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在教学中,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授课老师,就会相信这位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这位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会对这位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是不大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台上论纷纷、台下睡昏昏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种不利于教学的局面?现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学习兴趣的基本途径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4.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联络学生教育心理学告研究表明,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打开音乐圣殿的钥匙,是邀游音乐世界的翅膀。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实践证明,师生之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知识,自然就  相似文献   

6.
谈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中国成人教育》2005,(10):108-108
当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抽象乏味以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要使思想政治课受到学生欢迎,我认为,除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激发兴趣的基本途径(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会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二)刺激学…  相似文献   

7.
王海燕 《甘肃教育》2013,(22):40-40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8.
每个孩子都会多多少少有 些偏科,喜欢的科目成绩就会 好得多,而不喜欢的科目成绩 自然就较差。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最重 要的一点就是任课老师受学生 喜好的程度,因为孩子毕竟还 是孩子,他们不可能都会对所 学的课程有一个完全理性的分 析,往往是自己喜欢哪个老师 就连带地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那门课,或者学生喜欢哪门课也就连带地喜欢上教那门课的老师。因此,对于老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要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老师就要变讲授为交流,变灌…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教学的内容达到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知识的最高效率程度。我们知道教学是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的,也就是属于双边的活动,这就要求师生在教学中,要做到很好地了解学生,知道教学的情况,发挥学生的最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任教的科目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11.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任教的科目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12.
一、情感情景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催化剂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和老师之间相处得好,关系亲密,学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就喜欢这门学科;反之对老师产生了厌恶,这种情绪必然殃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师生感情不但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兴趣的关键.教师的微笑是灿烂的阳光,放下教师的架子,把亲情和微笑带进课堂.教师的微笑能给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又可以让学生产生学好功课的兴趣,并能促使学生大胆、主动接近老师.师生之间和谐相处,亲如知心朋友,能让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所以,体育老师如果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喜欢,那么学生就会把上体育课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的学习由于受其心理的影响,往往是喜欢和欣赏这位老师,才会喜欢这位老师的教学。因此如何处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让学生喜欢你的教学,并且乐此不疲,是我们体育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直是共同参与的主体,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此过程中建立起的师生关系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教师要注意处理好这种关系,否则会影响教学。在  相似文献   

14.
赵勤学 《甘肃教育》2014,(16):65-65
正一、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愿意下功夫学这门学科。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所教的课,当然成绩不好。  相似文献   

15.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生不喜欢上的课程.只要一提起这门课.学生就会表现出痛苦的表情。这样就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成绩不高。因此,思想政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必然会喜欢上他的课。如果老师越能表现出喜欢某位同学,这位同学就越喜欢学他的课,从而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好。所以,师生之间一定要建立在一个民主平等的条件下。老师要有亲和力,一个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赞扬的手势和充满关爱的微笑都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情切的称呼也是拉进师生之间距离的一种途径,我经常称呼我的学生为"小崔、莘莘、小顾"之类  相似文献   

17.
快乐语文     
据调查,学生喜欢语文但是不喜欢语文课。其中缘由值得我们深思。喜欢语文是因为语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无不妙趣横生,而我们的语文课却常常被技巧派的老师操弄得支离破碎,索然寡味,学生常说:外语老师洋气语文老师土气,外语老师活泼而语文老师迂腐。孔老夫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作家阿西莫夫说:“兴趣始于好奇。好奇是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探求的力量……”如果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改变学生兴趣缺乏的局面,就必须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给古老的语文披上时尚的外衣,增添魅力,提升语文学科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培育出一代“四有”新人?在多年的教育活动实践申,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好学生的最好方法是用爱心架起一座双向信任的桥梁,建立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一种开放和谐,充满善意与关爱的育人环境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首先是人际感情的交流和共鸣。在学生时代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喜欢或偏爱某位老师,那么对这位教师的课就学得比较好,反之,要想专心致志地听…  相似文献   

19.
潘伟 《亚太教育》2019,(2):54-5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进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构建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喜欢往往是从对教师的喜欢开始的。如果教师具有充分的吸引力,那么学生一定也会喜欢上这门课程。所以说,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的营造就成了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引起学生由厌恶老师而导致对该学科失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最终影响学习成绩。我们通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就相信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教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教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儿童心理学专家孙云晓在一次报告中说:"你什么时候和孩子的关系是好的,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