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油田开发的后期水淹层解释是一大难题。简要介绍了水淹层的类型、水淹层的定性、定量解释方法及水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显示特征.提出了在水淹层评价过程中应综合各种相关资料对水淹层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
玉家湾油田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采取压裂方式投产,目前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通过分析该区的注水动态和驱油效率,对注水效果进行评价,及时掌握地下油水运动规律。最后针对注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调整方案,保证高产稳产,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该油藏构造复杂,断块小、舍油层位多。针对在注水开发存在注采井距小、压降快、注水见水快、水驱采收率低、注采井网调整余地小的状况,制定了先注后采、以吸水指示曲线分层测试资料为指导的周期注水、逐层注水等注水开发政策,有效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延长稳产期,提高水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4.
延长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田,油井投产时基本没有自喷能力,需要经过酸化、压裂等油气增产措施.百年油田面临着资源接替不足的窘境,注水开发是目前油田的重点工作,这需要运用压力测试手段落实油藏压力变化,分析储层渗流特征和渗流能力,评估储层能量和完善程度等.为确保压力测试资料的真实准确,就必须改进测试工艺,优化解释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开发方案的调整、增产增注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提出了着眼于调整油田注水开发全过程的水质特性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使注水、油管的腐蚀、结垢及地层的结垢尽可能少。对提高油田注水采油的效率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注水开发油田注水方式、注水时机的选择,重点探讨了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时裂缝地层对注水效果的影响,为了提高裂缝性低渗透油田水驱效果,如何合理设计井网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渤南油田义99井区是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的示范区,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段8、9砂组,为中孔低渗油藏.开发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注水水质差,水中悬浮物含量、含油量等指标严重超标,表现为水井注水压力高,地层能量得不到补充;二是储层渗透率低,天然能量不足,自然产能低.针对这些问题,对义99低渗透油藏采取了水质精细处理和优化压裂工艺的措施.通过注水水质精细处理技术的研究,使注入水水质达到低渗油藏注入水水质标准.通过对压裂工艺的优化,提高了油井单井产能.现场试验表明这些措施实现了义99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注水开发油藏最终采收率通常虽然只有原始地质储量的30%~40%,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注水开发仍然将是油田开采的主要生产方式,因此提高注水开发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水在不同驱替位置的油相驱替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发现油相分布不同驱替效率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水淹层测井解释评价的关键在于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及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的可靠性,二者结合所计算的驱油效率或含水率是划分储层水淹级别,对水淹层进行定量评价的根本依据。目前水淹层测井评价精度不高,容易导致解释失误,采用新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势在必行。通过对新提出的使用径向电阻率比值计算储层含水饱和度公式在西北某油田开展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果表明,使用新的含水饱和度计算公式,能够解决油田水淹层的评价问题,根据建立的标准,可直接使用所计算含水饱和度资料对水淹层进行分级评价,不需要计算驱油效率等。水淹层解释符合率提高到85%以上,提升了常规测井资料在水淹层评价中的重要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雁木西油田出砂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雁木西油田在开发早期油藏评价阶段的测试和试采过程中,发现部分地层有出砂现象,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砂特征更加明显。本文针对雁木西油田出砂机理分析,提出该储层在衰竭式开采过程的正常生产情况下出砂轻微,采用注水开发时,若出现水侵现象,即随着地层含水率的上升,会出现严重出砂,此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砂措施,以免地层骨架破裂造成后期防砂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1.
孤东油田七区中馆4-6单元为整装多层油藏,纵向叠合性较差,层间差异明显,处于特高含水期后期,流线长期固定,井网未控制及弱驱区域剩余油较为富集,制约了油藏采收率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开展井网调整技术研究,以指导孤东油田等整装多层油藏剩余油挖潜。通过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取心井及监测资料,研究区平面、层间、层内剩余油分布状况。并在目前生产条件下,设计2套井网调整变流线方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指标预测,从而优选井网调整方案,预计方案实施后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一、选题依据 从近几年产量递减情况看,孤岛油田递减幅度逐年加大,特别是中二中注水开发单元.为了确保原油产量、成本费用等承包指标的全面完成,我们在油田经营管理中注重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搞好油藏内部挖潜和成本控制及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力求在采油队经营管理中探索出油田挖潜增效,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选题依据从近几年产量递减情况看,孤岛油田递减幅度逐年加大,特别是中二中注水开发单元。为了确保原油产量、成本费用等承包指标的全面完成,我们在油田经营管理中注重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搞好油藏内部挖潜和成本控制及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力求在采油队经营管理中探索出油田挖潜增效,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二、油藏经营管理的系统分析任何系统都是由不同要素连接在一起的集合,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对这些要素进行配置和使用,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达到最佳配合。油田经营管理系统包括油水井管理分系统、成本控制分系统和人力资源分系统…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桩西采油厂特低渗油藏小井距试验区内桩59-X30注采井组进行模拟,建立油藏与裂缝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研究认为:注采比为0.965时,能够实现压力的动态平衡;合理的注水压力为40 MPa,注水压力上限以60 MPa最佳。  相似文献   

15.
常规稠油出砂油藏活性水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林樊家油田油稠、易出砂、水油流度比大,注水开发后油井含水率上升快,稳产难度增大的问题,开展了活性水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和单酚钾按质量比2:3可复配成最佳驱油体系BN-001.该体系最佳使用浓度为0.5%;BN-001表面活性剂耐温120℃,耐氯化钠大于150g/L,耐氯化钙大于2.3g/L,具有较好的防止黏土膨胀的作用。经现场试验见到了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为常规稠油出砂油藏的水淹治理和提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低渗透性油藏的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存在层间、层内、平面的三大矛盾,以及裂缝的存在,注入水主要沿着渗透性较好的方向单向突进,而相对低渗透层则吸水量较少或不吸水,对应油井变化是含水上升快和难以见到注水效果两极差异。利用吸水剖面测试技术,结合油水井动、静态资料可以从纵向上和横向上了解油层的吸水状况、水驱方向和注水波及特征。结合相关资料能对油水井作出及时的调整措施,达到提高注水效率和区块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东辛油田套损严重问题,开展套损机理与预防措施研究。根据套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如提高局部套管强度,提高固井质量,断层附近进行完井优化设计,合理控制注水压力,防止套管腐蚀等。结果表明,断层滑移、泥岩蠕变、腐蚀、套管设计不合理等是造成该油田套损的主要原因。所提出的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减缓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套管损坏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四段属中低渗透层,注水水质要求高、注水压力高。而原联合站处理后的水质和供水压力都满足不了该层段的注水开发需要。为了配合地质扩大注水开发规模实施方案,实施了分质分压注水的改造工程。实施后,14区沙四段水质达标率由75%提高到83.3%,注水量增加262m3/d,油田开发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模块化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油藏工程》课程特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模块化教学的适用性。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了油田开发设计基础、油藏开发动态分析与开发指标计算、开发动态监测方法、开发调整方法等四个教学模块,设计了理论教学内容和相关实践教学实例,给出了实践教学实例的要求与目的。模块化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达到了提高课程教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低渗透油藏注水压力高,水驱波及体积小,效率低是制约采收率提高的瓶颈。降低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增加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是该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路径。选用牛庄油田牛25-C砂体的岩心、原油和地层水,在表面活性剂筛选基础上,从注入段塞、界面张力、注入速度3个方面开展降压增注试验研究,为矿场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