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发展迅猛,对媒体形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一环境下,传统电影借助新媒体提升传播力,不断实现了传统电影在影视市场的突围,这使得国产影片在本土市场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如何更好的运用互联网思维,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增强用户体验,最大化挖掘新媒体潜能,增强传统电影的影响力是电影有效传播的关键。本文以电影《美人鱼》为例探讨电影如何借力新媒体提高传播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网络"媒介"与影视剧相互交融的网络影视剧到移动直播与社交平台联姻的"直播间"、"弹幕"再到移动视频与社交平台持续发力的短视频,媒体技术不断迭代演进的过程中,影视传播产业呈现出了一副崭新的传播图景。传统电影人才入场新兴影视传播行业会带来什么?网络影视剧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如何做好产业升级和规范化运作?在经历了移动直播和持续发力的短视频业态后,影视传播的下一站会是什么等等问题成为影视传播产业在新媒体技术演化视域下的重难点。本文通过梳理新兴影视传播行业的纵向发展历程,并横向对比发现内在逻辑:每一种新兴影视传播方式的产生都体现出了人们渴望自我实现和平等互动传播的心理需求。技术和人文的交汇,或许能够让影视传播产业在新的媒介技术视野下成为更具生命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3.
经典影片《刘三姐》在本世纪初"翻拍"成不同语境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和动漫作品。消费文化诉求下的《刘三姐》影视翻拍,以受众的符号认同为基础,整合大众文化的明星形象及流行元素,颠覆原版形象而幻化为"媚"与"美"的商品化标识。影视媒介作为一种构建民族文化形象的"仿像"符号(载体),如何运用影视艺术表现力,塑造具有符号意义的银幕形象;探讨网络技术背景下,影视媒介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亟需规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由该报记者曾革楠撰写的《肩负社会责任引领主流舆论——〈楚天都市报〉探索主流化转型纪实》长篇通讯,并配发评论,向全国新闻界推介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成功经验。 该报配发的评论称,"《楚天都市报》一系列主流化转型的实践,让党和政府关注,让同行瞩目,让读者叫好,为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转型提供了范本。"并指出"《楚天都市报》的转型并非回归传统‘主流报纸',也不是单纯地吸引受众眼球,而是转向打造报纸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这一办报理念,对于提升报业竞争力,加快中国报业产业化进程,乃至整个媒介市场的完善和提升,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影视教育多在强化影视本体构成的前提下,以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人文艺术素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和目标.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在消费文化兴盛的今天,影视传播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力和意识形态表达与斗争的载体,日益深入地参与到了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当中,成为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超越艺术维度的本体立场,在文化传播的视阈中强化作为媒介的多重向度的影视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影视教育与社会需要的有效对接并发挥影视媒介对社会共同空间的积极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传媒行业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各类新媒体借助东风全面开花,传播市场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所有传统媒体都遭到冲击,地方传统媒体更为严重。由于地域的限制,地市级传统媒体本身影响力就处于弱势,要提升影响力,转型创新势在必行。需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拓宽发展空间,挖掘地域优势特点,打造特色品牌节目,以品牌带动发展。本文在分析传播市场变革后的全媒体视域下,地市级传统媒体面临着传播力、公信力弱化的基础上,围绕地市级传统媒体如何创新发展,提升影响力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地市级传统媒体谋求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传播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影视文化以强势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广泛的市场及其影响力穿越时空,在文化传播交流中引领风骚。影视文化跨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影视艺术为载体,再现不同的国家、民族、风俗、历史和艺术,表现人类艺术智慧的鲜明而独特的文化现象。就审美特质而言,  相似文献   

8.
李劭强 《传媒》2023,(S1):82-86
新时代主流媒体需要生产出与时代相匹配的“刚需评论”,使其成为沟通对话、应对危机、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工具。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角度,就是技术革新对主流媒体新闻评论产生的冲击与赋权。研究发现,主流媒体新闻评论提升传播力的技术路径包括:纵深化融合拓展新闻评论版图、多模态传播丰富新闻评论式样、主流化算法驱动新闻评论传播、超文本网络整合新闻评论议题。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这无疑对传统的广播产生了一定影响,会导致其收听率降低,传播力和影响力下降.为了让广播更好地生存下来,需要加强其与融媒体平台的融合,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提高其传播力.基于此,本文以广播节目《教育面对面》为案例,对新媒体视域下广播和融媒体平台的融合发展路径展开一系列...  相似文献   

10.
