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塑造、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最有效的传播工具和方法就是在开展城市形象内部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活动。文章从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信息传播策略的拟订、各种传播手段的整合运用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塑造、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已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如何深刻地理解、把握城市品牌形象?应采取哪些传播手段更快、更好地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本文拟对此作探索性研究,以求教于方家。城市品牌形象及其特征要想做好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  相似文献   

3.
新冠疫情下,移动图书馆让数据交互从“馆间”转向“指尖”成为可能。结合I-S模型和S-O-R模型设计量表,对2424名读者展开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新冠疫情下移动图书馆读者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尽管新冠疫情下实体图书馆的物理空间经常关闭,但是读者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意愿并没有提升;感知品牌形象、电子口碑、感知服务质量是影响读者使用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杜霞 《新闻爱好者》2023,(11):79-81
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是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是城市文化精神、价值体系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利益相关者对其心理感知和情感认同的文化融合产物。以河南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研究为依托,通过品牌重塑创新设计,全新打造河南文化创新品牌视觉新形象,给公众崭新的视觉印象,以新创意营造新机会,以新设计衍生新产品,以新产品迎合新市场,突破河南城市文化原有品牌服务僵化、落后,经济效能低下的旧局面,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真正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为河南城市文化品牌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更新的有效契机。  相似文献   

5.
王丽 《传媒》2016,(7):85-87
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城市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提升传播效果为目的的城市景观设计思路,从而更好地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6.
张远芳 《兰台世界》2024,(4):117-121
档案文献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有利于其在城市品牌形象构建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文章探讨档案文献遗产开发在城市品牌形象构建中的作用,分析以档案文献遗产开发为基础构建城市品牌形象的意义,通过实证案例解析论证其建设现状,探究制约因素,并提出构建思路,以期为各城市在品牌形象构建中深度挖掘档案文献遗产内涵、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文化底蕴提供参考,同时促进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7.
文化认同和情感认知是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两个核心概念,而城市宣传片、城市纪录片、城市微电影等影像化传播方式能够在不同维度、不同层面构建起不同的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有力支撑。如何通过影像化传播构建城市品牌的文化认同并提升情感认知,是本文探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兰兰 《新闻世界》2013,(10):248-249
LED大屏幕广告是一种户外新媒体形式,它以一种独特而出色的信息传播方式创造了数字图像时代新的媒体接触点。面对发展日益迅猛的LED户外大屏广告,如何在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完善,促进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的融合,对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乃至城市软实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刘呈庆 《出版科学》2013,21(4):54-58
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为案例,分析和总结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品牌树立和影响力提升的策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通过差异化定位,确立生存空间;根据期刊定位,找到适宜的栏目设计思路;挖掘期刊历史,面向现实,凝聚和提炼自己的品牌标志;从稿源控制、匿名外审制度、编辑能力建设等环节入手,提升期刊质量;引入外部权威,提升期刊品牌影响;积极与学术评价机构互动,争取公正评价,维护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0.
陈曦 《新闻窗》2015,(2):67-68
自南方日报落实品牌战略以来,品牌建设意识逐渐向下级党报组织渗透,城市党报品牌意识开始觉醒,品牌经营慢慢取代了传统产品经营,在充分发挥城市党报作用的基础上拓展自身品牌价值空间和生存发展空间。但就现状来讲,国内有关城市党报品牌形象塑造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未能构建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所以,对城市党报品牌形象塑造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了实验研究方法对网络环境条件下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交互过程中,基于用户认知、动机、情感、观感等角度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涵盖信息获取全过程,主要体现在技术功能、感观心理、过程服务、信息特征、用户个性与需求五个方面.同时,这些因素具有主观性、层次性与自调节性特点.研究结果将为通过优化用户体验与感知提升信息质量提供可兹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城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智能手机使用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整合了幸福感理论和代际支持理论,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建构了一个扩展的技术接受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态度,感知易用性通过中介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态度;代际技术支持显著影响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态度、使用意愿、实际使用和实现幸福感;而感知趣味性对使用态度无显著影响。本研究提出在信息技术程序开发设计上应考虑惠老,方便老年人使用;社会应倡导年轻一代对老年群体的代际技术支持以提升其幸福感。本研究的"代际技术支持"对老年人幸福感影响研究和技术接受模型建构有拓展和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移动应用程序(APP)的大量供给及用户注意力稀缺性,导致了其激烈的生存竞争。对于亟待发展的学术APP而言,研究其用户采纳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加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模型等经典用户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学术APP的特点,构建学术APP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满意度、感知权威及社会影响对学术APP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术APP开发者应当增加资源的可获得性,提升用户对有用性与易用性的感知;强化APP属性,提升用户满意度;严格控制资源的专业性,维护用户对权威性的感知;扩大学术APP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强化城市党报品牌新意识、探寻城市党报发展新动力、打造城市党报传播新平台三个方面,探究城市党报的品牌形象塑造策略,以期为城市党报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2023年绍兴将承办亚运会相关赛事,对于绍兴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和提升是一个契机。绍兴具备承办亚运会相关赛事的成熟条件,亚运会对绍兴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阐述了绍兴通过亚运会前借助城市已有资源传播提高知名度,亚运会中运用沉浸体验式传播增强绍兴记忆,传播绍兴悠久历史文化和作为国际城市的名城形象,亚运会后延续绍兴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情感迁移。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研究多集中在行为方面,较少从听觉方面深入研究。本文以陕北民歌为研究对象,从歌曲知晓率、感知渠道、感知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意义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第一,听觉对旅游地形象感知具有间接性,影响范围较广,为听觉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奠定了基础;第二,听觉因素现阶段对旅游地形象影响作用有限,但对于特定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听觉和视觉两大系统在以后旅游开发与研究应相融合,挖掘各地独特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7.
杜诗瑶 《东南传播》2021,(12):96-100
近些年来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辉煌之下也隐有用户流失和用户使用意愿下降的问题.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20名受访者进行个人深度访谈的方式获得研究资料,并对访谈资料进行三阶段的编码分析,从而构建短视频平台用户中辍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平台因素和用户个人因素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包括感知侵入、感知过载、成本感知、隐私担忧、上行社会比较,从而导致中辍行为的发生,其中替代品作为外部因素对于中辍行为的发生亦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在中辍行为发生后,部分用户持续中辍,而部分用户基于娱乐需求、社交需求和使用习惯的养成而回归使用.  相似文献   

18.
智能终端的普及使移动图书馆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分析移动图书馆用户体验影响因素有利于提升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对今后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分析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用户体验14 篇实证研究,采用Meta 文献定量分析方法,从4 个方面研究用户体验的影响变量。结果表明:移动图书馆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系统环境、信息内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意愿、满意度、个人价值和社会影响。对各个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可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图3。表2。参考文献35。  相似文献   

19.
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方式有多种,运用旅游纪念品可以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本文从旅游纪念品品牌化塑造城市品牌形象角度展开研究,希望对于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产生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城市营销时代"的到来,城市的品牌化发展被认为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 宁波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城市,在城市品牌化发展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目前已经基本确立了"东方大港、商贸都会、文化名城、和美家园"的城市品牌定位.宁波在城市品牌塑造和推广中积极引入公共关系理念,通过一系列公共关系策略的实施,使宁波的城市品牌形象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