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对“一般侵权行为”做出了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该法第七条是对“特殊侵权行为”的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相似文献   

2.
侵权补充责任是一种新的侵权责任形态。司法实践中存在应用侵权补充责任的广泛的案例基础,但作为一种新的侵权责任形态,目前我国对侵权补充责任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目此,本文从侵权补充责任的概念入手,就侵权补充责任的特征,类型、构成及责任承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专利侵权诉讼风险是每个从事具有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都可能面临的一种威胁,然而由于专利权的特殊性以及专利技术的复杂性,很多企业在侵权时往往处于不知情状态,遭遇专利侵权诉讼时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本文基于行为法经济学系统解读企业可能遭遇的专利侵权诉讼的发生原因,期望能够给予国家和企业制订全面专利侵权预警策略以有益的指引.  相似文献   

4.
通常认为,按《专利法》第70条的用语,善意的侵权产品使用者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但应立即停止侵权。而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专利法司法解释(二)》第25条通过但书排除了已支付合理对价的善意使用者的停止侵权责任,引起学界争议。文章论证,善意使用者无需停止侵权的规则,符合我国的法律框架和司法实践经验,符合国际条约的最低标准,且为民法诚实信用原则所要求。作为司法解释,并未与法律产生冲突,该条是《专利法》第70条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张勇  顾明华 《情报科学》2005,23(6):950-954
专利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的一项有限制的合法的垄断权利,但这种排他性权利的取得是以发明人公布其技术方案为前提的。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利人的实质控制能力较弱,导致专利权时刻面临着潜在侵权人侵害的危险。因此,对于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与救济制度是否完善不仅关系到专利权人的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一国通过保障发明人的权利,达到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目标的实现。美国作为一个极其重视专利保护的国家,在专利侵权的认定与救济方面,通过一系列判例确定了一套较完善的规则。本文通过对美国专利侵权中的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理论、相同侵权与等同侵权的认定规则以及对权利人的救济制度的解读,希望能为我国专利司法实践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专利间接侵权行为相对于专利直接侵权行为而言。专利间接侵权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保护专利权的实际需要。在实践中,有时行为人为了逃避专利侵权责任,并不完全实现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每一项技术特征,而只实现权利要求中的一部分技术特征,或者由多个行为人共同实现权利要求中的全部技术特征。根据专利侵权判断的全面覆盖原则,如果被控侵权物没有覆盖专利权利要求的全部技术特征或等同特征,例  相似文献   

7.
全面赔偿原则以及惩罚性赔偿原则是民事侵权责任法领域两大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原则,在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侵权纠纷中,有的国家仅仅遵循"填平原则"而适用全面赔偿原则;而有些国家在全面赔偿原则的基础上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原则"。本文试图通过在对比分析专利侵权纠纷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原则的基础上,简要阐释我国专利侵权纠纷的赔偿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高等学校常见专利侵权纠纷及应采取的对策。这五个方面是:一、高校专利权被侵权而引起的专利侵权纠纷;二、高校侵犯他人专利权而引起的专利侵权纠纷;三、如何判断是否构成侵犯专利权?四、发现侵权后应采取的措施;五、高等学校如何避免作为被告而引起的专利侵权纠纷。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专利侵权案件中,如果侵权行为成立,“停止侵害”是最常见的责任承担方式之一。在美国也存在类似的专利侵权救济措施,即“永久禁令(permanent injunction)”。2006年美国最高法院在eBay Inc.,et al.v.Mercexchange,L.L.C.1案中再次确认了适用永久禁令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研发现网络交易中专利侵权案件数量大、特点新、处理难,仅依靠网络交易平台商难以遏制专利侵权,企业呼吁与行政机关共建对接处理机制。但我国法律制度中缺乏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侵权责任的专门规定,且专利行政执法权限小、措施少,行政机关介入电子商务领域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有心无力。建议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借鉴浙江省电子商务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机制的经验,构建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协作机制,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因出版作品内容有误致损的事件频频发生,而依据现有的著作权法等规范作品的专门法律是无法得到规制的,也无法适用产品质量法、合同法等.本文认为该行为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运用侵权责任理论加以分析,提出应由作品的作者和出版者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方法权利要求是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当多个行为人分别实施了方法权利要求中的各个步骤时,如何认定是否存在直接侵权或间接侵权,就成了需要考虑的问题。2012年8月31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就Akamai Technologies,Inc.v.Limelight Networks,Inc.以及McKesson Technologies,Inc.v.Epic Systems Corp.两案做出全体法官共同再审,在再审判决中,法院认为对于方法专利的引诱侵权不需要证据证明存在单一主体直接侵犯专利权。这一新标准不仅减少了对方法权利要求撰写的限制,也减轻了专利权人证明引诱侵权的负担,将对专利诉讼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所谓知识产权侵权归责是指发生知识产权侵权时,法律确定行为人承担侵权法律责任的根据或者是标准,即按照何种原则来进行归责,或者是按照何种原则追究其侵权法律责任。由此引发的争论一直不休。有些人主张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全面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有些人主张对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应全面适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有些人则将知识产  相似文献   

14.
由于知识财产本身的无形性、可传播性与可复制性特征,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形式不同于传统物权、人身权侵权。最常适用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形式为停止侵权、损害赔偿以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上述三种责任形式的适用条件亦存在其特殊性。在我国现有立法与实践基础上,我们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形式提出进一步完善之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贺宁馨  袁晓东 《科研管理》2012,33(4):124-130
以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2家法院判决、调解的专利侵权案件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t检验法,对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是否有效地保护了专利,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请求赔偿额、专利类型、地区、年份变量对实际赔偿额的影响显著;《专利法》修改、国籍变量对实际赔偿额的影响不显著;法定赔偿额与调解赔偿额趋于一致。研究结果纠正了美国"332调查"中的不客观结论,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熊轶 《科教文汇》2013,(30):164-164,166
学校注意义务是校园侵权中学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客观判断标准。学校作为未成年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的全面管理者,应确保校舍、设施安全,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管理和保护,并严格对教职员工进行管理与监督。在司法实践中,违反上述注意义务,就基本可以认定学校存在过错,造成学生人身损害事实的就要承担校园侵权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被控专利侵权的一方可以在案件审理的同时向专利局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在日前一场侵权纠纷中,日本知识产权高级法院与日本专利局作出了相反的判定,前者先判决专利无效,后者认定修改后的专利有效。  相似文献   

18.
马雪  林琳 《中国科技纵横》2014,(18):258-258
专利侵权查新是一种新兴的科技查新业务形式。文章在介绍专利侵权查新的含义、应用领域及判定原则的基础上,对专利侵权查新实践中涉及的查新范围、查新过程、查新结果分析及查新结论等环节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法学理论界对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性质存在争议,导致司法实践中相关案件的责任定性成为难点.本文根据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为分类标准,梳理出一套关于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性质的认定方法:当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合同基础时,应认定构成违约责任或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当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无合同基础时,应认定构成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专利侵权诉讼攻击是跨国公司近年来不断对我国企业采用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策略.将专利侵权诉讼作为企业的一种商业策略,结合法律规则和企业经营法则,探讨了专利侵权诉讼的商业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应用专利侵权诉讼进攻和防守的各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