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教工》2010,(1):47-47
著名政治学者俞可平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种以发展民生代替民主的倾向发表观点认为。民主与民生两者处于不同的领域.民主保障和促进人民群众的政治权益.民生保障和促进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我们不仅要努力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增加财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我们也要努力促进民主,即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消除官员的腐败,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说:“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胡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对这个问题更是重视有加,  相似文献   

3.
农村改革的30年,就是民生建设的30年.30年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了人民的生存、生活环境.农村改革与民生建设的实践昭示我们:在农村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紧紧扭住改善民生这一永恒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农村民生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梦,更是民生梦。民生,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从民生视域解读中国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以民为本、顺应民心,以民生为基,能展现中国梦的完整图景,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真正构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这是我国政府一以贯之的方针政策。近年来,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透出的民生理念,从侧面反映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生活无后顾之忧;2009年政府工  相似文献   

6.
洪玫 《中国教工》2010,(11):12-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阐释有新的内容。 首先,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最大力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省民生工程的十大重点之一。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是省、市政府的重中之重工作,也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极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再鼓干劲,精心组织,着力抓好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吕婧珉 《文教资料》2011,(4):105-106
民生问题是我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一位就是为民生服务,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既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着力点,又是奉行党的执政理念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一、民生及相关的概念所谓民生,就是民众的生活,包括以人的生命为前提的物质文化生活及相关问题。依据《辞海》的解释:民生即人民的生计;生计就是有关人民生活的事情。现代民生,是指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以文化与社会生活为支撑,以政治生活为保障,注重生态环境依托的多层级的民众有序生活系统。其思想主要表现在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民生理论中。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思想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强化公平法治基础上的城乡社保体系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范式。增进人民的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改善民生必须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持以人民利益为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坚持以民为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思想导向,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构建和完善公平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和完善法治基础上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安全网络的重要作用。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建设和谐社会与促进社会稳定,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陈锋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4):107-111
胡总书记"七一"讲话蕴含丰富的人民主体观思想。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根本立足点是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现实生长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关键之点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精神动力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未来着眼点是寄厚望于广大青年,继续做好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12.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新时代十年民生建设的伟大进展,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和政府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民生建设,把牢人民生活制度指引,筑牢人民生活物质基础,凝聚人民生活精神所系,优化人民生活环境依赖,兜底人民生活基本保障,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取得了伟大的实践进展,深化了对中国民生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凸显了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生工程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安徽省民生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取得丰硕成果。在分析安徽省民生工程建设现状、特点及社会影响的基础上,指出安徽省在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并就进一步拓宽民生工程建设的路径作出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保障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更多地增加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来看,改善民生作为一条主线,强化了民生服务意识,形成了取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政治气候和社会风尚,提升了干部的民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民生建设效果,丰富了党的民生发展理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生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5.
陈云的“民生”思想是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继承与重要改造,也是陈云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研究、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点。陈云时刻关注人民生活,毕生追求人民利益的实现,始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研究、继承和发扬陈云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当代语境中解读马克思的相关思想理论可以看到,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蕴含丰富的民生思想,它深切地表达了马克思对人民群众生活状况及生存、发展的关怀。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深入阐发马克思生活需要理论中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当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7.
【热点综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其具体表现有:  相似文献   

18.
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统揽全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整体性把握与全局性思考,对人民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给予高度关注与深切关怀,始终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深刻蕴涵着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丰富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生取向.  相似文献   

19.
民生的内涵具有时代性.在今天,它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享受权,体现在人民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中.文化民生则是最富时代特色的民生新内涵.当前,民生问题还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境,而这恰恰是我们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出发点.改善民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只有动员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力量,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思齐 《教育文汇》2014,(21):3-4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它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具体而又生动的长久实践。 改善民生是为人民服务的首要任务。民为邦本。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中,有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在社会各阶层中有“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问题,要妥善处理好困难群众的就业、就学、就医、社保、住房、教育等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民生,是人民群众的生存之本。民心事关重大,民心不可违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