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张娅丽 《考试周刊》2010,(12):24-25
中国古代女性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语言平静,感情真挚,富含中国古代女性特质。本文从意象、语言、笔触和意境四个方面分析鉴赏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之美.以期为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传承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唐宋诗词中相当一部分是以女子哀怨为题材的,它们写尽了中国女子哀婉优柔的一面,展现了印刻着中国传统封建礼教的"温柔敦厚"和"怨而不怒"。这些诗词多以女性情感的哀怨为对象,最常见的两大类是闺怨和宫怨。这些往往成为唐宋诗词中最脍炙人口和最有感染力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为关于古代女子教育的一种刻板印象。实际上,中国古代女子的家庭教育是丰富多样的。自唐代之后,敦煌文献以及诗词、小说等文献中保存了更为具体的女子家庭教育内容。不同家庭的女子既要面对“重男轻女”的氛围,又享受“千金小姐”的优待。从更为详细的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自唐宋至明清时期,大部分家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普遍会为家中的女孩子提供基本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蒋家琼 《文教资料》2012,(14):144-145,148
《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是一本特色鲜明的集教育学、历史学、女性学与文化学于一体的学术论著。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研究基础扎实、体系庞大、内容详实、研究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独到、史料翔实、结论正确、启示深刻和社会反响好。它也是深入探讨社会女性观与女子高等教育关系的教育史学著作,填补了中国古代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的空白。所获得的启示,对于当今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女子教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文学园地,李清照以女性作家的身份跻身其中,并占据了一席之地。她运用女性化的话语方式,以女性独有的细腻而敏锐的艺术触觉,细致地记录了自己的生活际遇、情绪变化与心理感受,抒发了古代女子内心或欢快或思念或愁苦的真情实感,与一般"男子而作闺音"的诗词截然不同,表现出强烈鲜明的女性色彩。一、温软熨帖、通俗别致的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樱桃是一种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通过对此类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樱桃在古代不仅涉及宴请宾客、宗庙祭祀等社会风俗,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樱桃具有临别抒情、借喻女子、感慨时光等重要作用,从中可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隅。  相似文献   

7.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 ,“水”意象更多地与女性相关 ,中国古代的神话、诗词、戏曲、小说中有许多以“水”喻女性的描写。“水”成为表现与女性相关的情爱生活、塑造女性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意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常见的女性头饰簪、钗、胜、步摇、金钿、珠花、栉、勒子等八种首饰都是古代女子美化发髻的工具。这些首饰从不同的角度反应了不同时代的女子对于修饰、审美的情趣。而在这其中发簪的使用更具有代表性,更好的体现了女性首饰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历史长河中,女性处于受歧视的地位,她们的知识与经验未受到尊重,现有的中国高等教育史方面的著作也未能客观地反映女子所受高等教育的情况。事实上,中国古代确有女子高等教育存在,并且有其独特的施教体系和课程内容。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的觉醒,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开始了其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祁坤 《华章》2013,(27)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其中以温庭筠和李煜词中的女性形象为代表,二者既有相似又有差异,本文将对二者词中的女性形象加以比较,以期为二者的诗词赏析做出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推崇妇女的三从四德,以女子无才便是德阻止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将女子捆缚成男子的附庸。同样在西方父权世界中,也是由男性主宰一切,扮演着权威、尊  相似文献   

12.
孟焕 《时代教育》2012,(15):165
《世说新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记载了魏晋时期众多女子的言行、性格,与之前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女性不同,由于受当时的社会的影响,她们追求自由、肯定自我、明理善辩、甚至有强烈的女性个体意识的体现,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觉醒。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女性才媛不乏其人,这些管领春风的才媛们,其风流文采令我们欣赏时流连忘返.本文从诗词欣赏的角度,对古代女性诗词加以介绍,并探讨其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女性观和女子学校教育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其发展特点既受西方女性观影响,也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有密切联系。中国近代女性观和女子学校教育互动影响,在中国女性观与女子学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对今天的女性观与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走向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女性才媛不乏其人,这些管领春风的才媛们,其风流文采令我们欣赏时流连忘返。本文从诗词欣赏的角度,对古代女性诗词加以介绍,并探讨其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在一生所创作诗词中,营造出大量花的意象,用花述说着自己的独特"花样人生"。她托花言志,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怀表达了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思想情感、人生境遇。诗词中以女性为抒情主体,敢于向整个封建社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倾吐作为女性的喜怒哀乐。用花赋予了自我独特的生命内涵。至此,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女性第一次成为有血有肉,有自己内心世界的、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在文学诗词领域里有了属于女性自我灵魂的表述。  相似文献   

17.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而独特的地位。《诗经》中关于女性的作品非常多,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作品反映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情感的初步诉求,体现了周代社会的女性观。文章试图通过对《诗经》中众女子的外在美、内在美等方面的分析,来透视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发展史中 ,女性作者所写诗歌的数量是极少的。而由女子所写的题壁诗则是在明清之后才大量出现 ,本文就明清女子所写的题壁诗这一文学现象做深入的研究考察。  相似文献   

19.
孙天桐 《成才之路》2014,(28):65-65
广告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它与中国的古典诗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古代广告与中国古典诗词 许多人都认为广告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实际上,我国古代就有广告的存在。而且,广告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还十分久远。还记得大诗人李白的《客中行》吗?诗中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相似文献   

20.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而独特的地位。《诗经》中关于女性的作品非常多,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作品反映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情感的初步诉求,体现了周代社会的女性观。文章试图通过对《诗经》中众女子的外在美、内在美等方面的分析,来透视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