动帮助同学。看着他的变化,我打心…  相似文献   

15.
浅谈家访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各方面素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真正实现"家教合力"的教育平台。家访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家长也能产生很大的触动,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就会同心协力,这必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进行家访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要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是家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制定周密的家访计划,才能保证家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家访计划一般包括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16.
对于家访,有这么一种倾向:学生普遍将老师的“家访”与“告状”划等号;家长也认为必是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事,不然,老师何以登门拜访呢? 我接触到一个班主任,他的班上却出现了一股要求家访的热潮。为什么呢?原来他家访时采取的是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学生有了错误,他不马上向父母告状,而是亲近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正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环,它既可以使教师体察学生的成长环境,又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还可以融洽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双方形成合力,更好地把学生教好。一、家访中的不良心态家访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求教师在家访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家访时往往会有以下几种不良心态。1.告状式心态。学生在校不争气,屡教不改。万般无奈之下,教师便上门,把学生讲得一无是处,以泄"恨铁不成钢"之愤,希望家长对其好好"管教"一番,以取得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8.
家访,是中小学教师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由于家访者的思想水平和方式方法不同,家访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好的家访效果,能通过教师的家访,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增进家长对学校、教师及自己孩子的了解,增强学生本人对教师的感情,取得家长、学生对学校工作和教师本人工作的支持。差的家访效果则达不到上述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家长对学校及教师本人的反感和误解。  相似文献   

19.
宋亮 《教育》2013,(7):46
"老师来啦!"远远地看到自己的老师唐智向家门口走来,湖北省钟祥市南湖中学学生、留守儿童房茫向老师打招呼。从2011年6月开始,"课外访万家"活动在湖北省中小学校展开,4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走入学生家庭,让家访老传统焕发出新魅力。每逢周末、节假日,南湖中学教师唐智都会带着成绩册、记录本走进学生家庭,进行"探望式""鼓励式""会商式"的家访。家访活动开始一年多后,湖北省钟祥市南湖中学唐智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家访拉近了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发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他能够换个角度看学生,就像家长看孩子一样。如果没有家访经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20.
谈家访     
作为家校联系的重要一环,家访工作必不可少。家访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了解家庭情况,了解思想动态等,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更好地督促学生学习,有了问题也容易解决。我认为家访工作要做好,宜从主角、对象、内容、时间等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