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基于文献资料法,在深入认识田径社会化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文化认同、闲暇时间、管理体制、竞技田径运动的异化发展、田径学科发展等方面审视了我国田径运动社会化发展的困境,最后从打破政府垄断、提高社会参与,挖掘田径社会价值、促进多元化发展,完善田径赛事、普及提高并举,面向校园、制度保证等4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田径社会化发展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南京、苏州、扬州、无锡四个城市的田径赛事市场为研究对象,客观分析了江苏省田径赛事的现状。本文认为,要提高江苏省的田径赛事市场运作水平,首先必须提高运动员参赛竞技水平,其次是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开发田径市场,与此同时还必须培养和引进相关方面的人才,进一步完善田径市场发展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的到来,田径运动被赋予更深的时代内涵,街头田径赛事的发展为田径运动注入新的活力。运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街头田径赛事的发展进行研究。主要结论:街头田径赛事具有促进田径文化塑造和传播、改善体育人口、提升竞技水平、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优化策略:平衡男女项目、增加群众项目、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加举办场次、增设比赛项目、提高场地利用率;整合资源、寻求赞助商、加大赛事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的中国体育是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田径运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突破是中国体育全面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本研究以新时代田径运动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与我们存在的不适应为依据,探索新时代田径运动的创新路径,为推动中国田径运动改革发展提供顶层设计思路和理论支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从竞技田径、群众田径和田径产业三方面着手,得出新时代田径运动的新使命:服务强国建设新需要;勇攀田径竞技新高峰;打造田径文化新高地;促进田径产业新发展。在此基础对田径运动的创新发展路径作以探讨:建立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共建新队伍;挖掘内涵、培育文化,创办新赛事;竞技田径带动群众参赛新高度;偶像+田径=新时代群众田径新出路;借助马拉松火热势头引领田径运动新普及;田径产业价值链解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寻田径赛事在中国受到冷落的原因,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田径赛事价值、观众认同感、赛事组织、观众对田径运动的认知水平4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有提高赛事级别和加深大众对田径运动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田径赛场冷清的局面,否则其他行为只能是短暂的促销手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9年江苏省大学生田径比赛(高水平组)赛事战况的评述,指出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赛事宣传、培养目标、经费及“精神”收入、招生制度方面有着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希翼对江苏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世界田径锦标赛作为全球顶级田径赛事之一,其竞争格局可以反映出当今世界田坛的发展与变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特尔菲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第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奖牌分布、金(奖)牌区域归属、运动成绩及我国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实力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世界田坛竞争格局仍不平衡;金(奖)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大洲优势项群各不相同;赛事运动成绩整体趋于平淡;中国田径队创世锦赛18年最佳战绩.但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不强.与世界田径强国仍存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文献分析研究,发现有关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研究多集中于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竞技年龄和身体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尽管以往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关于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竞技年龄、运动寿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资料,但多数研究是分散的、零碎的,只是从一个项目进行研究一个或几个竞技特征,或者研究几个项目的一个竞技特征,而对一个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一些竞技成长与状态规律的研究就很少,没有总结为一个项群的内在竞技特征规律。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出世界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性训练竞技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与其整体水平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验证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主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和其整体竞技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与其整体竞技水平的关系表现出层次性特点;动力层竞争力是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和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筛选出竞技年龄中男、女运动员开始训练的年龄、出成绩的年龄、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年限、最佳竞技能力形成阶段年龄、最佳竞技能力稳定和保持阶段年龄以及各时期竞技能力,揭示了田径运动员的成才年龄特征和竞技能力结构,试图通过对他们的年龄分布范围进行分析为我省田径运动员的选材、训练、优秀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保持和各级队伍的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从田径竞赛表演市场、田径无形资产市场和田径俱乐部运作等方面对目前我国田径市场的运作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剖析。指出我国田径市场处于发展初期,竞赛产品的质量差、经营管理不够、田径迷缺少和服务意识差等问题困扰着我国田径市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国田径市场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现状进行分析。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田径运动进入市场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田径市场化是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性发展和实现新一轮“奥运争光计划”的现实需要,并对田径竞赛表演市场的商业化运作提出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田径项目竞赛组织巨大成功,是我国举办大型田径赛事的成功案例。总结竞赛组织工作的特点,给以后的大型田径赛事竞赛组织工作带来启示,期望大型田径赛事的竞赛组织工作在后奥运时代能更好地为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田径竞赛裁判工作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生 《体育学刊》2001,8(4):114-1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田径竞赛裁判工作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代田径竞赛所具有的比赛项目多、参赛运动员多、竞赛时间持续长、竞赛成绩判定客观性强的现状,提出了田径竞赛裁判工作具有裁判分工专业化、裁判方法电子化、裁判工作程序化、成绩评判科学化、场地器材高科技化和裁判员队伍大型集团的六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田径竞赛制度是组织和实施田径比赛的依据和指南,是一切田径活动所要遵循的一个中心原则。田径竞赛制度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田径运动水平发展。因此田径竞赛制度必须符合田径运动的发展规律,必须服务于运动员和教练员,必须逐步的与国际赛制相接轨,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第 4、第 5、第 6届中国大学生运动会 (以下简称大运会 )田径比赛各单项前 8名运动员成绩的统计 ,运用系统科学的建模方法 ,建立多种大运会田径比赛成绩与名次的预测模型 ,从中优选最适合大运会田径比赛男、女各单项成绩与名次的预测模型 ;并以田径比赛实践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各单项前 8名运动员成绩资料为鉴标 ,建立波动差计算公式。应用最优预测模型和波动差计算公式 ,可预测下一届大运会田径比赛的成绩与名次。依据此预测的成绩与名次可为各省、直辖市备战大运会田径比赛提供信息依据。此研究方法亦可为今后预测全运会、奥运会等田径比赛成绩与名次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928年~2008年共17届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运动员的各跳成绩、试跳情况与免跳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力求揭示世界最高水平跳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现特征与规律,为我国跳远比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研究表明:(1)奥运会男子跳远比赛最佳成绩跳次分布特征为:前三跳创造最佳成绩的比例高;除第六跳外,后三跳其余跳次创造最佳成绩的比例不高。(2)免跳分布特征为:89.3%的免跳分布于后三跳,10.7%的免跳分布于前三跳;冠军选手的免跳申请占总免跳申请的50.0%,且免跳申请集中分布在后三跳。(3)试跳成功率、犯规率分布特征为:前三跳成功率高于后三跳;犯规率反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对参与者行为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竞赛是促进体育教育目的实现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角色不同,参与体育竞赛而形成的广泛稳定的人际交流,校际间校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在体育竞赛过程中表现出日常学习、生活的团队精神,均有助于大学生体育行为思想、道德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竞技健美操表现力方面的文献资料,总结自己的训练、比赛经验,观看一些比赛及对健美操教师、学生的调查,从影响健美操表现力方面的因素着手,总结归纳培养和提高表现力的手段和方法,就如何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进行多方面探讨,以为竞技健美操训练及比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法法律角度就法律授权性、交易安全性、价格机制方面对体育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特征进行比较,并对体育无形资产在公平竞争理念上的内在价值冲突进行分析,指明体育无形资产在竞争上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同时阐明体育无形资产应形成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的良好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