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语文课,因为总觉着语文课本上的白纸黑字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神秘的人物、美丽的风景在吸引着我。后来做了老师,我又深深地爱上了语文课,因为总觉着语文课堂上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从文本里透发出来,在课堂中弥散开来,浸染着我,也浸染着学生。这种特别的味道,其实就是“语文的味道”,它是我们在语言文字之间穿行时,给予我们的最丰厚的回报,常常在不知不觉问,陶醉了你,也陶醉了我。这也是一种教学境界,一种语文教学的应然境界。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课上,我问:“老师,向日葵真地能向着太阳转吗?”老师没吭声,同学们也不言不浯。是呀,谁也没有亲眼看到过向日葵朝着太阳转。过了一会儿,老师才说:“嗯,这个问题问得不错,可是我也不知道向日葵是否能向着太阳转。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我发现农行的工地上长着一些向日葵,你们可以去观察。”为了把问题弄个究竟,我们下定决心坚持去观察。  相似文献   

3.
忆明克诚     
春花秋月又一年。每年早春的清晨,我都端坐在书房,凝望着老厅长明克诚送给我的照片、书籍及一些纪念品,睹物思人,感慨万端。老厅长离开我们已经十几个年头了,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么好的领导怎么会离我们而去。我早就想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他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然而,内心的悲痛压抑着我,数次提笔又数次放下。今天,感情的潮水再次冲击着我的心扉,  相似文献   

4.
婆媳情     
肖芸 《老年教育》2007,(7):30-31
2001年11月,满载着亲朋好友的祝福,我与爱人步入婚姻殿堂。婚后,我和婆婆小心翼翼地相处着,生活倒也温馨宁静。我尊敬地叫婆婆“妈妈”,她也亲切地喊我“闺女”。不过,我始终认为,这只是一种礼节,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鸟儿与爱     
何邹延  李炼 《广西教育》2007,(11C):12-13
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词,在生活中,我们处处散播着我们的爱,也享受着爱。 记得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和妈妈一大早就到公园散步。公园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我拉着妈妈的手,跑进绿荫密布的小道中,面对这清新的空气,  相似文献   

6.
今天,好晴朗的天空,没有月亮,只有星星在不停地眨巴着眼睛。王奶奶!那数颗小星簇拥着最大的那颗星一定是属于您的星。您看,它不是同您一样在熠熠闪光吗?记得您刚当上居委会主任时,我和楼里的小孩都叫您“唠叨奶奶”,可您却不气不恼地对我们说:“好吧,叫就叫吧!我如果能用唠叨时刻提醒着你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王奶奶,您没有想如何去树立威信,如何使我们这群小孩敬畏您,而是像慈祥的奶奶一样,时时刻刻教育着我们,提醒着我们,连我们给您取绰号也不介意。我望着天上忽明忽暗的群星。一幕幕往事也在我心头萌动。王奶奶,刚…  相似文献   

7.
过年了,又长了一岁,这也许不算什么,对我却意义非凡。长一岁代表我更成熟稳重了,也代表着我将走入更精彩的人生之路。花季少年是我们的美称,这个阶段呀,我们将迈入成熟,心灵也更完美。一切的一切,也都是崭新的。这不,过年了嘛!孩子们乐坏了,家长们可累坏了。孩子们吃好食,穿新衣,提着小鞭炮;家长们却在家里东西张罗着为过年做准备。过年的时候一切都平静下来,大人小孩都能清闲两天。想着也怪我出生在正月,正好过年。我想那年我的出生准把家里人忙翻了天。今年我15岁了。初九那天我请来了我的好朋友,我们玩得很开心,手忙脚…  相似文献   

8.
猴年的钟声一响,空中成了拜年短信的海洋。我品味着一声声美好的祝福,享受着亲情、友情;我编辑着一条条衷心的祝愿,馈赠给亲朋好友。当我品味着这美好的祝愿,品味着这含蓄、隽永,美妙的语言时,我想:我们的学生何不也来学写一两则短信呢?  相似文献   

