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心理素质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而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技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那么如何做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顺利成才呢?本文将做出一些具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可是,现在不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极不平衡,情感和情绪的变化极不稳定,人际关系的处理极不协调,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水平、认识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中因心理不健康而产生的恶性事件常见于媒体,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为此,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要有效地教给学生心理自救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健康的心理对中学生终生有益,对学生的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过程亦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调适和解决中学生的心理冲突,使其人格逐渐趋于成熟,使其心理进入一个健康而稳定的发展状态的过程。反之,如果心理冲突调适不当,极易导致适应不良或行为越轨。由此可见,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调整学生心理冲突,使中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中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与心理冲突的调节和适应密切有关。心理冲突是指个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一…  相似文献   

4.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关键是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改革。把心理健康教学贯穿于中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受到学校、社会的广泛重视。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中学生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工作,一些中学还开设了心理常识讲座或课程。国家教委也将“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作为德育的内容纳入中学德育大纲。我们在对中学生进行的一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的基础上,于1992年10月成立了“南京市学生心理测量与咨询中心”,正式为南京市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关键是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改革.把心理健康教学贯穿于中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人不仅要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大,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往往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8.
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心育课程的设置,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环境的日趋复杂,高科技劳动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剧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的心理负担愈来愈重.而这些心理负担的承受者已不仅包括成年人和大学生,还波及到了涉世不深的在校中学生,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重视.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形 成原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的中学生和过去相比,在身体发育上超前,但在心理发育上却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产生了某些心理问题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及时疏导,则必将产生不良的后果.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问题呈上升趋势.上海市的调查表明,该市中学生中有50%以上的人心理不健康.杭州市精神病院等调查指出: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正从幼稚走向成熟,他们在认识世界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一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心理向着健康的方阳发展:一、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人格缺陷,如自卑、冲动、敏感多疑、交往障碍、偏执等;二是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考试综合症、神经衰弱现象等;三是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小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心理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各小学也逐渐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咨询,帮助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调整心理状态,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小学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人数明显不够,于是一些学校就从普通教师中选拔了一些人担任兼职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教师。一些教师在被要求承担心理咨询或辅导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代以来我国中学生在政治、品德、心理上存在着一些不良问题行为.教育工作者应利用有效的教育手段,使中学生能够健康发展,成为最好的公民.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现象是极其复杂的,在多种心理现象中,有的是正常的、合乎规律的,有的是反常的、违背规律的,我们把前者称之为健康的心理,把后者称之为不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用教育手段把不健康的心理转化为健康的心理。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有的中学生意志薄弱,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模糊,耐挫折能力差,引起了老师、家长们的深深忧虑。特别是有的中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引发的各类暴力犯罪事件,更是令人震惊。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  相似文献   

13.
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有时甚至比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为关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人为本,照顾学生的心理感受,重视学习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对使人明智的物理学史的讲解,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中小学生人格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在迅速发展,剧烈地变化,他们的身体、心理的健全发展需要心理健康做基础,因此,为使中学生能够保持健康心理,促进其智能发展和个性完善,中学少先队必须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加强中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全社会应积极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杨绘 《广西教育》2013,(26):26-26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不稳定期,教师必须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认为,美术教师应该利用美术学科独特的优势去帮助学生调适心理、健全人格,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庄敏 《考试周刊》2014,(95):113-113
<正>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渗入心理教育是解决应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全面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理念的培养,引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向学习、面向生活。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其生理和心理都在慢慢发生变化,容易受到外界的压力和诱惑。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心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1.教育改革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教育改革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小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心理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各小学也逐渐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咨询,帮助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调整心理状态,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小学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人数明显不够,于是一些学校就从普通教师中选拔了一些人担任兼职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教师。  相似文献   

19.
李玉军 《考试周刊》2015,(24):105-106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体育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关键是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改革。把健康教育教学贯穿初中学生体育教学,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学生的素质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人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20.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由于特殊的学习经历、特定的学习环境,在心理上存在着有别于普通中学生的一些矛盾,我们职技校教育工作者应切实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教育和帮助,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职业素质,真正地为学生的健康人生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