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琛 《现代传播》2005,(1):30-33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文化转折,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能否实现互惠传播,以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是一个普遍关注的命题.印度作为拥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亚洲重要发展中国家,其电视业在建立互惠文化共同体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分析这一案例,可以为其它相似的民族国家保护本土文化,重新建构文化身份,谋求开放式"反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社会意识形态不能也不应该全面取代文化形态.现代化不能局限于物质层面,更要有高瞻远瞩的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在经济一体化的"全球化"背景下,要尊重民族的历史性创造,全面关注历史文化、道德观念、环境自然,强调文化的"本土化",包括国学在内的传统文化应该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样才是天人和谐的良性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提出的汉族发展的"雪球"理论,是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的示范之作.文章从历史、语言、族群、文化四个层面解读了这一汉民族研究的力作,同时指出了该书的缺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殷乐 《现代传播》2005,5(4):84-87
电视模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其全球流通,却是当前电视产业全球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新动向。上个世纪末以来媒体的全球扩张一方面加剧了本土节目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够全球流通是成功节目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刺激了跨国节目的本土化,消除文化障碍成为进入当地市场的前提条件。融全球化与本土化于一体的模式的全球流通,在进一步演绎了媒体产品的麦当劳化发展之余反映了全球化媒体发展中文化策略的变化。本文着重分析麦当劳化商业逻辑的发展及其隐蔽的文化策略,并分析当前中国模式节目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媒发展全球化问题是目前学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全球扩张后的本土化问题更被各方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默多克新闻集团全球扩张案例的分析,探讨传媒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关键战略——本土化。  相似文献   

6.
正在党中央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文化产品如何"走出去",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学界对"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二,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具体渠道、方式分析;第三,政府与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呈现全球化趋势,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在地性逐渐受到关注,这是本土电影应对全球化的一种反向传输理念,用电影表达不同地域差异所带来的人文差异,注重阐释多元文化在全球化环境中的价值.下文将从在地性的情感元素、本土化的审美心理、中国语境下的符号内涵和元电影元素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在主办国以全球化之文化形式着力进行本土价值之输出进而塑造中国形象的同时,各参展国也在不遗余力地以对中国的"文化转移"与"文化亲和"形式输出各自的文化价值并进而宣传其所属国家形象,即参展国"全球本土化"之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态势的形成,文化全球化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文化全球化.决不是文化的同一化、一体化,更不是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而是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是指“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从原先存在于不同地理空间的多样性,向着同一空间的多样化转变,使得一种又一种的在特定地理空间、特定地域的特定民族文化中产生的文化艺术为全人类所共同享有”。于是,文化的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的本土化。各个国家在努力增强全球意识、积极引进外来文化的同时,必须“固守民族的文  相似文献   

10.
文化固本是在文化全球化、文化本土化进程中,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传播民族文化意识的根基。本文以《功夫熊猫》为出发点,探讨这部电影的真实内涵,挖掘美国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借用电影产业以达到"文化美国化"、"文化本土化"的目的。从而得出,如果想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保留自己的文化原味,传播本族文化精髓,就首先要做到文化固本,继而才能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的电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式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成为传播学所关注的对象.尤其在全球化语境下,一种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仪式",在构筑"认同的空间",提供"认同的力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拜祖大典"、"中国记忆"、"香港回归"等媒介仪式的考察,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培培 《新闻世界》2010,(6):217-218
2008年以来,《海角七号》、《艋舺》等影片掀起了台湾"本土电影"热潮,成为当下华语电影圈重要的"文化事件"。本文从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出发,探讨"新锐电影"所反映出的以本土化应对全球化的文化自觉,全球化下本土化呈现出多元文化的冲突与共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的是中国对外传播的全球本土化问题.意在强调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简单地说,全球化是指中国对外传播的范围和行动标准,本土化则是强调中国对外传播为适应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而采取的操作技巧和管理方法.即“全球性思考.本地化行动”。  相似文献   

