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走近法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的第一框题的内容,内容主要是讲述各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凸显法律在生活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是该册教材的最后一课,在这一课最后一页的“相关链接”中提到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制定的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到任何关于这两部法律的具体内容,但其实是在为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打下伏笔。  相似文献   

3.
<正>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自我》的第二框题,是第九课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是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在学习本框题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唯物论当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铺垫作用。从地位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所以学好该框题能为后面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是该册教材的最后一课,在这一课最后一页的相关链接中提到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制定的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到任何关于这两部法律的具体内容,但其实是在为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打下伏笔。而下册教材中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影印件(教材第102页)延续了上册的说法,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通过均表  相似文献   

6.
<正>拿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浏览目录,会发现一个特殊现象:看到大部分课题与框题,就大概知道课程内容,但如果单纯地看第七课课题及框题,就会对课程内容感到有点茫然。第七课课题是"共奏和谐乐章",两个框题分别是"单音与和声""节奏与旋律"。单看课题与框题,我们可能会以为这是在教授音乐知识。如果进一步细看内容,就会发现教材文本在阐释问题时多处使用了音  相似文献   

7.
这是经济常识下册第五课第一节第三框题的内容,是前两框题内容的延伸,同时为后面所学知识“税收”做了铺垫,是衔接前后知识的纽带,是第五课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第4课第2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框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框题则是在上一框题阐述了世界观原理之后的方法论,理论建树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本框题在哲学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2015年11月24日至27日,江苏省思想品德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宿迁成功举办。本次大赛首次试用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修订的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已通过教育部审批),教学内容是第十五课第二框题“提升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分析】“严格执法”是统编《思想政治》必修3 《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第二框题内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修订版课标”)对第九课的教学内容要求是“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强调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影响着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同时,本框也是第八课第二框“法治政府”内容的拓展。通过学习本框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二哲学第七课第一节的第一框题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  一、说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第七课阐述的是人生观问题 ,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运用 ,又是价值观问题的延伸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当它与人发生关系并为人提供一定效用时 ,都是有价值的。因此 ,讲完第六课很自然要探讨的问题就是人生价值问题 ,而要搞清楚这一问题 ,首先必须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 ?本框题讲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为解决人生价值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可见 ,讲好本框题的内容 ,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  相似文献   

12.
宋洁 《考试周刊》2015,(32):166-167
《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德育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该说课教案依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作者从设计理念、教情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意图与教学后记八个方面全面、完整地设计了这堂课。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包括"生命的居所"和"中国人的家"两目内容,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家的含义及中国人的家,让学生明白尽孝在当下。"家的意味"一框从地位和作用上看,可以为后面两框的学习奠定基础,只有对家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体味亲情,传递家人之爱,构建和谐家庭。二、学情分析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责任感不强,不知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高一思想政治《经济生活》必修1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第二个框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针对这一框题,课程标准上的内容目标为: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行为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生通过对第一框题的学习,了解了消费及其类型,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分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第二框题。本框题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概念——新事物、旧事物、量变、质变,两个原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容量很大。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材分析《哲学与人生》第七课侧重点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其中第四框题内容是"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着重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因此将本次德育实践活动课主题设计为"让成功之花为我们常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信念,践行成功教育。二、教学目标1.以学生的点滴"成功"以及相关评价为引导,增强  相似文献   

17.
新版高三《思想政治》(人民社出版)第三课第一节第三框题(教材第77页)“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主要通过依靠法律实现,依法行政,以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中的“依法行政”的表述,笔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时,萌生了借助此框教学向学生传递正义理念的想法。怎样才能将正义的理念融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知识教学之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纵观《生活与哲学》全书,本框知识内容和正义理念结合是十分密切的,利用本框对学生加强社会公平正义观教育应当更具说服力。不限于此,政治教材还有不少知识与正义理念具有联系,是值得我们挖掘的宝贵教育资源。政治教  相似文献   

19.
中学政治教材的编排,从形式上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它全书分作数课,每课分作数节,每节又分作数框,课有课题,节有节题,框有框题。教学中,教师们一般只将这些课题、节题、框题作为讲授的顺序,或只将它们视作讲授某一内容的记号,而并不对课题节题框题本身深究,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我们应当结合这些课题节题框题,匠心独运地去讲授课文,从而让课题节题框题都发挥出教育教学的种种功能。第一,发挥“复习已知知识”的功能高一政治经济学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课题中有“市场”这一概念,“市场”是第二课出现并详细学习过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张涓莅 《福建教育》2022,(17):61-63
<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统编《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的内容,也是第二单元中的核心内容。教材第二单元围绕世界政治多极化展开讨论,重心落在最后一框中国如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课标对学生学习这一框题的要求是“阐述合作共赢的理解,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