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教师家长工作一度存在困惑,具体表现在家长的不信任。许多家长放心将孩子交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而对于年轻的教师则持不信任态度,遇事也不与年轻老师商量。有的家长认为,有经验的教师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要比年轻教师深刻,能灵活用多种有效的办法处理幼儿出现的问题,而年轻教师往往方法单一或手足无措。因此,青年教师应正视不足,弥补缺憾,从具备“五心三力”上做起。(一)青年教师必备的“五心”l.上进心青年教师要摆正心态,要以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来对待家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青年教师要博得家长的赞扬,向家长展示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勤奋…  相似文献   

2.
胡元华 《班主任》2010,(2):55-56
常听年轻教师们感叹:现在要做一个好老师太难了,怎么做家长都不满意。每当听到这样的议论,我总建议他们:“到校门口去学习,你会知道该怎么做个好老师。”这不是说笑,凡是有心的年轻教师,只要到校门口看一看、听一听,再结合自己的行为想一想,该怎么做自然不用别人讲。  相似文献   

3.
如何独立设计和组织教学来支持幼儿更好地学习是很多青年教师面临的共同困惑,为了帮助她们解决这一困惑,我们决定以语言教学活动为载体,请青年教师们以自选的绘本《今天穿什么》独立进行小班语言活动设计、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行政教研和全园研讨,进而引导教师不断明晰如何真正关注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研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要素与催生动力,课题研究是教师科研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形态,依托课题研究开展合作科研是推进普通高中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重要支撑。为此,必须注重课题研究小组的培育、课题研究的体制建构、青年教师队伍的培训发展与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实践,在科研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双重变奏"中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整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称,部分高校名师课堂名存实亡,已经成了由青年教师代课的"青年教师讲堂".究其原因,文章分析说,当前衡量教师水平的指标是看科研能力、承担的课题、发表论文的级别、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而不是看上课、教学水平如何.名师需要到处跑项目、开评审会,上课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年轻教师和博士生身上.  相似文献   

6.
看过不少关于细读文本的文章或是名师的阐释,总觉得技巧、技法有了,但唯独少了"道".教师为给孩子授课而进行的文本细读不同于文学研究专业人员的文本细读,究竟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困扰着我和身边的青年教师.为此,再读"孔子向师襄学琴"的故事,似乎明白了一些道道.  相似文献   

7.
我校是农村学校,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启动了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行动.这一行动打破了传统的"师徒结对",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结对帮扶组".年轻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结合自身优势、自主选择一名或多名骨干教师作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辅导教师或指导教师;骨干教师则主动接受青年教师作为自己的培养对象,认真严格地辅导或指导年轻教师,从而在校园里形成了一带一、一带多、多带一的传帮带氛围.我校主要通过以下具体途径和步骤来实现"结对帮扶".  相似文献   

8.
"个人课题"以其"实、小、活、快"的特点,对青年教师成长、学校"科研兴校"、落实新课改理念,都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个人课题"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一文,对"个人课题"作了详细的介绍,值得广大教师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9.
马红梅 《课外阅读》2011,(10):151-151
作为边远地区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在组织学校开展教研工作方面,我深有感触。在过去的教研工作中,我们除了常规性地教研外,对于课题研究,曾经倍感迷茫,不知该如何去进行研究,不知该如何去找到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对于课题研究,我们有一种“畏惧”感。通过近几年的学习、探索及专家的指导,对于课题研究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课题研究作为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进行学习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一种方式,已被列为学校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不少年轻父母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太任性、太固执,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若是说轻了,孩子当“耳旁风”,根本没反应;说重了,孩子不理解,觉得你在难为他,又哭又闹,弄得自己心里也很难受。可总不能任着孩子去吧,到底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一、语新课标的困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拉开了新世纪语教育改革的大幕。语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为语教育注入了新活力,这令人备受鼓舞。然而,在学习了新课程标准真正要去教学时,许多一线语教师却产生了一种无从下手、无所适从的感觉,以前还会教,现在却不知道该怎么教了。有位语教师说:“新课改我们欢迎,请告诉我们怎么做。”  相似文献   

12.
粟顺阳 《文教资料》2009,(9):104-106
在青年教师取得教学成绩前.学校应集合优势资源,不断深入对其进行校本培训.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以转变观念,理解新课标入手,指出应以年轻教师的困惑着手培训,并提出了校本培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履行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的教研员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承担着教师培养的重任。笔者自2003年调入连云市教研室工作以来,就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主要工作来抓,确立了"教师自动、校际间互动、区域间联动"的"动力型"教师发展的理念,通过成立"一坛两室",借助"一体(课堂教学)两翼(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较好地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  相似文献   

14.
一、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确保校本教研工作全面开展 首先.我们在确定研究课题后,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围绕课题研究确定教研课题,积极上好"五课"(即新调入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教学比武课,初级教师的优质课,高级教师的示范课,探讨解决问题的视导课),评好"五课".  相似文献   

15.
刘琪 《教书育人》2013,(17):24-27
一、教师参与个人课题研究的情况分析及启示我校是一所镇级乡村小学,教师平均年龄在39岁左右。2005年,学校首次提出"小课题"概念,开始在全校中推行"小课题"研究,要求教师"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人人要有小课题"。由于刚起步,一切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主要是运用强制手段强势推行"小课题"研究,由学校教科室负责管理、审批,属于校级课题。三年中,共立项校  相似文献   

16.
"见习班主任"制度,就是让一些年轻教师与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结对子",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见习班主任"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班主任的方法,能够促进青年教师健康、快速地成长,是加强班主任后备队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中青年教师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我校也有类似的情况,师资年轻化本是一件好事,但由于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对于师生关系这一看起来很简单、很平常的问题,却有许多青年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有的与学生冷漠异常,下课就走人,除了上课时间,其他时间根本见不到人.当然,这也与高校的教学方式有一定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很少接触,有很多学生甚至不知教师姓甚名谁.也有的年轻教师与学生打得火热,不分彼此.教务处李镛处长曾在一次全校班主任会议上指出部分年轻教师与学生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材",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展开,集学习、工作、研究为一体的行动研究方式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我们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努力为我们年轻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其中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磨课,"磨课"是指"一人一课多上",即一位教师选定内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都很希望得到有效培训,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但现实的培训是“发一个通知,招一批学员,请几个教师,讲几堂大课,钱花了,理论也很好,就是回去不知怎么做”,既浪费了教师的时间,又无使用价值。如何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呢?我认为还得从培训者身上找原因,找答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湖南省常德经开区苏家渡小学以"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为依托开展的引导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分析了制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了解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实施了如理想教育、专业成长规划指导工作等相应的措施,有效激活了该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