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日,为了编区志附录,重新翻阅了邓拓的<燕山夜话>一书,其中,一篇题为<欢迎"杂家">的短文引我反复读之.邓拓在文中写道:"无论做什么样的领导工作或科学研究工作,既要有专门的学问,又要有广博的知识.前者以后者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牌记“又称“书牌子“,是我国古籍印刷中记录刻书者姓名、堂号、刊刻年代的一种标志,一般刻在目录、凡例之后,也有的刻在书之卷末或者刻在书后边,是版权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郑樵《通志·校雠略》首先总结出“以人类书”“以书类人”两种著录原则,章学诚《校雠通义》将之上推到《汉书·艺文志》。此后,学者多有论述,但不循名实,对郑、章之说误读曲解,造成了长期的基本概念混乱。其实,“以人类书”与“以书类人”两种著录形式在《七略》中即已出现,《汉志》承之。“以人类书”以知识类型或学科归类,“以书类人”突出不同的学人、学派,各有千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掌握运用。  相似文献   

4.
写书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学术工作,其益有三.第一,帮助公众(通常称为读者)了解某书的大致面貌,而对某书有兴趣的读者便可找来一读,收到"开卷有益"之效,也使某书扩大了社会影响,尤其是思想健康或学术价值高而又文笔流畅之书,即可在更大范围使公众和社会受益.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知网书" "知网书"是一种数字化的图书,也是一种全新的出版和赢利模式. 作为数字化图书,"知网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电子书.一般的电子书只是传播方式的改变,而"知网书"真正实现了内容的再造和增值,将给予用户全新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6.
"黄装"略议     
最初笔者是从由肖振棠、丁瑜著的《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一书中,看到关于"黄装"的简单介绍,书中蝴蝶装第二种做法中是这样写到的:"将修补好的古籍书叶折好后,按册顿齐,加入护叶,折口向内,放在桌面上,用夹板压住书的一半,露出折口,夹板上压石头等重物,左手掀起书叶,右手在折口的背面,以平均的距离,点上三、四点稍稠的浆糊.这样一册书的书叶就连一起了.  相似文献   

7.
那天,一个朋友看见我把看到一半的书横劈着放在沙发上,就说,“一看就知道你不是真正爱书的人”。果真,把书翻起来一看,书页上压的折子如同老太太脸上的皱纹。我有点羞愧,忙在书中签上书签,把书放规整了,并谢了朋友的提醒。  相似文献   

8.
"一本书主义"是由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提出来的,大意是指一个作家必须写一部立得住、传得下去的书,要有一本足以支撑自己的书。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汪家明先生在任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时就极力倡导"一本书主义",其含义与  相似文献   

9.
刘晔 《出版参考》2011,(12):5-5
那天,一个朋友看见我把看到一半的书横劈着放在沙发上,就说,“一看就知道你不是真正爱书的人”。果真,把书翻起来一看,书页上压的折子如同老太太脸上的皱纹。我有点羞愧,忙在书中签上书签,把书放规整了,并谢了朋友的提醒。  相似文献   

10.
最初还是在逛书店的时候注意到"天则".在满墙的经管、励志、青春小说中,突然发现了一套<诗>、<词>、<曲>、<赋>,令我耳目一新.店主见我留神看,便顺手拿来另外四本<琴>、<棋>、<书>、<画>推荐,说尽管书店空间紧张,可还是特意封面冲外地平摆着这套书--"因为我也是喜欢读书的人".是啊,不是喜欢读书的人,怎么还能静心来读这些书?细看之下,发现这套书是天则文化公司策划的.  相似文献   