14.
师宇明 《图书馆学刊》2011,(2):19-20,67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本土化研究更是为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和谐统一发展的有益探索。因此,高校图书馆建设从环境布局到人文关怀,从普通员工到学科馆员,都要体现本土化的要求。所以,关注图书馆、关注学科馆员、关注本土化,是图书馆人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中国电视传媒业应该如何应对跨文化传播和国外电视文化产品的冲击,提倡既不消极抵抗和排斥外来文化产品,又不全盘模仿和抄袭强势文化以致失去本土文化特征。文章借鉴创新管理学理论,建立了本土电视媒介创新的"二次创新"模式,详细阐释了本土电视媒体从"模仿创新"、"创造性模仿",到"改进性创新","后二次创新"的发展路径,强调只能是在着眼于全球传播与文化市场趋势与需求的基础上,先学习、后创新,采取适合我国本土化要求的二次创新模式,才是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6.
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粉丝经济大热,粉丝文化开始日益受到关注。从"追星"到"偶像养成",从"三次元"到"二次元",从现实到虚拟,粉丝文化的变现能力与商业价值正在不断的被刷新。本文分别选取了近年来不同类型的现象级媒介产品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探讨社交媒介产品、短视频媒介产品以及养成类媒介产品背后的粉丝文化与用户心理,从心理的角度出发,思考媒介融合时代粉丝文化与媒介产品横向延展与垂直分化之间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7.
节目     
《视听界》2007,(5)
"样式"栏目收录了四篇文章,分别涵盖了电视剧、电台夜话节目、电视真人秀和电视新闻纪录片四个领域。《台湾偶像剧的本土化实践》的立足点是台湾偶像剧,讨论的核心则是"如何在文化全球化与  相似文献   

18.
清代的思想史、文学史、学术史上的大师基本上都是民间的,前期的大师往往都是明朝的遗民,不是实际上的贵族就是精神贵族,中后期的大师则多是末落贵族.这里的民间,不是社区概念,而是个文化概念,是指非官方、非主流的,从而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对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持批判立场的言述与创作,如妇孺皆知的<红楼梦>、与<红楼梦>差不多伟大但是不像<红楼梦>那么享有盛名的<儒林外史>,后期的四大谴责小说、近代史上第一办报的人,等等.尽管二分法有各种问题,但上述二分法是毫无问题的.因为满族推行的文化在"民间"没有与汉文化传统切实地交融起来,文化是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有被权力宰制的一面,也有超越权力独立发展的一面,可以宰制的变成了官方文化(理学、官学),超然的人文是可以而且自古以来就是在民间养育、薪尽火传的--自古传法,气如悬丝佛教的灯传、白莲教的点传、儒学的真道统,都是以精神相传,而非权势的树立或依附权势的.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电视节目不断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的电视节目模式,取得了些许成功.如"超级女声"、"梦想中国"套用"美同偶像"而风靡全国,"完美假期"是对"老大哥"的克隆,"绝对挑战"是学习"学徒","非常6+1"、"开心词典"分别借鉴"简单生活"、"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等等.这些节目都是学习借鉴国外节目模式,但是克隆的成分很多,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很少.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微时代",利用视频、声音、图像等媒介形式,进行短、平、快的高频互动,是"微时代"信息交流的主要特征,也逐渐成为整个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鉴于目前我国国家话语权还不够强大,主流媒体对外传播效果不太明显的现状,各种微媒介的作用得以凸显.本文指出"微时代"对外文化传播关注日常生活,具有碎片化视觉传播方式、轻松幽默的话语模式以及背景化、隐蔽式的的传播形式等特点.在崭新的全球化传播语境中,应进一步释放微媒介的传播力,采用轻灵的故事叙述方式、工业化的文化产品思维以及情感共振式的文化输出等策略,展望未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情境化呈现的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