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辽宁体育科技》2011,(2):15-15
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国际反兴奋剂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1961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成立,1964年颁布第一个《医务条例》。2.1968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宣布了禁用药物清单,并在第19届夏季奥运会上正式施行兴奋剂检查工作,一名现代五项运动员因酒精超标成为奥运会检查史上第一位阳性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辽宁体育科技》2011,(1):77-77
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国际反兴奋剂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1961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成立,1964年颁布第一个《医务条例》。2.1968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宣布了禁用药物清单,并在第19届夏季奥运会上正式施行兴奋剂检查工作,一名现代五项运动员因酒精超标成为奥运会检查史上第一位阳性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肌肉电刺激器是一种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的辅助性训练器械,这种器械的诞生和使用则给国际体育界反兴奋剂专家出了一道难题,使用“肌肉电刺激器”是否应视为与服用兴奋剂一样违法? 国际奥委会委员、医务委员会副主席、比  相似文献   

4.
兴奋剂的滥用与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对服用兴奋剂是当代国际体育界最重视的问题之一。首先,国际奥委会呼吁各国开展反兴奋剂的斗争。另外,早在1967年成立了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就是对违禁药物进行监测和控制,它保证了反兴奋剂的权威性。其次,扩大了兴奋剂的范围。兴奋剂的种类已从1967年的4大类10多种扩大到今天的6大类108种,监测范围更广。再次,检测严格,处罚严厉。我国一贯坚决反对使用兴奋剂,并提出了“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一、兴奋剂的作用机理(一)刺激剂被国际奥委会禁用的刺激剂共分成5大类:可卡因为代表的局部麻醉剂;苯…  相似文献   

5.
自国际奥委会1968年发布第一份禁用清单以来,禁用清单的发展已经历了40多个年头,目前清单中的药物有11大类200余种。如果加上相关化合物、代谢物等,实际涉及的化合物有数千种。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成立以前,世界范围内的反兴奋剂工作主要由国际奥委会负责。  相似文献   

6.
体坛新网站     
《新体育》1999,(5)
4月9日,国际奥委会八人道德委员会成立国际泳联决定加强反兴奋剂力度 国际泳联4月7日召开反兴奋剂特别代表大会,就加强反兴奋剂的力度达成一致意见:扩大飞行药检的范围,由过去世界排名50名扩大到各协会的任何泳手;加大处罚力度,如果一个协会12个月内发现4例一类阳性,将把该协会不准参加国际泳联主办比赛的时间由一年增加到两年;准备引入血检.  相似文献   

7.
国际田联在2002年3月8、9日召 开反兴奋剂会议,决定加强反兴奋剂的力度,全年都要对EPO及其相关联的物质进行赛外抽查,并且不提前通知。此项措施自2002年5月份开始实行,办法遵照国际奥委会采用的血检和尿检并举的方法。 国际田联药物委员会主席里荣奎斯特说:“迄今为止,国际体育组织对EPO的检测只在大赛前或大赛期间进行,国际田联在反兴奋剂的斗争中走在了最前列,对EPO进行赛外抽查并且不提前通知,这是  相似文献   

8.
通过相关文献对《国际奥委会医务条例禁用物质与方法》中所列举的β2 激动剂在运动兴奋剂归类、药理作用、药物分子结构与药效关系的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体育科研》2006,27(6):74-74
一、美、澳等国成立反兴奋剂机构概况在国际体坛反兴奋剂领域,最早建立国家级独立反兴奋剂机构的是澳大利亚。1989年,由澳政府成立了澳大利亚反兴奋剂总署(Australian Sports Drug Agency——直译澳大利亚运动药物局),即ASDA。由于ASDA有国家的立法支持和政府划拨的专门经费,其反兴奋剂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独具特色,多年来在国际体坛声誉卓著,已成为国际奥委会(IOC)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主要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反兴奋剂条例》出台的背景及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反兴奋剂立法的背景为了保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维护体育竞赛的公正、公平,国际反兴奋剂斗争的力度日渐加强。早在60年代初,国际奥委会就开始领导世界反兴奋剂斗争。1988年,国际奥委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通过了《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奥林匹克宪章》,对各国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开展反兴奋剂工  相似文献   