9.
兄妹情     
我和哥哥同一天离家,两列火车把我们送到了不同的地方。我考上了师范,哥去广州打工。   我恨哥,恨他给爸妈丢尽颜面。   我和哥从小学到初中都在同一个学校读书。哥很“滑”,聪明但不好学,在那学习量大得惊人的初三,他落榜了。   哥复读时跟我同班,他坐后排,成绩一塌糊涂;我坐第三排,成绩也排前三名。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开始嫌哥,嫌他不争气,碰见他也不理。哥看出来了,他保护着我的面子,一句话也不跟我说,装着不是我哥;我也常常对同学讲起我有一个上初二的弟弟,从未提及有过哥。   但哥私底下给我做的…  相似文献   

10.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我爱这土地@艾青  相似文献   

11.
林自仁 《师道》2003,(1):55
我从小读书十几年,长大教书几十年,生来与书有缘。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对我影响最深的书,要数《高玉宝》这本自传体小说。那是一段难忘的往事。1952年冬,我在家乡辽宁省朝阳市顺兴隆高小住宿读书。一天晚上,班主任任海鹏老师拿来一张《文汇报》,让我们学习高玉宝写的《我要读书》。在煤油灯下,我们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听张勤同学朗读。听着听着,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哭了,最后张勤也泣不成声了……高玉宝的童年也太苦了!和旧社会的高玉宝相比,我们在天堂呢!自从学习《我要读书》以后…  相似文献   

12.
10月11日饼干,西红柿,说到它们,我的心甜甜的,因为它们联结着我和弟弟的美好情感,也见证了我们姐弟之间浓浓的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观察的密语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和我的朋友喜欢玩一种配音的游戏。我们坐在东京的咖啡馆里,座位恰好倚着落地窗。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紧邻着我们的户外,是其他也正在喝咖啡的客人。  相似文献   

14.
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要求,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多媒体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也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课堂,充实着我们的课堂。“烟尘灰粉染白两鬓”的时代结束了,可是我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感受。  相似文献   

15.
冯楚函 《辅导员》2014,(5):39-39
我原来是一个头发长长的女孩,也是一个爱美的小姑娘。从小妈妈每天都给我换着花样梳小辫,我的发型总是又漂亮又新潮的。可是校长规定让我们女生也把长头发剪短,我心理老大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只好忍痛割“发”了。从此麻烦来了!  相似文献   

16.
夏天再见     
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一生的角色转换,是我略微紧张地上完第一堂课后宣布生效的,从此在这所小学开始了我一生的征程。 我带的是新生班。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天真可爱的脸庞,领受被他们视若神明的感觉。其实我和他们一样,对未来的一切都是那样无知,甚至还有一点点的手足无措。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突如其来的断层里,我稍作徘徊便轻装上阵了,我鼓励自己,因为我们在同一起点上,所以我们可以以诚相待,可以一同进步。 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着,我的担心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中被互补着、改进着,但最令我头痛的事也随着时间日渐明朗,让我几经…  相似文献   

17.
离开学生,教师也就失去了角色意义。因为学生,教师又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己。在和学生长期的亲密接触中,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体会着萧伯纳所说的一段话:“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相似文献   

18.
举起手来     
曾看过一部电影叫《举起手来》,从这部电影的名字,我想起了和影片毫无关系的别的事。 在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一个接一个的汉字如一个个小伙伴眼巴巴地望着我们,使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去认识它们。每当老师问起:“谁知道这个字怎么念?”我们都伸出小手,跳着举过头顶,或者把胳膊肘使劲儿在桌上敲击着,大喊:“我!我!”也丝毫不觉得疼。老师见此情景,也总是点手举得最高、喊声最大的同学回答。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一起吧     
我们一起微博吧 “老师,你有微博吗?”告诉他吗?那可不行,我也想有我自己的私人空间,我偶尔也在我的微博里宣泄着我的不满情绪,所以,我肯定不能告诉学生。可转念一想,何不跟着他们一起玩微博呢?这样我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更好地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想到这,我笑笑说:“有,不过呢,不常登录。  相似文献   

20.
陈高辉 《教育》2012,(6):5-5
以往,我们的课堂总是千篇一律,听着也很乏味。但是,自从我们学校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