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双毅 《语文天地》2012,(12):29-31
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会有无法预料的“课堂意外”发生。一个富有教育气度、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厚实的专业功底挖掘“意外”的课堂资源,掌握灵动的引导技巧,化“课堂暗礁”为教育推力,变“课堂意外”为教学亮点,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是一个动态的师生活动过程。无论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教学预设多么完美,教学中的"意外"事件总是不可避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以巧妙的教育机智艺术及时引导,适当点拨,让课堂在遭遇"意外"中邂逅"美丽"。一智慧,在答案"意外"中闪现雪融化了变成什么?学生答"春天"。这一回答让课堂充满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教育者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才能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分析教师如何善待"意外"、巧妙处理"意外",促进课堂生成,让数学课堂因"意外"而精彩。1.善待"意外",拓宽学生思维"错误"也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前提是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智慧地处理。在面对突  相似文献   

4.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交流的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不是完全按教师的预设而进行的,有时候出现一些"意外",是很正常的事,能不能恰当地处理好课堂上的"意外"体现着一个教师的教育艺术和教学机智。许多教师可能都遇到过学生"插嘴"的情况。如何面对?这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意识到预设固然重要,但动态生成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课堂动态生成,以动态的观点来优化课堂教学,巧设教学情境,关注课堂意外,及时捕捉意外资源,随机应变,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学习引领",从而让课堂走向动态生成,充满精彩与生命活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不同于一般情况、不符合预测的"意外数据"。面对课堂中的意外,教师常见的反应有三种:置之不理、束手无策、懊恼不已。在这部分教师眼里,课堂意外就意味着教学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的一次意外,生成了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由此反思教师的预设固然必要,但我们不能对课堂生成的问题视而不见,而应抓住教学契机,进行适当引导,从"以本为本"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走向"以人为本"的全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开放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意外"将成为教学常态。面对数学课堂上的意外生成,教师要快速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寻找出有效对策,将预设之外的生成转变为促进数学学习的有效素材,从而恢复课堂的平衡。教师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技巧来源于教育机智的积淀,是课堂掌控能力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0.
季峰 《学子》2015,(3):25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今天,课堂已不再是教师的个人平台,而是属于学生的天下。"以学生为主体"成了这个时代的主要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育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科的抽象性、枯燥乏味性,加上小学生的特殊性,更加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以生为本,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数学学科本身就是比较抽象难懂的,而且一些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梁运常 《师道》2013,(6):32-33
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正常。面对课堂意外,教师其实不必慌乱,只要应对得法,有正确的认识、良好的心态,并通过引导、启发调控好学生的情绪,完全可将"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成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灵机。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提问几乎"目中无人",教师提问设计的依据主要是"以纲为本"。"以纲为本"的课堂提问是指在传统教育模式主导下的课堂教学、课堂提问的设计基于知识的掌握,主要围绕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而展开。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出发点主要是考量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希望  相似文献   

13.
杨志俊 《宁夏教育》2012,(Z1):86-87
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错误出现,但是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闪亮点,对于他们正确的回答津津乐道,却忽视了课堂上的错误。课堂是不可预测的,错误也是难免的。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学生不出错的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不出"意外"的课堂不是好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我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能否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中"课堂意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它是师生智慧互动碰撞的"火花",富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创造性。它也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处变"教育机智,把"课堂意外"变成课堂中的一道彩虹,装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那一片天空。教学中"课堂意外"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一节好课的亮点之一。它的出现证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要求教师具有即兴应对课堂"意外"、巧妙地将"意外"转化为"收获"的能力。结合具体案例,分别从树立生成性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把握生成、增强积累、勤于反思等方面阐述提高教师课堂即兴应对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阵地,是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场所。课堂上瞬息万变,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难以预料的,甚至有些"意外"会打破你的教学设计思路,使你完成不了课堂教学目标。面对这样的"意外",  相似文献   

17.
"真实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一线教师为提高课堂有效性,不断创新各种教学方法,为基础教育教学开创了新的局面。笔者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深刻认识到新课改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深入贯彻教材的"核心"理念,深刻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因为这是开展创新教育、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梁丹丹 《教育》2015,(8):71
什么是意外?意外是指意料之外的事情。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时会给教师制造一些"意外",当"意外"发生时,如果教师忽视仍依照原教案实施,这必然会使课堂索然无味。应利用这些"意外",解决"意外"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近音乐,体会音乐独特的快乐和美好。笔者就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几个小事例,谈谈对于"意外"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活动。在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熏陶下的课堂教学中"意外"事件屡见不鲜,当我们"邂逅"课堂中的"意外"时,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机智,让"意外"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成就课堂的一份份精彩。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设计为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往往也出现教师倾力创设的情境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启发和引导功能,在不经意间让精彩"一滑而过"。而意外的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的动态生成。本文结合笔者在几个教学片段中的"生成",意在讨论如何在课堂中捕捉"意外"、善待"错误"、呵护"插嘴",促进生成,利用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