11.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只是后来才知道,书也可以是看的。曾有过一篇文章写台湾有个大雁出版社,出了一套散文,书发如婴儿的皮肤一般,内页的纸也如什么什么,那番描写,让人神往。是职业好奇心作怪吧,忍不住请三联的一位朋友帮忙,向出版界前辈范用先生借得一册采,装帧一如文章所述,还带着一个布做的书袋,拿在手厂,方党这书,是专门拿在手上把玩的,只能看,并不是为读的。看着这样的“部优”产品,心内不禁为之称奇,却也为它的市场担心。为书所动,是这些年来少有的,但那R是台湾的事,毕竟不好沟通,也就搁下了。前些时候,得到东方…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书话的写作日盛一日,许多名家多有书话之作,报章杂志也时见书话的发表,其单独成书者也为数不少.前两年,写书话的名家姜德明先生更搜罗了名家书话十六种成<现代书话丛书>两辑,对爱读书话的我来说确是带来了一种极大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三农”书发行不畅是出版社和新华书店遇到的共同性问题。“三农”书的发行基本上是通过新华书店这个主渠道,而基层新华书店目前只设置到县一级,这给分散于广大乡镇农村的农民购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很多农民经常反映市场上买不到实用的“三农”书,反映在出版社则是有不少的积压书;而同样是这些“三农”书,通过作者下乡作技术服务去销售,往往相当畅销。因此,以现行的图书发行机制发行,并不能真正满足广大农民对“三农”书的需求。作为“三农”书发行“正规军”的新华书店,普遍存在着对“三农”书市场的变化不适应,对“三农”书市场和…  相似文献   

14.
微软以其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美国,在全球掀起了无数的风暴,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微软研究院在中国的成立,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众多好奇而警惕的目光;引来了以方兴东等人大张旗鼓地高举 “挑战微软霸权”的旗帜。《逆风飞扬》一书,再一次使中国的舆论沸沸扬扬,众说纷纭。 身为人民日报的记者,凌志军带着许多的疑问和强烈的民族使命感,走访了微软,走访了微软中国研究院。通过1年6个月的实地考察,耳闻目睹,写下了《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一书。 作者带着忠于事实的初衷,与50位微软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从微软公司的董…  相似文献   

15.
<永州女书档案文献>作为湖南省江永县女书文化的历史记录,已于2002年被首批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江永女书类似甲骨文,纤细秀美的菱形字体,似篆非篆,秀丽而飘逸.女书用当地土语发音,坚持传女不传男,为历代女性专用.行文由上而下、自右而左,没有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一书到底.女书记载着当地妇女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等日常事务.江永女书作为一种举世罕见的性别文字体系和独特的古老文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妇女文字,是一种濒临失传的珍贵档案文献遗产.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的出版市场,书的包装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一本书的包装往往决定了它的命运.何谓书的包装?简单地说就是书的封面、装帧和版式,它们就好像是书的衣裳.下面我们从封面、装帧、版式三个方面,探讨图书包装的重要性,归纳一套好书包装的法则.  相似文献   

17.
档案是人类历史的记录,也是人类文明的必然结果。虽然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档案学理论,但在先秦两汉的历史典籍中却已经蕴藏着重要的档案思想。正是这些古代档案思想在华夏5000年文明的产生、记录和延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书”与文字、档案和历史。书之所兴,盖与文字俱起。孔子观书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①。“书”字在我国文字、档案及其他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对我国古代档案的称谓的变迁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虽然“书”字现在主要是书籍、书信、书法、文书之意,但在先秦,特别是春秋前,“书”字…  相似文献   

18.
<正> 我走近“文献检索”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且依时间先后,分为书、工具书、文献检索三个阶段加以叙述。事多琐碎,聊为鸿爪之志耳。一 书 书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一个早年的偶然机遇,使我对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和它打了几十年交道。  相似文献   

19.
"不懂书"尴尬多 书店营业员由于不熟悉书,闹过不少笑话,如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翻译小说)说成是炼钢的书,把<伯牙琴>(哲学著作)说成是音乐书;把<琉璃厂小志>(综合类)当作工厂史;<重放的鲜花>(文艺类)当作花卉养植书.  相似文献   

20.
网络出版的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易行性,扩大了出版概念的内涵,传播者和受众可以双向互动地传播与交流.在传统出版中作为作者、读者中介和文化传播把关人的职业编辑似乎要面临着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出版物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无论是纸质书、电子书还是其他形式的网络出版物,最终都要靠其内容和内在品质赢得市场认可和读者青睐,内容永远是决定出版物竞争的核心和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