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你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编一个故事,写一则寓言,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不脱离“书”这个话题都可以。  相似文献   

2.
[题目]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你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编一个故事,写一则寓言,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不脱离"书"这个话题都可以.  相似文献   

3.
[文题]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你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编一个故事、写一则寓言,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不脱离"书"这个话题都可以.  相似文献   

4.
[中考精题]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做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你身边的人  相似文献   

5.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你身边的人和[中考精题]事,也可以编一个故事 ,写一则寓言,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不脱离“书”这个话题都可以。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3)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5)卷面…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做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写一篇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于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  相似文献   

8.
作文题目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之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做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这个话题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难度小,写作素材与角度也很广泛。在提示语的指引下,同学们一般都会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不过,话题看似平淡,实则内涵颇深,能有效地考查出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来。写作时,我们从“书”的本义出发,可以写与书的趣事,讲读书的经历,谈学习的感悟。不过,我们…  相似文献   

9.
[文题]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  相似文献   

10.
书魔怪事     
题目同学们近十年的学习生活,天天都与书籍打交道,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写出你读书的故事,让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愁;或者发表你对读书的独特感悟、体验和见解,与同学们交流。(新人教版)提示:本题属于自由命题作文,只有写作要求,而没有具体的题目。不过从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此题与“读书”话题相近,而“读书”话题则是中学生永恒的话题。从本题的要求来看,同学们写这篇作文有两个方向可以动笔:1.写自己的读书故事;2.写自己的读书感悟、体验或者见解。第一个方向写读书故事,这应该是大家的首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读过书,每个人都有…  相似文献   

11.
[文题]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  相似文献   

12.
1.人生是一张纸,调好色,拿起笔,你可以绘出多彩的图画。人生是一首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可以谱出或壮美或凄婉的乐章。请以“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2.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以“我与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想法、看法、体会和认识。如“书伴我成长”、“与书一起走过的日子”、“书教给我做人的道理”、“书给了我创作的灵感”等。3.大学扩招,一石激起千层浪,或褒或贬,众说纷纭。请你围绕大学扩招的利弊得失,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4.中国“杂交水稻之…  相似文献   

13.
一般说来,书读得多了必然会帮助你提高写作能力。“读”与“写”的密切关系已为很多人所信服。那么,为什么有些同学读了不少书作文能力还是提高不上来呢?这与读书的方法不对有一定关系。正确的读书方法很多,因人而宜。但是共性的东西还是有的。一是读书不要“偏食”。只要是看得懂的内容都爱读;二是读书要用心。有人甚至废寝忘食,常常为书所迷;三是读书重意会,书中的人物、情节常常浮现在眼前;四是读书求效果。读后要知道什么是美与丑,学会怎样分辨善与恶,书像一扇知识宝库的窗户,展示了另一个美好的天地。为什么读了不少书作文能力还提高不…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看书     
人人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有的人喜欢拨弄琴弦,有的人喜欢体育锻炼,有的人喜欢写字画画,而我却喜欢看书,因为读书可以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变成巨大的享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源泉。”我把书当做我形影  相似文献   

15.
一、以“趣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 ,不少于60 0字。思路设计“趣味”这个话题很宽泛。有人喜欢读书 ,有人喜欢画画 ,有人喜欢玩电脑 ,有人喜欢集邮票 ,有人喜欢弹钢琴 ,有人喜欢踢足球 ,有人喜欢下象 (围 )棋 ,有人喜欢说相声……他们都是因趣味而为之。凡此种种 ,皆可入文。若写记叙文 ,可根据你所感趣味的事物或活动 ,拟题为《我玩电脑》《小天文迷》《字趣》《剪报 ,其趣无穷》《棋缘》《乐在足球中》等 ,你可以选择一种最能表现自己趣味和追求的事物或活动来 ,说说自己对此产生兴趣的原因 ,谈谈自己为此追求的经历 ,…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读书,有些格言我们是非常熟悉的,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灵魂高尚的人对话”。小朋友正处在读书求知的最佳时机,所以读书是大家首先要面对的课题。而读完一本书,最好是写一篇读后感,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有条件的还可以写成书评,对书作出自己的评论。本期“多味书屋”栏目刊出一组读后感。从这些习作中可以看到,小朋友读的书很广泛。有的是大家都读过的,如《水浒传》、《西游记》、《神笔马良》等等!有的则比较陌生,如《生命的亲吻》等。“奇文共欣赏”,无论是熟悉的书,还是陌生的书,写出读后感既是自己读书…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说起书,我们最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读书。这次习作,就要求围绕"书"来写的。1.读一读,写一写。平时你都读了哪些书呢?你最爱读的书是什么?在你的读书经历  相似文献   

18.
感受幸福     
关于“话题沙龙”一)、它是这样一个栏目:选择给出的话题,各抒己见,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需你是真实的思想和表达。每期一次的沙龙聚会谈一个话题,我们选编一些同学的精彩述写奉献给大家。二)、它需要这样的关注:留意每期“话题沙龙”栏目后的“话题预告”,积极参与讨论;为我们的沙龙聚会提供能让同学们“众说纷纭”的话题。三)、它有这样的回报:锻炼同学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年底我们将评出“最佳话题提供者”和“最佳话题讨论者”。且有意想不到的奖品,不想试试吗?。A话题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幸福在于成就大气磅礴之业,有人认为幸福在于遭遇荡怀激烈之情,也有人认为幸福在于活得轰轰烈烈,还有人认为幸福在于生活宁静淡泊……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请以“幸福”为话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800字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审题要点分析本次习作的话题是“我的‘自画像’”,设定的情境是向新班主任介绍自己。同学们在三年级上册写过“猜猜他是谁”,三年级下册写过“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四年级上册写过“小小动物园”。其实,大家都积累了一些写人的经验。这次要怎样写好“自画像”,让老师很快了解你、记住你呢?可以用“三步法”把自己介绍得既清楚又独特。  相似文献   

20.
这样读书     
在心情十分放松的情况下,和三五位朋友一起聊书,未尝不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因为在朋友口中,我会发现一些自己希望读到的书,再有目的地去借、去买、去寻觅,似乎就多了许多渴望的动力。同理,是爱读书的朋友,也可以从我这里获得。我们转着圈地收获。久而久之,从聊“读什么书”,演变成“不要读什么书”。至少“现在不要读什么书”,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因为书籍如云,不懂得放弃就不会得到最佳。慢慢地,在“读什么书”中,又有了“如何读什么书”的话题,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比如读小说和读论文,决不是一种读法。当然这个“读法”不仅指读书的姿态,重要的是读书的心境。闲适或紧张,轻松或深沉可大不一样。很快,先把书分成几类,又是一种读书方式。分类既不是按题材,也不是按体裁,而是按“读法”。“显读”是一类———这是从“显学”“隐学”之分调侃来的。被显读的是博得洛阳纸贵、媒体热炒的。不要追“显读”,就是不必随社会上一窝蜂地读什么书。但是也不必刻意追求“隐读”,因为有的书大家都不读自有道理。“孤读”和“佐读”是一类———就是读一本书和就一个话题读几本书。在享受读书中,“孤读”是初级阶段,“佐读”才小康。“佐读”可以就一个话题读几本相近的书,也可以读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