11.
郑斌 《体育科研》2005,26(6):81-81
据美联社记者安德鲁·达姆夫(Andrew Dampf)2005年10月18日报道,意大利的药物法太过严历,以致国际体坛权力最大的两位反兴奋剂官员发出了在都灵冬奥会期间“暂停执行”的呼吁。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迪克·庞德目前正在积极促成一项提议,即意大利在2006年2月10~26日期间暂时停止执行有关反兴奋剂的药物法。意大利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对兴奋剂违禁给予刑事处罚的国家之一。在国际奥委会的规则下,运动员违禁使用兴奋剂面临的是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而不是刑事处罚。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进一步打击服用兴奋剂的行为,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纯洁性,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制定了"奥委会规则"。美国奥委会和国际奥委会之间因为服用兴奋剂禁赛处罚而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参加奥运会的规则争议提交体育仲裁院(CAS)仲裁,CAS裁决运动员被禁赛期满后就有资格参加奥运会,否则就是对运动员的双重惩罚,违反基本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国际奥委会应对有关规则进行修改。该裁决维护了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基本权益,也有利于反兴奋剂规则的全球统一化。  相似文献   

13.
据洛杉矶奥委会医务监督主任、国际奥委会医务监督委员会代表托尼·戴利透露,洛杉矶奥林匹克组织委员会将拒绝对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运动员进行咖啡因和睾丸素的检查,除非该会认为这些检查有确凿的科学根据,行之有效。这一做法是与国际奥委会关于药物检查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因为国际奥委会已提出,要  相似文献   

14.
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主席永奎斯特7月7日在新加坡出席国际奥委会全会时表示,许多运动员伪造哮喘病病历,以躲避奥运会上针对麻醉类药物的检查。永奎斯特说,患哮喘病的运动员要对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在奥运会期间他们将被允许服用抗哮喘病的药物。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有45名运动员谎称自己患有哮喘病,占所有申报患哮喘病运动员的1/10。国际奥委会委员、匈牙利人施米特认为,一届奥运会有如此多的哮喘病人很荒谬。他说:“我们必须阻止这些伪造病历以合法服用麻醉类药物的行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庞德说:“我们已经识破了那些人的诡计。”他暗…  相似文献   

15.
国际奥委会2008年5月颁布了适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反兴奋剂规则。这项重要文件已发送到各国各地区奥委会、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各国各地区反兴奋剂机构以及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认证的各实验室。本刊将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16.
坏消息     
足球项目可能无缘2008年奥运会按照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反兴奋剂署的规定.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禁赛两年。国际足联则要求根据运动员个人情况进行处罚,处罚时间为6个月到两年。体育仲裁法院认为.国际足联并没有按  相似文献   

17.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国际组织都努力采取法律的手段试图遏制兴奋剂在体育中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反兴奋剂法律制度。创制这些反兴奋剂法律制度的主体主要包括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体育仲裁庭和各国政府。由它们所创制的反兴奋剂法律制度主要有兴奋剂违规行为种类、兴奋剂犯罪制度、反兴奋剂教育制度、反兴奋剂处罚机制和兴奋剂纠纷解决机制等。研究旨在为我国反兴奋剂法律的完善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使用和反对使用兴奋剂的斗争尖锐冲突,体育道德将在国际协作行动的条件下走向规范化。 金钱的刺激使竞技运动的竞争加剧,为了赢得胜利,体育道德规范受到严重的冲击。当前,使用兴奋剂问题成为国际体坛的“热点”。 1986年国际奥委会承认的18个国家的药检机构共检查了32982例,其中阳性687例,占总数的2.1%;1987年国际奥委会承认的21个药检机构共检查了37822例,其中阳性为854例,占总数的2.3%。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历史,说起反兴奋剂斗争,首先要提及的体育组织就是国际奥委会(IOC)。毫无疑问,没有国际奥委会,就没有国际反兴奋剂斗争。在1908年奥运会上,意大利马拉松运动员多兰多·彼得里跑到终点后昏迷,被认为是服用了刺激剂士的宁。从那以后,小剂量服用士的宁就常被用作一种兴奋剂。为了夺取比赛的胜利,运动员们互相效  相似文献   

20.
游办 《游泳》2005,(3):5-5
高举反兴奋剂的旗帜,保持和维护中国游泳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是中国游泳工作者的共同心声。中国游泳协会一年一度的反兴奋剂大会于哈尔滨召开。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桦在会上宣布,2004年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共对全国25个单位的352名运动员进行了724次赛内、赛外和血液兴奋剂检测。检测总人数占游泳项目注册人数的33.65%,未发现一例兴奋剂阳性。这是中国游泳在2004年实现奥运会金牌突破同时的另一个收获。李桦说,2005年是全运会年,如何公平比赛、公平竞争,是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及管理者都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