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适应现代石油工业的发展,节约成本,气田的集输管道从传统气液分输工艺发展到现在的气-液混输工艺,气-液混输工艺简化了海上平台天然气处理工艺流程,操作运行简便;但是,气-液混输管道在清管作业时出现段塞流会对下游天然气处理系统产生影响,由于段塞流的影响东方终端处理厂天然气处理系统压力迅速下降,从而造成下游用户组分波动,很容易导致化肥厂关停。为此,本文以乐东气田为例着重分析造成清管作业时产生段塞流的原因和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上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油气水混输在长距离海底管道运输中得到广泛运用。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油水混合液受到机泵阀门等的高速剪切,形成原油乳状液;由于原油中通常含有沥青等界面活性物质,原油与水形成相对稳定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由于海底的低温条件以及事故或设备的计划检修造成的管道停输,管道内介质温度不断下降,甚至可能发生凝管等事故。因此被输送介质的凝点温度对管道安全输送问题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通过配置不同含水率的含蜡原油乳状液,实验测得凝点变化趋势,并分析凝点变化原因,对管道安全输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经济上迅速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管线运输以其稳固的可靠性、输送高效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优先选择的运输方式之一。但随管道运行时间的累积,管道堵塞已经成了非常常见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油气水多相混输管道中,极易形成水合物和油的凝结造成管道堵塞。因此,寻找一种对混输管道堵塞的检测及定位有效的、实用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情况,通过对比管道运输中经常使用到的几种堵塞检测及定位技术,最后考虑采用压力波法来确定判定混输管线堵塞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4.
顺序输送方法可使长输管道最大限度的满负荷运行.增加管道企业的经济效益.减轻其他运输方式(铁路、公路)的运输负荷.但在顺序输送的管道中.当2种油品交替时,在接触区会形成一段混油。混油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油品损失,因此.有必要对顺序输送管道在输油过程中产生混油的机理、混油量计算和混油处理的方法等方面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油气水走向、集输、供注水、供配电、加热、自动控制等工艺进行研究。针对长距离输送进行了油气混输工艺优选,地面工程实现布局优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能降耗的目标,为大港油田滩海地区的平台开发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当大量的石油天然气从油气田地层经井筒源源不断流流出地面,这一过程称之为开采,从底层流出物不仅仅是石油或天然气,它带有底层水、CO2以及砂粒或其它杂质等等,为取全取准油气田各井站开采数据资料,以及满足计量、分输、混输、储存等需要,其中气液分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气液分离的方法有多种,在油气田开采中广泛应用的主要有重力沉降分离和旋流分离两种,重力分离器分离效果好,但体积大,投资大;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高,分离器体积小,但压降值高,一般用在产量较高的油气井站,对于一些低渗透、低压力油气田,低产量井,或者是油气田开采后期的井,产量一般都在20×104m3/d对于这类低产量油气井,能不能采用旋流分离器,本篇以举例形式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3)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如何将开采产物进行有效的处理,达到油、气、水三部分完全分离开,是目前石油沉降脱水技术主要的研究方向。现阶段,利用石油沉降脱水技术,达到油、水分离,是通过油水密度的差异性来实现的。目前,世界石油发达国家,正在对原有沉降脱水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原油脱水的效果和质量。本文主要对原油沉降脱水技术进行研究,并对影响破乳的因素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段塞流捕集器是气液混输管道进站常用的一种气、液初级分离设施。指状段塞流捕集器因具有操作简单、处理量大等特点而成为油气混输管道终端常用的分离设施,根据其结构的不同,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比较简便的是单层一级指状段塞流捕集器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长距离输油气管道的快速发展,使得一系列的管道应用系统开发完善。竣工图系统以APDM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插件式构架方式,通过各个业务模块耦合,来完成线路段及穿跨越的出图要求,具有可扩展性强、升级方便、出图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快速发展,长输管道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但传统的管道施工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是由于长输管道施工技术未能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保证长输管道作用的全面发挥,本文探讨了长输管线定向钻穿越施工技术的应用,旨在为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长输管道。  相似文献   

11.
矿物提升系统是深海采矿的关键环节,水力提升式的混输管道提升系统是主流形式.深海采矿混输系统受强瞬态固液两相流机理不明、超长弱约束管系动力不稳定、混输动力系统智能控制不足等因素制约,全球范围内尚无成熟可靠的设计方案投入运营.在深海采矿商业大开发时代来临之际,我国迫切需要解决混输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构建自主可控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顺序输送的工艺特点,一方面分析了管道在进行顺序输送的过程中产生混油的原因,并给出了混油量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阐述影响混油量的因素,提出了管道在进行顺序输送时,减少混油量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程的不断发展,燃气管道和长输管道在输气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燃气管道和长输管道的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常用射线检测的方法对燃气管道和长输管道的内部质量进行检测和评定。本文就射线检测中的燃气管道和长输管道射线检测标准的运用进行论述对比分析,主要从射线检测工艺和底片评定方法两大方面进行阐述,介绍NB/T47013-2015、SY/T4109-2013这两个标准的运用特点,致力于提高射线检测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从而提高管道焊缝的质量,保证燃气管道和长输管道在输气工程中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距离非常长,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基于此,文章以我国油气长输管道为对象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油气运输过程中长输管道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寻找产生风险的各种因素,从而提出有效的管道保护措施,降低油气长输管道运输的风险系数,为我国石油与天然气的运输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  相似文献   

15.
工程设计中管道工艺模拟计算常采用PIPESl M软件、OLGA软件和PIPESYS软件等分别模拟气液混输管线和单相气体管线的水力、热力计算,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软件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石油天然气,作为国家重要能源,提高能源输送效率尤为关键,所以相关的工艺操作与数据监控都要得到重视,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从油气长输管道监控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提高油气输送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输送过程中的可控性与安全性,同时,管道的智能监控报警不但提高了故障定位能力,也降低了经济损失,从长输管道布局位置看,实施智能报警系统进行监控难度也十分大,主要因其管线的设置大多在偏远区域,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必须将各个技术进行融合,从而构建出有效的长输管道监控智能报警系统,也为国家的能源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辽河油田超稠油地面工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田超稠油具有动力粘度大,密度高等特点,解决这种原油的集输、脱水、外输等地面工艺设施的建设是一个新的攻关难题。根据超稠油开发的需要,对含水超稠油集输、超稠油脱水、脱水超稠油管输工艺技术和相关设备进行了攻关研究,形成了井口含水超稠油管道集输、两段大罐半动态、静态沉降脱水、脱水超稠油长距离管道输送的工艺流程,有效地实现了超稠油的集输、脱水等生产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18.
站场在石油长输管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安全、环保等要求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线系统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在石油长输管线中,站场的供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规模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安全可靠、节能的设备。文章介绍了站场供电负荷的分级,站场的供电方案,站场变电所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供配电以及站场防雷、防静电及接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3PE防腐层在长距离埋地管道中被广泛应用,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3PE防腐层管道防腐失效的常见原因,并提出了整改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机械损伤、补口失效是目前3PE防腐层管道防腐失效的主要原因。随着近几年管道事业的高速发展,70年代的输油管道陆续退出历史舞台,新建管道尤其是大口径、长距离埋地输  相似文献   

20.
石油始终都是一种使用量相对比较大的能源,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对现有的石油开采技术进行研究,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提升开采量。随着油田开采系统革新,技术人员对于开采方式进行了丰富,主要是对一些难以在现代油田开采工作中适用的开采方式加以改进,三次采油技术就是建设在二次油田开采工艺的基础上被研制出来,借助化学反应以及物力反应可以切实提升开采效率,本文对其中的驱油环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