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武汉出版社推出了史学界企盼已久的大型工具书——《辛亥革命辞典》。这部关于辛亥革命的专业辞典,立意精当,搜罗宏富,实为研究者案头所必备。该辞典所收条目达3千有余,出现些须纰漏,自属难免。更因该书在国内外影响极大,错讹之处,当予修正。今不揣冒昧,就其中“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一则条目的几点失误,略陈管见,并就教于方家。一、该条目认为,《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已知发行三十六号,记至8月18日事止”。笔者十年前所撰《川汉铁路与四川立宪派》一文,曾经引用《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以下简  相似文献   

2.
《班级日记》是“遥控班主任”的第一手材料,是班委带领班级成员搞好自主管理的重要依据。“班级日记”的具体操作程序为:先要求班干部轮流记录,然后由学生根据学号顺序轮流写作。班级日记内容除保留值日班长对日常生活情况的记录外逐渐转向“对违纪事件的评述”。对“良好班风的渴求与颂扬”,对“班级活动的安排与设想”,对“同学及记录人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的介绍评价”。对“身边同学闪光点的挖掘”,等等。有了这第一手材料便能针对班级情况,对症下药及时教育指导。根据《班级日记》,开展主题班会;根据《班级日记》,了解学生动态;利用《班级日记》,促使学生自省;根据《班级日记》,巧设角色,根据《班级日记》,妙用惩罚;根据《班级日记》,引导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班级日记》,与家长交流,达成教育共识,等等。  相似文献   

3.
弟弟背古诗     
“博客”也好,日记也好,求的都是轻松,不要为日记而日记,为了任务而日记,那样就失去了日记的功效。下边的两篇“博客日记”,《弟弟背古诗》漂亮而有趣,《爸爸妈妈“521”》真实而感人。作者们写得好的原因何在?因为他们用轻松的心态表达了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博客”也好,日记也好,求的都是轻松,不要为日记而日记,为了任务而日记,那样就失去了日记的功效。下边的两篇“博客日记”,《弟弟背古诗》漂亮而有趣,《爸爸妈妈“521”》真实而感人。作者们写得好的原因何在?因为他们用轻松的心态表达了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创办著名的《四川》杂志时,曾热情赞扬过一位共事的战友,称他的文章“畅达锋利,很受时人赞赏”,南洋女子陈璧君即因“仰幕”而专程赴日访求(《吴玉章回忆录》第46页)。这位文笔很有魅力也颇名重一时的宣传家,就是本集的作者雷铁厓。  相似文献   

6.
一、陆游和《入蜀记》宋孝宗乾道中,朝中抗战势力抬头,因“鼓唱是非”之罪一度被罢官的陆游复被起用。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得报差通判夔州”(《人蜀记》卷一)。因染病,迟至第二年夏初始离开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赴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水亭有怀》),此次赴任所,历时一百三十多天,行程五千余里,写下六万余字日记。陆游以日记形式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集为《人蜀记》。  相似文献   

7.
有关回忆辛亥革命的文章中,笔者见到的最早提及谭人凤“中秀才”的文章是《邹永成回忆录》,文中指出:“谭人凤原是新化一个老秀才,一般的人都呼他做谭胡子。”过了六年,陈浴新所写的《湖南会党与辛亥革命》一文,将《邹永成回忆录》中关于谭人凤“原是新化一个老秀才”一句发展为谭人凤“十三岁作秀才”。一九八  相似文献   

8.
近读一九七六年七月版《鲁迅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发现该书《人名索引》中两处有误,现作考订如下: 一、“楚囚”是谁? 《人名索引》“楚囚”条下注:“见徐诗荃”,意即“楚囚”是徐诗荃的笔名或化名。查《日记》,鲁迅提到“楚囚”仅有一处,即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所记:“得语堂信并还楚囚稿。”林语堂此信当是对鲁迅一月六日去信的答复。鲁迅在一月六日致林语堂信中说:“顷得亢德先生函,谓楚囚之稿,仅有少许可登,并以余稿见返。此公远  相似文献   

9.
四事件资料汇编随着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发展,也随着研究课题的拓宽和加深,一批以历史事件为重心的专题资料,相继陆续出版。例如:杨天石、王学庄合编的《拒俄运动》,是记载1901—1905年中国人民反抗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斗争资料;朱士嘉编的《美国迫害华工资料》,是记载1905年中国人民反对美国迫害华工的斗争资料;戴执礼编的《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是记载辛亥革命前瘦四川人民破约保路斗争的资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的《辛亥革命前十年民变资料》,则是记载清末广大民众起事暴动的资料。从这些专题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日记》2011,(12):F0004-F0004,F0003
《青少年日记》杂志社举办的首届“青少年社会实践杯”全国中小学生日记大赛现已拉开帷幕,《青少年日记》创刊于1984年,近30年来,以“既教你作文,更教你做人”为宗旨,为一批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国广大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同学学会了写“人物观察日记”,还能从这种日记中“生产”出习作来呢!一篇题为《爱“照镜子”的大哥哥》,就是由几则日记组成的。请看第一则:  相似文献   

