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寒江垂钓     
“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样的诗描绘的是一幅遗世独立的画面。不过,现在的时代,爱好寒江垂钓的可不止一个蓑笠翁了。  相似文献   

2.
宁映川 《中国钓鱼》2006,(12):26-26
所谓“惊扰钓鱼”,就是惊动鱼、干扰鱼,然后钓获之。你也许会说:钓鱼讲究安静,一般的垂钓高手总是寻找僻静之处,绝不与人扎堆,柳宗元就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映证,“惊扰钓鱼法”不是痴人说梦,就是狂人呓语。朋友,先别忙下结论,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3.
垂钓是“修心、养性、健体”之道,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可,但也蕴含了人生希望与梦想的追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笑傲江湖;“严陵不从前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淡泊人生;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隐情乡野。难道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人生的追求吗?  相似文献   

4.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这首诗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写于诗人被贬谪永州期间。"蓑笠翁"指穿蓑衣戴斗笠的渔翁。诗中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寒江独钓图,以"千山"、"万径"衬托孤舟独叟,  相似文献   

5.
意不在鱼     
有人说:"钓翁之意不在鱼。"也有人说:"不在鱼你还去钓什么鱼呢!"这些话听起来,好像都在理。垂钓是一项高雅的体育运动。我体会到,我们必须从提高心理素质做起。因为垂钓的过程就是心理素质变化的过程,有了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垂钓活动中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角色,从而取得最佳的战绩。"钓翁之意不在鱼",说起来容易,真正达到这个境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一个人从初学钓鱼,一味想要鱼这个阶段,过渡到"钓翁不要鱼"这个境界的过程,就是心理素质受到磨练起变化的过程。参加钓鱼活动8年以来,分析我的心理素质是分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瞿高兴 《钓鱼》2014,(11):28-30
春季是钓鱼的旺季,但春季鱼情的复杂性也是不争的事实,常常是钓白鲦时来了鲫鱼,钓鲫鱼时却来了不速之鲤,甚至还会有青、草等大物造访,这样的情况常常使得钓友们陷入两难境地。"想钓鲫鱼,又想钓鲤鱼",但"子线过粗钩太大,害怕影响鲫鱼入口;子线偏细钩偏小,遇上大个体鲤鱼又担心切线脱钩",怎么办?"鲫我所欲,鲤亦我所欲",那么春天该如何搭配一套合理的线组去实现鲫鲤兼钓呢?  相似文献   

7.
王春华 《钓鱼》2011,(19):64-65
人类学会钓鱼的历史,我们没有办法去考证。就中国而言,钓鱼至少也有几千年了。“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绝句《江雪》,对钓鱼的意境渲染到了极至,说明钓鱼这一活动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有着寓意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垂钓有感     
唐黎标 《钓鱼》2008,(16):1-1
人类学会钓鱼的历史,我们没有办法去考证。就中国而言,钓鱼至少也有几千年了。“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绝句《江雪》,把钓鱼的意境渲染到了极至,说明钓鱼这一活动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有着寓意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刘洋 《钓鱼》2011,(12):63-63
由于当海员工作之便,养成四大爱好,一是旅游,二是摄影,三是钓鱼,四是养花。回地方后与钓友侃钓鱼时谈及"钓德",不少钓友都是一笑了之,有的不屑一顾,有的反唇相击,说我是少见多怪:"这是在中国钓鱼,中国有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0.
朱胜喜 《钓鱼》2011,(8):25-25
春季是一年当中鱼儿比较活跃的季节,只要有水域的地方,放眼望去,随时能捕捉到三三两两的钓翁。我发现,十有八九的钓翁都喜欢到水库、大池塘去显钓技。  相似文献   

11.
钓之味     
又到了一年的春天了,在家闲着没事,把尘封了一冬的钓具拿出来擦拭整理,慢条斯理中竟生出些许感慨来……人类学会钓鱼的历史就我来说,没办法去考证,琢磨着几千年应该有了吧?仅一首唐代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四言绝句就把钓鱼的意境渲染到了极致!这足以说明钓鱼这一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而且有着寓意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徐国刚  路安 《钓鱼》2014,(13):37-37
"实践钓位",也可以说广大钓友在平时垂钓时所挖掘出来的上佳钓位,这里,都曾有一段辉煌的出鱼期。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实践钓位"的形成及兴衰吧!  相似文献   

