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诗歌中"景""情"关系,如果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隔"与"不隔")的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如果从感情色彩角度来说,  相似文献   

2.
<正>"情"与"景"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要素,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情"是情感的,主观的;"景"是形象的,客观的。"情景关系"即是情与景的组合手法。从不同角度看,大体上有两种,一是因果关系,包括时间上的先后,有时候先景后情,也称之为触景生情、即景生情;有时候先情后景,以情设景,缘情写景。二是手段目的关系,"情为主,景为宾",以言情为目的,绘景为手段。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常常借助外在的景物来表达感情,融情于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的关系如何呢?这是试题命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总的说来,情与景的关系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描写之景与作者的情相一致,即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是正衬关系;一种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是反衬关系,可以更增一倍的哀或乐。下面重点介绍以乐景写哀情的诗歌的答题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一、两堂展示课某次展示课上,展现了两堂以小组活动为载体的语文课。案例一任务一:学校即将举办诗歌朗诵会,你们班选择的作品是戴望舒的《雨巷》,朗诵者将以《雨巷》的MV(音乐短片)作背景,请你依据文本的意境与制作要求,撰写MV的拍摄脚本。要求:(1)依据"雨巷""姑娘""我"之间的关系进  相似文献   

5.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尚美,追求美的生活是人们共同的心愿。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能充分体现诗歌的“和谐”之美。其和谐的审美特征具体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诗歌作品内容上体现的社会生活美,即人与自然的和谐。(2)诗歌艺术创作上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即情与景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著名诗人杨万里晚年的诗歌创作,不但讲究"活""妙"之法,而且追求诗歌的余韵。他善以画家、作家的二重身份来观照审美对象,用流畅典雅韵味馥郁的基调将诗歌的"生""活""味""韵"表现得隽永精致。他在作诗时,专注"捕景捉物",强调诗歌在明志达意的同时要不失诗歌之"余韵",这不仅指诗歌的"言外言,意外意",还指诗歌情之"余韵"。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常提到“情景交融”的表现技巧,情景交融即作家根据客观景物的特征与思想感情的表达,有时化虚(情)为实(景),有时化实(景)为虚(情),有时情景相融,创造出一幅幅瑰丽无比的艺术境界.给人以艺术享受。语教学是科学,也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创造活动。因此,在语教学尤其是诗词曲教学中巧妙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段,同样能够创造出给人美感享受的教学意境。  相似文献   

8.
李弗不 《高中生》2010,(18):12-13
误区一:"乡梦"即抒思乡愁情很多诗词在写到"乡梦"时,往往是在抒发一种思乡愁情。这可以作为诗词鉴赏时的一条经验加以借鉴,但将其绝对化就很有可能出现错误。例1(2009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有一句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此言确实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古今中外一切写景状物文章之真谛。"情"和"景"两个字,可以说是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无景即无情,有情方有景。古代诗人将这  相似文献   

10.
多角度鉴赏古代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是诗歌学习的新途径. 一、内容鉴赏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概括为:(1)写景抒情.如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歌景中含情、融情入景、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其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相似文献   

11.
<正>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以看出,景与情相依相成,不可分离。古代诗歌是这样,现当代诗歌也是这样。现以中国古代诗歌为例简略分析景与情的关系。诗中情与景的安排设计,或借景引情、或借景写情、或托情寓物、或寄情于景、或融景入情、或融情入景,于是景生情,情生景,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情中有景,景外含情,达到情景相触相融之诗境。  相似文献   

12.
<正>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情与景的关系有三类: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所以情与景是密不可分的,情与景的关系,我  相似文献   

13.
“情景相生”属于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关于“意境”创造的理论.王夫之在《诗绎》中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他还在《夕堂永日绪论》中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后人把王夫之对情与景独特、精辟的论述称为“情景相生”说.  相似文献   

14.
<正>"冷暖词"是指各种带有冷暖色调的词,包括修饰词和情感词。修饰词是指带有冷暖色调的形容词、动词、副词等,这些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情感词指直接表露情感或暗示情感词,如"悲""愁""孤""喜""闲"之类。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看修饰词。中国古典诗歌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没有情感的诗歌就好像人失去了灵魂。因此鉴赏的时候首先找出写景的词句,标出带有冷暖色调的修饰词,再体味所写之景的意境特点,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2014年新课标卷1  相似文献   

15.
下面根据2008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命题特点及走向,对2009年命题作一预测并分类拟题。一、景境情分析类〔预测缘由〕2005年各省市考查的诗歌中,有15首属于借景抒情类诗歌,考查内容紧抓形象,关  相似文献   

16.
文学宝库中灿若星河的古诗是高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情感,把握情感与其附着物——景的关系很重要。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这就是所谓“情景交融”。一般情况下,诗歌中运用的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衷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即诗中的景与情之间存在着和谐与反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古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教授过程中,教师总告诉学生从"内容""范围""方式"三方面来把握,其中"内容"包括"景、物、情、意";"范围"包括"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设题方式"包括"联想鉴赏、直接聚焦、借题发挥、对比鉴赏"等.但在鉴赏实践中,学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诗歌的写作技巧通常包括五个方面: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行文结构、表达方式. 一、抒情方式 (1)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诗人将感情融汇在对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写中,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场景描写中寄寓离愁别恨.一般情况下都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相似文献   

19.
诗歌鉴赏是高三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着重研究了诗歌文本的特点,认为诗歌的核心要素是:情、景、人、事、物。而"情"是诗歌最核心的要素,"景、人、事、物"是诗歌赖以表情达意的手段,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诗歌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高考,有关愁情的考查所占比例较大,怎么解读这种情感?一、言愁艺术考生情感要丰富而敏锐,善于快速捕捉有效信息。明白两点。第一,常人该睡觉的时候诗人却没睡,有事!如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二更天了诗人为何不睡?要通过草木零落昆虫鸣叫敏锐地捕捉到,作者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