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谈》的对照艺术兰州市二十七中白辽玲《风景谈》是1940年茅盾在延安生活了近6个月后,写下的一篇“见闻录”式的散文。它是茅盾散文的力作,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白杨礼赞》脸炙人口,蕴意鲜明,感情激越,得力于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风景谈》朗朗...  相似文献   

2.
课文名篇的美学意蕴︵下︶广东\林运来四、茅盾散文的自然美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茅盾散文有《白杨礼赞》和《风景谈》两篇。它们都是对大自然的礼赞,也是对革命人民和革命圣地的礼赞。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自然美暗示生活。”这里所谓“暗示”是指由于自然与生活的客观联...  相似文献   

3.
《风景谈》是茅盾先生在特殊的年代里写成的一篇较特殊的散文,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是茅盾先生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对付国统区国民党的书报检查官,使文章免遭“斧削”之灾。采用曲笔形式写成的。整篇文章写的比较隐晦,没有明确指出文章的写作对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出茅盾先生的良苦用心和真实用意。 翻阅《风景谈》全文,通篇看不到“延安”、“解放区”、“共产党”等字样。然而你若再细心一点,了解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弄清了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指的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茅盾的散文可以作为他的小说的注脚来读的话,那么,这个注脚可从茅盾的生活中去寻踪.茅盾在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六日出版的《东方杂志》(29卷8号)上发表的散文《冥屋》,就是以他熟悉的乌镇“锦兴斋”纸扎店为题材的.因此,了解一下乌镇的“锦兴斋”纸扎店的情况,对学习茅盾《冥屋》这篇散文,是有益处的.关于这纸扎店,茅盾在《冥屋》中写道:  相似文献   

5.
《风景谈》是茅盾在亲眼看到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后,而写下的“见闻录”式的散文。他在《回忆录(27)》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可见,“政治”是这篇作品的“神”。而这个“政治”应是优良的革命传统。在《风景谈》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外,还应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下面谈谈笔者《风景谈》教学的几点做法: 阅读课文——体现革命传统教育 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凭借语言  相似文献   

6.
茅盾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小说大师之一,而且可堪称散文大家。就他人选于中学语文教材的部分散文来看,这些散文对于学生美育方面的培养,是极为生动的教材。《风景谈》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在这类教材中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7.
吴建芳 《农村教育》2004,(11):51-52
众所周知,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大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大作.如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风景谈》……这些散文是美的结晶。我们可以在《听潮》中观赏波涛汹涌的大海,聆听潮起潮落的涛声;也可以在舒乙的《父子情》中感受拳拳的父子之情:在《风景谈》中体味蓬勃的生命激情它们散发出求的醉人的艺术气息、体现出来的深厚的艺术造诣及精巧的艺术构思都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说语文课书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教材,那么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则是培养审美教育的精品。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年十二月,茅盾写于重庆的散文名篇《风景谈》,看似寄意大自然新陈代谢的旖旎风光,实乃情牵魂绕于不能直言的民族解放斗争,以特定的时空下一组青葱葳蕤的风景生活画面,在险恶夹缝中留下社会生活进程的实录。全文充实内美,神韵悠然,尤其是结构新颖,谋篇如行云流水,匀称舒坦,组合有序,以不同凡响的美学价值与美不胜收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深刻的教益与启迪。其一,材料组合具有匀称性结构是一篇文章的架子,“匀称指架子的局部美和整体美,换言之,即架子的整体和局部应当动静交错,疏密相间。”《风景谈》“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相似文献   

9.
文坛巨匠茅盾同志与世长辞了。他生前留下的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除了蜚声中外的《子夜》、《蚀》、《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林家铺子》及《清明前后》等小说与剧本外,还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文艺论著、翻译作品等。这些都己成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珍贵财富了。如果说茅盾的小说是反映时代风貌的历史画卷,那么他的散文就是直接描摹当时风物人情的社会素描。“一个场面,一段经历,一些人物,他用速写的方式将它们描画下来”,“一个观点,一段见闻,一些想法,他用随笔的方式将它们记述下来”,茅盾同志写了大量的散文速写。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散文速写集》(分上下两册),全书共  相似文献   

10.
茅盾散文《风景谈》,题目上“风景”二字与通常的说法有些不同。通常理解的“风景”,是指由自然现象所构成的可供观赏的景致,而在这里指的是风物、景象。如此使用,倒也并非出于杜撰,它本来也可以这么理解,只是与常用义稍异而已。两种用义的区别,在于:一指自然的、静态的景物,一指“加入了人的活动”的地方风物、景象。茅盾之所以用这个文题,大约就是要利用“风景”的两义,从一个不惹眼的角度来写一个敏感性的地方:他要忆述亲见亲闻的延安生活,却又故意写得模糊一点,这也是一种遮眼之术。  相似文献   