13.
曾闻 《中国钓鱼》2021,(2):73-73
古今名人多喜欢垂钓,描述垂钓的诗歌丰富多彩,闲暇细品冬季垂钓诗,从中可窥见垂钓的怡情学问和养生情趣。冬钓雪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诗写的是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20个字.  相似文献   

14.
邹思全 《钓鱼》2013,(1):40-41
"冬钓阳"这句钓谚,是老一辈钓鱼人总结出来的宝贵垂钓经验,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至今,钓友们都还遵循这一冬钓原则。经过近几年冬钓,我发现这句钓谚有很大的误导性,致使很多钓友走向误区。单从"冬钓阳"这句话去理解,就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可理解为在向阳的地方选点钓鱼;二可理解为在有太阳出来的晴好天气出钓,"阳"即是太阳。笔者相信,有些钓友理解为第一种,也有些理解为第二种。但笔者认为,说这句话的人,不是从鱼的角度去考虑的,而是从人坐在水边是否暖和的角度去考虑的。在向阳的地方钓鱼,  相似文献   

15.
覃琪琛 《钓鱼》2005,(3):49-49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何等绝妙的山水!人们赞美诗句的精辟,向往仙境般的大自然,但并不领会“独钓寒江雪”的心境。相信多数人都会笑道这样娱乐,值得吗自从我迷上钓鱼后,也曾雷电交加瑟缩水边,也曾严寒酷暑挥手扬竿,也曾月黑风高独守渔火,但是慢慢地我了解了钓鱼人的心思……  相似文献   

16.
学钓记     
旁皮鱼 《垂钓》2013,(9):76-77
我钓鱼算是个“二吊子”,为哈趣么说呢?因为我总是在别人后面盲目跟风——看谁钓鱼多,我就跟谁学。人家钓鱼,要么事先想好,然后再去钓;要么先去钓,然后回来再想想;而我呢,是那种什么都不想就去钓,钓完了回来就啥也不想的人。如此照猫画虎的结果就是皮毛学了不少,精髓啥都没有。  相似文献   

17.
杜新财  李安景 《钓鱼》2014,(15):50-51
但我要说的是,大潮活汛,流水是从岸边向"高上"压的,及时往外边走,打时间差,钓获肯定不会太坏。外边也起流水了怎么办?直接杀回来,钓海岛周边浅水区礓石底,一天下来十几斤很轻松。前几年每逢周末,我和同事都会去"河口"钓鱼,几次爆箱恰恰都是大潮活汛期间,都是外边起流水没法钓了,及时撤回到近岸浅水区,围着海岛"抠洞",战绩在数十艘钓船中数一数二。记住,千万别轻信个别船老大的话:"流水不正,等会儿就好了。"信不信?等来等去就该收船回家了。所以当机立断定并不一定就是鲁莽,犹豫不决才是一败涂地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8.
钓情     
熊厚德 《钓鱼》2004,(2):58-58
严冬之夜,想起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名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历时干二百多年的干古绝唱,把雪中独钓的胜景,诗画并茂地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8,(7):71-71
3月,西湖苏堤因为下雨少了游山玩水的游客,却一下子冒出了不少沿湖垂钓的“蓑笠翁”。禁钓了4个多月的西湖又到了一年开钓的季节,解禁当日20多位钓鱼协会的会员就兴冲冲地冒雨赶到,可惜天公不作美,人多鱼少,第一天的收获不多。  相似文献   

20.
高宇翔 《收藏界》2012,(1):125-126
认识我的人大多都知道,我喜欢收藏古钱币。同学、朋友常会问我:"什么原因让你喜欢上古钱币收藏?"我总是告诉他们:"只因为我的历史老师的一句话。"2002年,我在乌市十三中学上初二,记得有一天在历史课上,老师介绍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时提到银元"袁大头",并顺便说了一句:"这种钱在华凌市场有卖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