12.
元旦有感     
又是一年元旦时,今年的元旦是21世纪的第一个元旦,在这样的佳节氛围里,我在灯下翻阅《鲁迅日记》,不料这一翻,竟翻出了惊奇和沉思:日记里对公历元旦殊无记载,出现的却是旧历元旦。  《鲁迅日记》始于1912年,止于1936年,都以旧历年为纪年,或新旧兼用,但“元旦”都采用旧历。比如1915年,在2月14日记“晴,旧历乙卯元旦”;1936年1月24日记“阴历丙子元旦”。  由此,我又找来《周作人日记》及《周作人文集》,文集中有一篇《元旦试笔》,发表于1925年第九期的《语丝》上,注明写作时间是1月2日,似乎与今天所称的元旦相同,但…  相似文献   

13.
当这组文章来到大家手中的时候,选文的作者们已经“脱二奔三”,成为高三学生。高中两年里,他们自称是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校傲四班”,因为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体育文艺,他们都足够出色。在这两年中,他们还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全班同学一起“创作”完成的《班级日记》。虽然很多学校很多班级都有类似的日记,但“校傲四班”轻松活跃的气氛使他们的日记不再是流水账,而更像是一种集体创作。它记录了四班同学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我们精选了其中的片段,愿与你们一起分享其中和你们相同或相似的欢乐与哀愁。在摘编“校傲四班”的《班级日记》时,我们常常为其中的故事、心情甚至玩笑深深吸引。这是同学们最真切的生活、最生动的气息。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感谢“校傲四班”的祝婕同学,就是缘着她的线索,我们看到了比书店里那些青春校园小说更“原汁原味”的两本日记。是的,原汁原味,正如祝婕同学所说。在众多的校园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故事总是有点造作而雷同,其实真正的校园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朴实的精彩,正如“校傲四班”的《班级日记》,在琐碎中闪亮。也许你们班还没有《班级日记》,也许你们的《班级日记》还流于形式,但是看了“校傲四班”的精彩日记之后,你们也许可以同样精彩起来。等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会突然发觉:当初似乎无足轻重的一本《班级日记》,竟然一路见证了你和同学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相似文献   

14.
徐颖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3):69-71,121
《蜀輶日记》是陶澍典试四川时所作,记述了沿途所经地区的地理形势、历史古迹等等.《蜀輶日记》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资料,陶澍对所经地区建制沿革、山川河流的详细考证,纠正了古籍资料的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15.
申禄剑 《语文知识》2000,(11):77-80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现正在使用的1995年版,以下简称《教参》)在《药》的“补充资料”第四项第三自然段中说:“……1911年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满清皇帝,中国社会并没有发生任何实际变化。”这种评价过于片面,不符合史实,与高中历史《教学参考书》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也不一致,因此值  相似文献   

16.
一、日记式日记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用在考场作文中,易获高分。一考生以《都是考题惹的祸》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分别写“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寝室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妙运用“小雨”、“大雨”、“暴风雨”来暗示情节发展,传递作者心情,布局巧妙、感情真挚。二、镜头式“““《镜头式也叫剪辑式。这种方法具有组材方便、视感强烈等优点。如《那里留下了我的》,一考生以《那里留下了我的童年》为题,以镜头式布局,写与“我”一同长大的小树,写让“我”害怕的小蚕,写舅舅…  相似文献   

17.
有两篇学生日记,都是写“青春痘”问题的,可两篇日记的主题完全不同。一篇姬逍熙的,标题是《我的感激》;一篇李小欣的,标题是《我的烦恼》。两篇日记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人的拙作《怎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在《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1期上发表后,我觉得还有些与此相关的重要问题没有谈及。《怎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谈的是数学日记“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写数学日记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但还有一些问题,如数学日记的评价和数学日记的管理等问题也需要解决。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认识,对这两个问题赘述如下。一、写作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既然写数学日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我们就不能忽略评价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有关教育专家指出,评价是“为作出关于教育方案的…  相似文献   

19.
“你究竟要‘奏’什么?”一位老师问。他看完((作文大王》2001年第1期《日记惹出的风波》,来编辑部和我探讨。“《大王四重奏》这个栏目,其实是同题作文的展示……”我抬起头说。这位老师说:“我有两个疑惑,先说第一个吧:那篇《儿子的日记》写小米讨厌写日记,算是好作文吗?”  相似文献   

20.
1981年是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为纪念这个日子,中国安排了各种纪念活动。10月9日要在北京召开“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从12日开始准备用四天时间在武汉召开“纪念学术讨论会”。另外还有举办展览会、拍摄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活动。印行有关辛亥革命的书籍,也是这个纪念活动的一个环节。去年以来,已经出版了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上中下三册,人民出版社)、《孙中山年谱》(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