11.
茅盾同志散文《雷雨前》的写作年代,各家说法不一:有“写于三十年代初期”,“写于一九三0年左右”,“写于一九三二年夏秋之交”,“三十年代前期写的”等等说法——最近我们看到一则资料,其中引录了茅盾同志的一篇短文。现照录如下:《随笔三篇》作者题记我把《雷雨前》、《黄昏》、《沙滩上的脚迹》,献给年青的朋友们。这里是三篇散文。这  相似文献   

12.
《中文自修》2001,(7):8-8
茅盾先生《风景谈》中的风景,“沙漠驼铃”、“石洞雨景”、“桃园小憩”……原本很一般,但“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的贫乏,增添了景色,人创造了第二自然!”其实,不仅风景如此.文章也如此。生活给我们的机遇同样多,  相似文献   

13.
茅盾的《风景谈》是一篇体现了茅盾美学思想的出色散文。作为散文,《风景谈》达到了一种以真情实感为基础的艺术境界,展示了多层次的内心图景,表现了丰富复杂的思考内涵。作者以延安之行为线索,把自己的心理感受融进了自己的描写对象,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幅色彩鲜明、意蕴深厚的画面,使读者从中受到感染,得到启示。从表现方法来看,无论它的结构、描写、语言,都有非常突出的特色。无怪作者  相似文献   

14.
几点说明     
一九六四年五月,我教学茅盾先生的著名散文《风景谈》,由于作者当时写作环境所使,写得比较含蓄,有些意思不易理解。我决定写信向茅盾先生讨教,几天后他给我复了信,使我十分感激。六六年冬,我又到北京,拜访茅盾先生,他亲切地接见了我,跟我谈中学语文教育的问题,勉励我终身从事教育工作。他对我说:“你还年轻,做老师是光荣的,不要怕挫折。”“人创造了第二自然”的出处,我根据茅盾先生的指点,在孟昌同志翻译的高尔基《论文学》一书中找到了。例如《谈谈〈诗人丛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要说,我们的时代正在把一些崭新的题材列入诗歌的领域,例如,  相似文献   

15.
《可受的故乡》是作家茅盾同志为《浙江日报》“寄语故乡”专栏所写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散文,散发着为我们所熟悉的浓重的乡土味儿,作为茅盾同志的同乡——浙江人来说,读  相似文献   

16.
质朴的赞歌     
1939年间,茅盾先生有一次新疆之行。一路所闻所见很多,到1941年他到香港时,把这一些写出来就在夏衍编的《华商报》副刊《灯塔》上陆续发表,其中就有《白杨礼赞》。茅盾是“五四”时期的老作家,不必多介绍。他一生创作很多;写各种体裁的作品,以小说为主,还有评论和散文、杂文。1935年赵家壁先生编辑出版一套《中国新文学大系》,规模很大,并且约请当时的名家选编名卷,并写长篇《导论》。参加选编工作的有蔡元培、鲁迅、胡适、茅盾、郁达夫和朱自清等十余人。《现代散文导论(下)》是由郁达夫写的,其中论到茅盾的散文…  相似文献   

17.
茅盾同志四十年代初期写的《风景谈》是和《白杨礼赞》一样驰名的散文。看这篇散文,如入画廊,一幅幅具有特色的西北黄土高原壮丽优美的风景历历地呈现在眼前。 第一幅进入我们眼廉的是猩猩峡外的沙漠风光。这儿炎热单调——“强烈的返光会使你眼睛不舒服”,一望无边的沙漠竞“纯然一色”、连“半间泥房”也没有。这种地方,自然算不上什么“风景”。可当画面上出现一队队排成整齐方阵的昂然高步的骆驼向你走来的时候,这不就是一幅别有风味的风景画吗?紧接着从第二幅起我们看到的是西北“黄土高原”的画面。第二幅“画”的是三两个掮着犁晚归的种地人,牵着牛,带着小孩,愉快地唱着粗朴的  相似文献   

18.
茅盾的散文《风景谈》,通过几个颇具特色的风景画面,生动地描绘了充满着希望的西北高原上革命圣地的风光和那里新的人物,新的生活。在这些风景画面中,人物和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人物是核心,景物是陪衬,两者不可割裂。一些评论《风景谈》的文章,往往只看到人物,忽视景物,或者相反。这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9.
《风景谈》语言艺术例析江苏如东县马塘中学双林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茅盾先生的《风景谈》善于运用准确、精练、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描绘人物活动,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有形的风景画,给人以逼真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认真赏析这...  相似文献   

20.
《中文自修》2005,(12):16-18
茅盾有自己的文学信仰,那就是文学要“反映人生并指导人生”,从20年代的《蚀》、《卖豆腐的哨子》到30年代的《子夜》《林家铺子》再到40年代的《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风景谈》,茅盾以他丰富的创作实践着“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绘制了一幅幅多彩的时代人生画卷。走进这些作品,走进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那风雨飘摇年代的动荡不安,各色人物的苦闷和挣扎,以至最终摆脱困境,走向新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