吴亚倩 《传媒》2024,(3):69-71
平遥国际电影展以世界文化遗产、千年文化古城平遥为坐标,致力于推动电影艺术与文化的发展。从2017年创办至今,呈现出强大影响力,甚至为平遥这座旅游城市的形象增加了新的艺术标签。本文从艺术地理视域出发,阐释影视艺术与地域文化融合的密切关系,结合城市文化动力机制,阐释电影展作为影视艺术活动对地域形象塑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平遥国际电影展作为具体的影展实例,探讨其对平遥乃至山西地域形象建构传播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力日益强大,文化资源也更多地被各国发掘和运用.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三部曲在中国获得了巨大成功,票房可观,此前的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也收获颇丰.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和中国市场让好莱坞对中国频频顾首.相比而言,我国影视作品在欧美市场受众基数小,预期收益率低,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都不尽人意.如何更好地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加以呈现,展示自己的文化影响力,是当前我国影视创作需要关注的问题.《长城》作为一部在中国拍摄的商业大片,上映之初就获得了多地首日和首周的票房冠军,成功讲述了标准化工业生产线上的“中国好故事”,其传播策略和对中国形象的传播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2.
武怡华 《传媒》2021,(3):68-70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加速,我国时政新闻的报道与传播也在变革.以《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三大官方媒体高度重视融媒体建设,全面更新表达方式、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以全新视角诠释了我国的国家政策和发展成就,夯实了主流媒体政治传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文章以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央视新闻《V观》栏目的传播特征,以期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林 《编辑学报》2018,30(1):77-79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出版背景下,科技期刊除了要在内容和质量层面进行竞争外,在期刊传播力方面也形成新的竞争.本文以《环境科学》提升期刊传播力的实践与探索为例,探索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的实践与方法,从互动、快速发表、专辑、推送、集成和新媒体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期刊的传播力.《环境科学》传播力得到显著提升,影响力日益显现的初步结果提示,科技期刊应当注重提升期刊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4.
崔小娟 《出版广角》2017,(21):72-74
2017年,在国产电影保护月之际上映的主旋律电影《战狼2》燃爆暑期档,从票房到口碑都取得了现象级成功.这标志着新时期主旋律电影市场化的逐步成熟,也对中国电影未来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鲶鱼效应,在提供借鉴与思考的同时,带动了主旋律电影市场的发展.因此,本文以电影《战狼2》为例,从其叙事模式、内容创作、制作技术和商业逻辑四个主要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其作为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转型中的做法,以期为中国同类型电影未来走向乃至整个影视传媒产业变革提供借鉴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媒介环境,而媒介环境决定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我们可能已经明显地感受到,随着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影视媒介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影视媒介消费占据了人们大部分业余时间,成为消遣娱乐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决定其文化消费的方式。受众的文化素质不同,其选择文化消费的方式也不同。受众素质直接决定着影视艺术传播的效果。受众素质是构成影视艺术传播环境的特殊要素。传播效果取决于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方式、传播的范围、传播的场景等,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素质,尤其是影视艺术传播,受众素质是决定影视艺术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5,(10):42-4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综合比较等研究方法,对武侠影视在传播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研究表明:武侠影视在传播上,突破了武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不同类别的影视作品中大放异彩,实现了武侠影视的全球展示与传播;武侠影视以丰富的内容,凸显了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内涵,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有效地增强了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了武术传播的效果,促进了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艺术不但自身要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主流媒体在展现优秀传统艺术时也应凝神聚力,在传播方式上有所突破,创新节目制作理念、内容、手段,做有品质、有品位的节目,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本文以《戏曲60分》节目为例,阐述戏曲节目的创新传播与大众化追求要借力新媒体与传统戏曲艺术的多样化传播,以达到节目品质与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有关走出去的重点任务,结合《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特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9.
随着视听传播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全面崛起不断挤占传统影视媒体市场,促使传统广电行业升级转型,影视传播转向视听传播业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高校影视教育只有应时代的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业界对高质量视听传播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当前媒体市场巨变为切入点,对高校影视教育的现状及困境展开分析,结合部分高校的突围经验,探讨视听传播逻辑规制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时代,传播生态和舆论环境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受众的内容需求和收视习惯已改变。主流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主题主线报道存在不足。如何唱好主旋律、提升宣传质效?分析媒体融合语境下主题主线报道的创新路径,做好主题主线报道,对于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